全程跟踪护理并持续质量改进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管理的护理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1-12
/ 2

全程跟踪护理并持续质量改进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管理的护理价值

祁云

东部战区总医院秦淮院区210000

摘要:目的 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全程跟踪护理并持续质量改进动静脉内瘘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一共纳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60例,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两个实验组,第一组为对照组(30例),第二组为观察组(30例),实验起始时间为2022年1月,实验截止时间为2023年1月,对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以及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最低的是观察组(6.66%)P﹤0.05,生活质量评分最高的观察组P﹤0.05达到统计学标准。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而言,运用全程跟踪护理并持续质量改进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并发症发生率得以减少。

关键词:维持血液透析;全程跟踪护理;持续质量改进

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患者良好的血管通路,是确保患者透析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做好相关预防工作是减少动脉内瘘并发症的重要举措,有效的控制是预防工作的根基[1]。持续性质量管理是基于全面质量管理进化而来,持续质量管理强调各环节质量控制和过程管理,建立小组并参与工作当中,对质量管理进行优化和持续改进。全面跟踪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它强调对患者开展全面护理,以患者为中心,制定全面且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这种护理模式旨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全面的医疗保健服务,促进患者的康复[2-3]。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全程跟踪护理并持续质量改进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管理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一般资料

此次实验共纳入60例在我院接受诊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行动静脉内瘘患者,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个实验组,第一组为对照组(30例),第二组为观察组(30例),实验起始时间为2022年1月,时间截止时间为2023年1月。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5:15,年龄31岁-68岁,平均(52.1±3.5)岁,10例患有慢性肾小球肾炎;10例患高血压肾病,10例患糖尿病肾病;观察组中男女比例为14:16,年龄32岁-69岁,平均(53.8±3.8)岁,8例患慢性肾小球肾炎,10例患糖尿病肾病,12例患糖尿病肾病。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为维持性血液透析行动静脉内瘘,全部在本院接受治疗;患者拥有清晰的自主意识;关于本次的研究内容患者及家属均同意。

排除标准:实验中途退出的患者;存在急性心脏病的患者;患有高传染性疾病;存在恶性肿瘤和代谢性疾病的患者;存在出血并发症以及全身感染的患者;精神病患者。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法,包括患者生命体征进行监测,指导患者日常用药,保证病房环境的干净整洁,将应急处理工作做到位。

1.2.2观察组

观察组则采用全程跟踪护理并持续质量改进,创建护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组内成员包括护士、主治医师以及护士长。详细护理内容如下:

1、术前护理:主治医生和护士长要根据患者情况编制动静脉内瘘管理方案,组内成员要积极学习动静脉内瘘以及持续性血液透析治疗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告知患者保护上肢血管及内瘘的成熟时间,一般内瘘的成熟时间为1-4个月。如果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时间为6个月,血清肌酐值>6 mg/dL,进一步编制自体动静脉内瘘。2、术后护理:调整患者体位,以平卧位为主,向上10°-15°抬高患者患肢,将海绵枕置于手臂下方。当患者下床活动时,要将患肢挂于胸前,需要注意的是,患肢关节部位要有合适的曲度,避免穿戴过紧的衣物,有效减少患者水肿现象的发生。开展术后功能锻炼,术后2周即可开始早期功能锻炼,以促进内瘘早期成熟。可每日用内瘘侧手臂捏橡皮球3-4次,每次持续5-10分钟;或用止血带压住内瘘侧手臂的上臂,使静脉适度扩张充盈,每日2-3次,每次5-10分钟。喜疗妥软膏涂擦内瘘表面皮肤,可软化血管;局部肿胀者可用热毛巾热敷。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干预后的并发症发生率。

(2)对比两组护理前及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运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SF-36),涉及到躯体疼痛、心理状况、社会功能、躯体功能,生活质量水平高,则评分高。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实验数据及信息处理采用专业的医学统计软件SPSS23.0,(x±s)代表资料的计量,t代表检验,χ2代表组间检验,(%)代表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率,如果两组对比结果符合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并发症中动脉瘤1例,血栓0例,血管闭塞1例,感染1例,总并发症3例(10%),对照组分别为3例,3例,2例,2例,总并发症10例(33.33%),组间相比P﹤0.05,达到统计学标准。

2.2比对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生活质量未达到统计学标准,但护理后,生活质量最优的是观察组P﹤0.05达到统计学标准。见下表2。

表2比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分x±s)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

t

P

观察组

30

60.65±5.46

95.27±2.12

32.374

0.000

对照组

30

60.71±5.35

86.70±3.24

22.760

0.000

t

0.043

12.123

P

0.966

0.000

3讨论

目前,维持性血液透析行动静脉内瘘能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命周期,不过该方法需要较长的治疗时间,由于患者病病情不稳定,所以在治疗过程中极容易出现动静脉内瘘以及血栓等不良症状[3]。为此,给予患者有效护理措施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全程跟踪并持续质量改进模式是在全程质量管理的基础上延伸的一种新型护理技术,该护理模式能使各环节的质量改进效率得以提高,有效保证了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安全性和规范性。本文中所运用的全程跟踪护理强调以患者为中心,从心理方面和生理方面对患者开展护理工作,从而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内容,对减少并发症。本次研究结果得知,两组患者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最低的是观察组(6.66%)P﹤0.05达到统计学标准,两组中生活质量评分最高的是观察组P﹤0.05达到统计学标准。表明,全程跟踪护理并持续质量改进强调护理的全面性、系统性、连续性以及细节性,术前告知患者将血管保护好,明确动静脉内瘘的成熟时间。

综上所述,针对血液透析行动静脉内瘘患者而言,采用全程跟踪护理并持续质量改进能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使生活质量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陈红梅.全程点式对接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透析与人工器官,2023,34(02):50-54.

[2]倪海燕,秦红菊.全程点式对接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中的价值[J].名医,2023,(07):108-110.

[3]许柳婷,吴雪玉.全程点对点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自我护理过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3,30(01):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