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学科技学院 湖北省宜昌市 443000 )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 ”)是我们意识形态教化的主阵地,是落实 立德树人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学能否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能否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以满足学生的成长体验与期待,能否提高思政课的信服度,让学生真 正做到从“真信 ”到“真行 ”,直接关乎思政课铸魂育人目标的实现。
关键字: 增权赋能 思政课堂 信服度
目前我国高校 思政课教学信服度总体积极,但仍存在少部分大学生主体意识淡薄、课堂教学参与度较低以及思政课主渠道作用发挥不充分的情况。出现这些问题,主要是传统的思政课 教学中,学生处于相对失权的状态,影响到权力感的获得以及自我肯定,从而影响了 教育效果,表现为某种程度信服度的缺失。而能不能使学生在思政课教学中完成意识 形态的获得,取决于能否减少或消除学生学习中的无权感,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和潜力,完成“被动接受 ”到“主动参与 ”的转变。
本文尝试从增权赋能的视角,通过思政教学中的“增权 ”,提升思政课堂信服度,让思政课教学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思政育人目标赋能。
一、关于概念界定:
一是“信服度 ”,这是探寻问题的线索。词典中信服是指相信佩服,度是 指事物所达到的境界。而关于“信服度 ”刘卫平曾在《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 学可信度的主要表现》中将其定义为:“人们对于人、事物或者事项相信佩服的程度 ”。思政课信服度是指人们对于思政课的相信佩服程度,主要表现为受教育者对教学内容的信服程度、将内化的教学内容外化为实践活动的程度。信服度取决于学生教育需求的满足,具有时代性、动态性、层次性等特点,较难把握。同时,高校思政课内容思想性、政治性、抽象性强,相对于学生个性需求而言,层次较高,要进行一定的调适、对接。
二是增权赋能理论,这是提出解决措施的着力点。社会工作中的增权理论,一般是由以下几个概念建构而来 :权力 (power) 、无权(powerlessness)和 去权
( disempowerment),而权能则是增权赋能的核心概念。“权能 ”是一种可以掌控自己 生活的空间与发展的能力,凡是会阻碍个人对自己生活空间行使决策或自我控制的机 会就是缺乏权能(Pinderhughest,1983)。增权就是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改变受到 外在社会污名化的团体的界定,并使团体内的成员重新界定及认识该团体,重拾自信 与自尊并且强调这是一个“减少无权感 ”的过程,方法是通过发掘“无权的一群 ”的 权力障碍,协助他们消除非直接权力障碍(如自我形象低落、强烈的无助感、宿命观 等)的效果与直接权力障碍的运作(张乐天,1997)。增权实践主要通过个体、人际 关系和社会三个层次实现。但是受社会工作学的影响, 目前对于增权的研究大都按照社 工介入的路径去思考,对于增权主体往往假定为国家或者社工专业人员,而忽略了其他 主体的可能性。从哲学家福柯的视角来看,如果把教室空间看作是一种权力空间的话, 无疑教师是处于掌握权力的一方,而学生则处于失权和无权的一方。可见,将学生视为 增权的对象,在课堂教学的情境下,是可行的。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增权赋能不仅仅是承认学生(案主)的潜在能力, 让学生通过外界影响而实现内省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同时也提倡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是机械地传授理论和知识,而是多方面地考察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通过积极鼓励和认可,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的自我认同,健康生活,快乐成长。增权赋能理念是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出发点,结合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大学生个体特征, 强调个人发展潜能,促使个人全面发展的行动理念。
一、关于课堂“失权感 ”导致“信服度 ”缺失的现状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信服度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信任度。学生的课堂学习,最根本的是对思政课的课堂教学内容的学习。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不仅期望通过课堂教学内容的学习,获得有关知识,而且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得到相应的思维训练,从而开拓学术视野,把握获取有关知识的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对教学内容的信任度,是学生学习信从度的重要表现。近年来,高校“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等相关教育观念体现出学校对于大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大学生主体地位逐步提升有利于学校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以及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强调主体性就是强调课堂中学生权利,但是,一些教师仅仅重视思政课形式,很少将课程内容与思政内容进行更好的联系,即部分教师在开展学科教学时将国家发展和国家命运等相关的德育知识进行联系,但并没有增加一些新的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和方式,没有更好地联系社会热点问题,一些培育大学生主体 性的方案和工作流于形式,很难深入推进和发展。一方面,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略微单调、灵活度较低,学生的注意力较难集中。并且教学内容存在与学生生活不够贴近的问题,难以引起学生共鸣,也就无法将其在实践中充分运用。另一方 面,课程思政教学通常是大班额课,无法顾及到每一位同学,更多的是要靠学生自己发挥自身的主体性。而这样就会存在主体意识薄弱的学生无法融入课堂教学,学生也较少有机会参与课堂讨论等,课堂的失权感导致学生对课程的信服度缺失。
二、关于学生课堂“失权感”原因探究
第一,个体层面:学习内驱力不足,难以产生课堂实际获得。
学习内驱力来源于“内驱力”这一概念,内驱力作为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的一个关键概念,经过数十年的理论发展与实证研究,已成为理解个体行为和学习动机的基石。思政课是作为一门人文社会科学常识课,其内容具有理论化、抽象化特点。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成长经历来看,他们理解思政课的具体内容具有相当的困难。在教学过程中也容易出现理论灌输的教学方法,学生更难以深刻理解学习内容,学习内驱力难以激发。并且,思政课教材内容容量大而课时安排相对不足,一旦教学方法采用不当、教学与学生实际需求不相符,则难以聚焦课程内容、突出教学重难点,也难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
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认知停留在“这是一门枯燥、纯理论课”“思政课简单人人都能学好”“思政课是休息课、写作业课”等层面。这些错误的课程认知导致学生对思政课的不重视、不感兴趣,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内驱力。此外,学生的学习基础也影响着学习内驱力。思想政治课内容建设要求学生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来支撑学习。但当下的大学生刚刚从高中的“应试”教育进入新阶段。政治知识及生活常识基础薄弱,使得他们在课堂中出现学不懂、不想学的情况。若学习内容仅局限于课本知识,而无课外拓展,学生的内驱力难以激发,思政课学习就会陷入恶性循环。思政课理论性强,很多学生习惯采取死记硬背的机械学习方式,这非但不能促进学生学习,反而摧残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削弱了学生学习内驱力。
第二,人际关系层面:朋辈互助不足,思政学习生态圈缺失、
当前我国高校的思政课教学,由于受师资队伍数量和教学资源短缺等条件的限制,多数都采用学生人数在 100 - 200 人的大教学班授课。这种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缺乏互动,单向的理论灌输使教学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较为被动地 “吸收”,主体地位受到扼制,致使学生学习兴趣低下,教学效果差强人意。不仅课堂失权,朋辈之间互助不足,大家除了上课在一个教室,彼此之间缺少学习上的互动,更缺少对思政课程内容的交流和学习,学习生态圈缺失。
第三,社会层面:学以致用能力不足,理论应用于实际效果不明。
部分学生觉得思政课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相去甚远,难以将其应用在实际问题解决中,从而产生了“学而无用”的感觉。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只注重理论讲授,缺少与学生生活实际及社会热点问题的连接,影响了学生对课程的信服度。
三、关于从课堂“增权”到“赋能”学生,提升学生对思政课信服度对策
第一,个体层面:心理赋能——让学生对自己拥有的学习能力有清醒的自我认知,教 学中引导学生从“我不行 ”到相信“我能行 ”; 落实个性化教学即依照学生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指导与支持,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充分发挥潜力[1]。比如对基础薄弱的学生,适当增加基础知识讲解和练习;思维活跃、善于表达的学生,适当设置讨论、辩论环节,激活思维活力。行为赋能——转变教学方式,鼓励学 生积极参与课堂,增强学生对学习的掌控力,让学生真正从参与课堂实际中感到“我真的能行 ”,实现从“赋能 ”到“使能 ”。青年学生情感丰富,但在处理问题时往往缺乏理性思考,导致在思政学习中,对于有些社会现象或事件,情感反应强烈,但理性分析不足。究其原因可能在于传统思政课教学都是以灌输为主,缺乏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致使学生缺少理性思考与判断的能力。因而还需关注学生情感体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探讨、社会调查、模拟辩论、案例分析等活动,在提升学习主动性的同时,实现情感教育与引导。例如,在讲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可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今社会有哪些意义?日常生活中应当如何践行?”使学生在参与中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或者引入案例,增强教学实效性,如在讲授“依法治国”时引入一些典型的法律案例,使学生从案例中分析法律问题,在理解依法治国内涵的同时,实现理论知识和问题解决相结合。或者利用角色扮演方式,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如在讲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可以让学生模拟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人物,表达自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认识。或者组织学生参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深入了解社会现实和民生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或邀请企业家、专家学者等人士举办座谈会,帮助学生拓展视野。
第二,人际关系层面:丰富课堂组织形式,调动大多数学生参与课堂,建立学习团队, 实现互助。从学风影响班风再到校风,以学习生态圈的建立提升学生群体在思政教学中的获得感,以朋辈影响力增强课堂信服度。小组教学就是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把教学目标作为师生的共同任务,以教学内容为主线,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队学习为中心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不仅是解决思政课现存问题的重要手段,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组成部分。
大班教学模式最大的弊端是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少,参与度不均衡,很多学生会产生情绪懈怠心理。小组教学模式以团队学习为中心,充分开发和拓展了学生互动的资源,使学生能平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学生之间缺少互动的状况。而且,小组教学以团队表现作为考核依据,更强调个人之间的合作,有利于驱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激发求知欲,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 极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在课堂讲授过程中,涉及主题讨论、案例分析、热点问题点评和演讲比赛的内容,鼓励学生自主参与,把小组研讨的结果大胆的表达出来。涉及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的部分,每个小组把研究结果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进行汇报。每个组随机抽取一名学生进行交流汇报,汇报完毕由其他组的同学提问,本组的同学都可以进行回应,保证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第三,社会层面:挖掘教学资源,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以学以致用实现从课堂的“知识 ”获得到实践的“能力 ”获得,提升学生学习的“成就感 ”,增强思政课从“入脑 ” 到“入行 ”,真正实现“知行合一 ”,助力思政课立德树人目标的达成。实践教学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重要环节,能够极大激发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因而具有重要意义。培养大学生浓厚学习兴趣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具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和强烈的个性张扬,对于传统的被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灌输式课堂教学兴趣不高,导致课堂抬头率、点头率、认可度不高,也极易造成学生不爱听、教师白忙碌的教学怪圈,自然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事实上,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体。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够激发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生动力。实践教学促使大学生走出教室、走出学校,广泛深入社会生活实际,让他们亲自动手、身体力行,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应用知识、检验理论。这样,大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能够产生切身的体会,他们就会产生在情感认同上的亲切感和亲近感,从而促使大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认识和掌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着实践。大学生课堂理论知识的学习效果只有广泛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真正体现理论学习的意义。实践教学能够搭建起从学校到社会的桥梁,是课堂理论教学的外在延伸,是推动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手段,有助于大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与课外实践探知有机结合起来,加深大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认识和掌握,同时也能够促使大学生充分感知社会、了解国情、放眼世界,不断拉进与现实社会和生活实践的距离感,深化对具有高度概括性、抽象性理论知识的理解。此外,通过实践教学将课堂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转化为实践、检验于实践和发展于实践,增强大学生理论概况能力、理论表达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四,评估结果:创新课程评价方式,以实际评价结果评估学生信服度提升情况, 为后续研究提供调整方向。
思政课中的信服度强调教学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强调大学生是一个有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选择能力的能动的学习主体,他们通过参与思政课教学活动促使自身满足感从认知、情感、意志再到行为层面逐层深入,将思政课的内容层层内化并最 终达到外化。从增权理论可以看出,增权的结果就是使相对无权的个体和群体获得能力,主张赋权于人,挖掘个人潜力解决问题从而促进个人发展,它是关注个体发展的行动理念。两者在根本上是相通的,都注重人的作用,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不同的是在理论 层面和实践层面分别进行的阐述。如果能够以课堂“增权”实现学生对思政课程信服度的提升,将有利于思政教育立德树人目标的达成。
参考文献:
[1]刘卫平.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可信度的主要表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5(12):38.
[2]张欣,蒋雪莲.传播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信度及其结构[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 2016(4):94.
[3]李明远,刘文君.政治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参与度策略举隅[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3(455):61.本文系2022年度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增权赋能视角下高校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提升研究”(22Z115)的阶段性成果。
1周晓丽,女,汉族,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方向
2吴珊,女,汉族,副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