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黑河市北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儿科 164000
摘要:目的:探究连续与断续蓝光疗法对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差异。方法:在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期间,选取62名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作为实验样本,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配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包含31名婴儿。对照组接受连续蓝光照射治疗,而观察组则接受断续蓝光照射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不同时间点的黄疸指数、胆红素含量、免疫学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3.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65%(P<0.05);两组在治疗第1天和第3天的黄疸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且观察组的黄疸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胆红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但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在胆红素水平上未发现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的外周血CD3+、CD4+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并且观察组的外周血CD3+、CD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8%,低于对照组的19.35%(P<0.05)。结论:相较于连续蓝光照射,断续蓝光照射在提高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效果、减少胆红素和黄疸指数、优化免疫学指标及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均显示出更佳的疗效,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潜力。
关键词:持续与间歇蓝光照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期间,对62名患有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进行了医疗治疗,并利用随机数字分配方法将他们分为两组,每组各31人。在对照组中,男性有17例,女性有14例,年龄范围在1至19天之间,平均年龄为(10.34±0.60)天。而在观察组中,男性有16例,女性有15例,年龄范围在1至21天之间,平均年龄为(9.89±0.76)天。对两组新生儿的年龄和性别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两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因此两组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连续蓝光照射疗法:运用郑州迪生仪器仪表有限公司生产的BB-100W型号蓝光治疗设备,调节输出功率不超过45VA,确保蓝光灯管使用时长不超过300小时。照射条件为波长在425至475纳米之间,室内温度维持在30至32摄氏度。治疗时,上方灯管与患儿皮肤保持35至40厘米的距离,下方灯管与玻璃板的距离大约20厘米。连续照射14至16小时,期间需用不透光的布料遮盖患儿生殖器和眼睛等敏感部位,治疗周期为3至5天。
1.2.2观察组
实施间歇性蓝光照射疗法:使用的蓝光治疗设备、参数设置和对患儿的防护措施与对照组相同。在连续照射8小时后,休息4小时,再进行8小时的照射。整个治疗过程持续3至5天。
1.3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2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并执行t检验;计数数据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进行χ2检验。设定显著性水平α为0.05。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在整体疗效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值<0.05)。
2.2两组不同时间黄疸指数比较
两组在治疗后的第1天和第3天,黄疸指数均有所下降,而观察组的黄疸指数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值<0.05)。
2.3两组胆红素水平比较
两组在治疗后胆红素浓度均有下降(P值<0.05),然而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胆红素水平上的差异并不显著(P值大于0.05)。
2.4两组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在接受治疗后,外周血中的CD3+和CD4+细胞水平均有所提升,且观察组的提升程度高于对照组(P值<0.05)。
2.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值<0.05)。
3讨论
光照疗法简称光疗,主要是通过改变胆红素性质,促使其由脂溶变为水溶形态,进而无需肝脏代谢,直接通过胆液或尿液排出身体。胆红素具备吸收光线的特性,特别是在450至460纳米波长范围内效果最为显著。鉴于蓝光波长集中在425至475纳米,成为光疗中效果最佳的光源,故得名蓝光照射或蓝光疗法。在临床治疗中,光疗一直是优先考虑的方法,而蓝光照射则是最常用的光疗手段。医学研究者们指出,光疗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需经历三个阶段:首阶段是胆红素分子对光的吸收;第二阶段是生成光氧化胆红素、光红素异构体等四种光化学反应产物;第三阶段是这些产物的排出。一般而言,光疗后4小时内血清中各类胆红素异构体水平将趋于稳定。在光疗初始阶段,随着光线强度的提升,光疗效果逐步增强,但当胆红素浓度降至100微摩尔每升时,即便继续照射,胆红素浓度也不会进一步下降,且光疗效果并不会随时间延长而提升。
针对新生儿黄疸,采用蓝光疗法需依据病情严重性灵活调整。此疗法特别适用于新生儿,照射时长亦需根据黄疸程度灵活设定。在蓝光照射过程中,婴儿需佩戴专用遮光眼罩,并穿着纸尿裤,确保眼部和私密部位不受伤害。对于轻度黄疸,通常蓝光照射3天即可见效。对于中度黄疸,需根据婴儿的具体状况,持续照射约5天。若黄疸严重,达到重度,治疗周期需延长至7天以上,连续照射时间控制在12至16小时,部分病例可能需进行换血手术以预防胆红素脑病。蓝光照射会分解婴儿体内的核黄素,因此,在蓝光照射期间,还需通过静脉注射补充核黄素。
在医学界,广泛接受的观点是,间歇式光疗与连续式光疗在降低黄疸方面效果相当,为了减少光疗可能引起的不适,并缩短治疗所需的总时间,间歇式光疗更受青睐。有医学专家指出,光疗可能对DNA造成长期伤害。通过间歇性的蓝光照射,可以中断蓝光持续产生的热效应,减少对患儿体温和生活环境的干扰,既有助于消退黄疸,又不会导致严重副作用,从而为患儿的健康成长和疾病恢复创造有利环境。此外,间歇性蓝光照射在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时,不仅疗效显著,还能在新生儿哭闹不安时给予父母安慰,让新生儿感到舒适。
本研究与已有研究结论相符,表明与连续蓝光照射相比,间歇蓝光照射在退黄效果相似的同时,能显著缩短治疗时间。尽管连续3天的蓝光照射能有效地降低黄疸,但可能会增加不良反应。间歇蓝光照射不仅能退黄,还能避免连续照射对患儿体温和生活环境的长期影响,为康复和成长提供支持。研究还发现,缩短光照时间后的间歇蓝光照射有助于减轻患儿皮肤和细胞的损伤程度,进而减少持续光疗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
结论
总体而言,在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进行治疗时,持续性的蓝光疗法与间歇性的蓝光疗法在临床效果上并无显著差异。然而,间歇性疗法相较于持续性疗法,在降低婴儿血清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含量方面更为有效,同时能够缩短婴儿黄疸消退的时间,并减少不良症状的出现,因此,间歇性蓝光疗法更值得在临床中广泛运用
参考文献
[1]吴超荣,王义盟.间歇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胆红素水平的影响[J].医疗装备,2020,33(8):107-108.
[2]丁丽丽.间歇蓝光照射配合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8,33(23):5498-5500.
[3]王晓芳.俯卧位加皮肤抚触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间歇蓝光照射辅助治疗中的应用[J].内蒙古医学杂志,2020,52(6):745-746.
[4]毕雯倩.袋鼠式护理联合间歇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黄疸消退时间的影响[J].临床研究,2020,28(2):165-166.
[5]周利红.间歇蓝光疗法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0,20(12):86-87,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