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渭南分公司 陕西 西安 710075
摘要:强国必先强农,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为全面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近些年来,中国始终高度重视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问题,粮食产量已经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高平台上。然而,受制于农业基础薄弱、粗放式生产模式资源消耗大以及人均资源不足等原因,农业发展集中表现为规模小、生产效率低下以及竞争力不足的特征。如何解决农业发展问题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快发展智慧农业,把着力推进农业全产业链智慧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作为解决当前农业难题的重点突破口。智慧农业的出现是建设农业强国的新契机,是全面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智慧农业;现状;可持续发展
1导言
近年来,全球智慧农业加速发展。智慧农业通过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农业装备,应用物联网、大数据、空间信息、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让农业生产更加便捷、管理更加高效。
2智慧农业发展现状
智慧农业的发展已经呈现全球化的趋势,主要的发达国家均在智慧农业领域不断加强投资和布局,尤其是美国、日本、以色列,智慧农业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已基本实现智能装备、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和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有机融合,创造出了个性化服务、智能控制、精准投入、定量决策和信息感知等划时代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大大地提高了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精准度和效率。美国的智慧农业以大型家庭农场为核心展开,采用机械化和数字化手段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成本。美国政府也不遗余力地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建立了系统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和农业信息化网络,持续不断地提高农业信息化程度。日本的智慧农业主要体现在农业技术领域的应用,其农业系统在施肥和灌溉控制,二氧化碳、湿度和温度监控方面都是世界领先水平,这些技术主要应用于水产养殖、温室种植和保护地种植等领域。以色列的智慧农业发展与日本异曲同工,二者均是在精耕细作方面做文章,其智慧农业系统在植物生长调节、土壤养分管理和节水灌溉等领域表现卓越。中国农村农业部一直都将智慧农业当成第一要务来抓,不断地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快智慧农业的发展。截止到2022年底,中国农业生产的信息化比率已经接近30%,同比上升2.2%,智慧农业的发展体现在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和阶段。国家不断地发挥智慧农业的示范作用,截止到2023年底,已累计建设97个国家层级的智慧农业应用创新基地和31个国家层级的智慧农业创新发展中心,并颁布了《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建设技术指南(第二版)》,对各地的示范基地进行指导。对94家农村农业信息示范基地进行了遴选认定,精准推荐了30个具有典型特征的智慧农业案例。为了推动智慧农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国家对农业信息化应用情况进行了系统的统计,并完善了智慧农业的体系架构,其中包括18个智慧农业立项标准,进一步开展了智慧农业经济效果研究,并广泛地推动数字化畜牧养殖的发展。
3发展智慧农业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3.1加强信息共享,完善信任机制
在传统的信任机制建设中,产品质量认证、消费者权益保护都是消费者比较重视的信任赋予途径。但是,随着技术进步,由于能够显著降低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风险,信息共享已经逐步成为增强供需双方信任的强有力保障。农产品生产方公开的信息越多,消费者对农产品越了解,其安全感就会越强,信任感便会持续增强。因此,生产者要主动实现信息的公开与透明。
3.2培育专业机构,合理预测技术应用的可能后果
基于责任伦理的角度,需要培育专业机构,结合公共监督力量、政府部门以及企业自身,深度介入并规制智慧农业的发展,研究并预测智慧农业在具体落地应用中产生的后果,并提前采取措施预防和治理,人类才能确保对大自然和后代负责。首先,通过培育专业的农业技术机构,加强对农业技术应用的管理和监控,包括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使用频次、使用方式等的管理,生物技术产品的审批、使用范围的管控等,通过科学预测实现科学合理的管理和监控,有效减少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等风险;其次,要培育专业技术机构来推动农业技术应用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积极推广多种经营、轮作轮休、有机耕作等做法,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向多元化、生态友好的方向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破坏;再次,专业的农业技术机构还要加强对农业技术应用的风险评估和预警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技术风险,减少其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最后,通过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增强他们对农业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让他们更好地使用现代农业技术,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和应用,减少农业技术应用所带来的风险。
3.3实现智慧农业与生态农业的融合
生态农业作为一种符合生态环境要求的农业模式,通过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地侵蚀等问题,进而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运行。同时,它可以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相互关系,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重建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智慧农业与生态农业的融合体现了系统观和整体观。智慧农业强调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应用,生态农业则强调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环保和资源节约。智慧农业与生态农业的融合和创新,可以为农业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通过技术综合集成,而不是单一技术,达成农业大系统的优化。从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转变为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全面提升,形成一个可持续的复合农业生态系统。
3.4多方协同,创新治理体系
首先是治理制度建设,技术伦理风险与制度建设不完善是有直接关系的。从制度建设上来看,智慧农业的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带来的一系列伦理问题,包括大数据使用的失控问题、零状态问题等,都需要通过具体的制度加以规范才能予以解决,这类伦理问题单纯依靠法律是不够的,而治理制度可以说是对法律进行有效的补充,创新治理制度能够一定程度上为有效应对技术伦理风险提供更多的解决途径;其次是全社会技术教育的完善。技术教育不仅仅是对公民个人素养和相关知识的提升,还应包括科学技术伦理观、社会责任、技术工作者的伦理规范等内容的传授,在农业生产活动前加强对农民生态生产的培训教育,向农民介绍绿色农业生产方式的经济价值和环境效益,使其转变观念,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的使用;最后是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协同共治。对于技术伦理风险的治理,不能将政府看成唯一的治理主体。实际上,很多大型技术企业也是重要的治理主体,而且正是因为技术企业对于其掌握的商业平台和技术平台的积极治理,才能在当下数字经济时代共同推动整个社会健康运行。
4结束语
总之,“技术创新是农业的未来,发展智慧农业可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率,对农业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在智慧农业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智慧农业核心技术不断取得创新突破,物联网、5G、大数据和区块链等数字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智慧农场、数字农机等创新应用模式不断涌现,智慧农业已成为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最终利用数字技术赋能传统农业,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变革,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动我国乡村全面振兴。
参考文献
[1]高树琴,胡兆民,王竑晟,等.智慧农业助力粮食生产节本增产增效的“九步法”[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4,39(1):198-209.
[2]郝小红.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国内外智慧农业研究现状[J].智慧农业导刊,2023,3(20):5-9,13.
[3]杨阳,岳磊磊“.双循环”格局下智慧农业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耦合逻辑与优化路径[J].上海商学院学报,2024,25(1):7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