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221006)
摘要:人血白蛋白是来自人体血清中的未变形且纯粹的蛋白质制品。其主要用途在于应对出血与受伤导致的休克,如由烧伤引发的休克;对于脑梗死、脓毒症问题的治疗;缓解由于肝脏疾病或肾脏功能障碍所致的水肿或是腹部积液;对新生婴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等。本文将会对探讨该药物的主要疗效,适用范围,使用方法和推荐剂量,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目前医疗管理的情况作出综述。
关键词: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人血白蛋白,又被称为白蛋白,人体白蛋白、人白蛋白和人血清白蛋白等。它是从健康的人体内提炼出来的一种血浆蛋白质,呈现淡黄色或无色的液态,常用于生物药品中。
人血白蛋白在临床上被主要应用于改善低蛋白血症、治疗低血容量性休克,以及应对失血创伤、烧伤导致的休克,还可以治疗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等疾病。此外,它也可用于治疗肝硬化、肾病所致的水肿或腹水。
在最近的几年中,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和临床需求的增长使得人血白蛋白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本文主要讨论了它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
1人血白蛋白的药理作用与适应症相关治疗
在血浆中,人体最丰富和功能最多样的蛋白质是人血白蛋白,可以起到补液、维持胶体渗透压、运输血浆、稳定内皮等多种作用,此外,外源性人血白蛋白也可以用于补充氨基酸、维生素K等营养物质,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对促进人体健康也有一定益处。因此,在临床上,人血白蛋白被广泛用于以下方面:
1.1人血白蛋白可用于处理因失血创伤或烧伤而导致的休克。
人类血清白蛋白由肝实质细胞生成并构成血浆中的大部分胶状渗透压力,其主要作用是调控身体内水分和组织的流动平衡。因为它的分子量较大且穿过膜的时间较长,它能与人造纤维素等物质产生对抗效应以保持稳定的血容积。同时,一克的人类血清白蛋白可提供十八毫升的水分支持,五克的人类血清白蛋白则能在保守渗透压上发挥出一百毫升血浆或二百毫升全血的作用。因此,人类血清白蛋白对维护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失血创伤的情况下,人体会出现血容量下降,血压降低情况严重者甚至出现休克等严重症状。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及时的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的状态来维持其正常的生命特征,而人血白蛋白作为一种极其理想的胶体液体,可以通过升高胶体渗透压的途径,明显的达到增加其血容量的效果,从而对改善其休克的状态起一定有效作用。人类血液中的蛋白质具有高亲和力的特性,能够同时吸附负电荷与正电荷的粒子,从而实现不同物质的输送功能。因此,这种蛋白质也可以协助有害物质到达其排泄部位,以减少它们对人体的影响。这一优点在失血创伤的治疗中尤为的重要,因为失血创伤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人体内毒素的快速积累,从而进一步加剧患者病情的严重性。
1.21. 人血白蛋白可以用于治疗肝硬化和肾病所致的水肿或腹水。
由于肝脏疾病如肝硬化可能引起蛋白质合成的不足,这会导致血液中的白蛋白水平下降,进一步造成低蛋白血症,从而影响到血浆的胶体渗透压力,减缓了组织的液体流动,最后产生浮肿或者腹部积液。通过补充人血白蛋白,能有效地改善这一状况,提升血浆的胶体渗透力,促进组织内的水分排出,从而缓解或消除浮肿或腹部积液的情况。黄明[1]就提出过人血白蛋白联合利尿药治疗肝硬化腹水;柳海燕[2]的研究表明腹水穿刺大排液与补充人血白蛋白治疗肝硬化张力性腹水的效果更安全、快速且显著。比如,对于患有慢性的肝病的患者来说,使用人血白蛋白有助于增加肝硬化及伴随疾病的患者的交换渗透压,具有很高的医疗实用价值,尤其是在处理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肝腹水的病例时更为明显。根据 Kwok[3] 等人的一项大规模的研究,他们利用随机效应汇总法对1518例肝硬化病人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与其他血容量扩张药物相比较,人血白蛋白更能有效地降低病患的死亡风险和死亡率,同时也能保护肾功能免受伤害,且可预防因穿刺引起的循环系统的混乱造成的潜在危害。
肾病综合征可由多种病因引起,肾病患者由于肾小球过滤功能受损,大量蛋白质从尿液中丢失,导致血浆中人血白蛋白的水平降低,从而引发水肿或腹水。肾病综合征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血浆蛋白含量降低、血液中脂质含量增高和身体出现水肿。在临床治疗中,常采用静脉注射人血白蛋白和利尿药结合使用,能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促进水分回流至血液循环系统,缓解水肿和补充低蛋白血症情况。研究发现,联合使用呋塞米和人血白蛋白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呋塞米,这是因为人血白蛋白增加了肾小球过滤功能,而呋塞米则增强了利尿作用,使得治疗效果显著提高。
1.3人血白蛋白应用于治疗脓毒症
对于脓毒症的患者来说,他们的血液循环系统可能出现问题,导致其通透性和血容量的减少,这通常会导致组织的缺氧和器官供血不足的情况。所以,快速有效地实施液体复苏成为了脓毒症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人血白蛋白经常被用作这种方法的主要成分。为了探究人血白蛋白在脓毒症液体复苏过程中的效果,Finfer
[4]等人把1218例脓毒症患者分为两个小组,一组接受了人血白蛋白的输注,另一组则接受了生理盐水的输注,并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了治疗。实验的结果并没有发现使用人血白蛋白会给肾或其它器官带来明显的损害。相比之下,接受人血白蛋白治疗的603位患者死亡率仅有30.7%,比剩下的615位只接受生理盐水治疗的患者要少得多(他们中有35.3%的人最终因病情恶化而不幸离世)。然而,近些年来,人们对于人血白蛋白在脓毒症液体复苏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仍存有一些质疑。郑岩[5]等人经过深入的研究后指出,虽然现有的数据证实人血白蛋白的使用可以安全且有效地改善脓毒症患者的蛋白质水平,有助于保持循环系统的稳定,但目前尚无足够的证据来证明它能显著降低病人的死亡风险。根据2012年的《欧洲危重病协会关于危重患者中胶体应用的共识》,仍然建议"人血白蛋白应作为重症脓毒症患者的液体复苏疗法"。
1.4人血白蛋白应用于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的高胆红素血症是一种在新生命阶段普遍存在的医疗挑战,因为刚出生的孩子体内胆红素浓度会持续变化。对那些孕期满35周以上的婴儿来说,一旦他们的胆红素值超出新生儿小时胆红素参考范围,即可被认定为达到了潜在风险的标准。这种疾病的主要特征就是孩子血液中的胆红素含量过高,可能导致孩子的皮肤和眼球出现轻微或明显的黄色变色,同时还可能伴随肝脏和脾脏增大的症状。而胆红素是细胞分解的产物,正常的情况下,它会被肝脏经过一系列处理并派出人例外。然而,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列如新生儿溶血、感染、早产或者喂养不当等情况,胆红素会产生过多或者排泄受阻,导致其在新生儿体内逐渐积累,从而引发高胆红素血症。
人血白蛋白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中扮演者及其重要的角色。其主要的作用机制是将自身与未结合的胆红素相结合,从而形成相对较易于通过肝脏细胞膜进行代谢和排泄的脂溶性胆红素复合物。这种联合效应对于减少血清中的胆红素浓度、缓解黄疸现象具有关键影响,并且有助于防止胆红素脑病的产生(这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副作用,是由于未被结合的胆红素侵入大脑导致的,其后果可能是神经系统长时间受到损害)。除此之外人学白蛋白还能作为铁元素的良好载体,有助于促进红细胞的合成,提高血红蛋白的数值,从而对新生儿贫血的状态做出相对改善。对于某些因为疾病或者治疗导致贫血的新生儿,适当补充人血白蛋白可能有助于纠正当下贫血的情况,并对其康复起一定的促进作用。
1.5人血白蛋白应用于治疗脑梗死
脑梗死是指由于脑部供血受阻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发的病变,表现为脑组织坏死或软化等情况。其病因包括颅内和颈部大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血栓形成等,以及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等高危因素。中老年人群患其病概率相对较大。脑梗死的常见症状主要包括偏瘫、感觉障碍、失语等具体症状取决于患者的脑梗死部位和面积。脑梗死的起病相对较急,症状相对较严重,这种疾病一直是医学界的重点研究方向,而人血白蛋白的应用为脑梗死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治疗方法。
首先,人血白蛋白在脑梗死的治疗中起到补充蛋白质的重要作用,有助于受伤脑组织的正常代谢功能的快速恢复。再者,他还能够维持人体的血容量,改善人脑部的血液循环,从而达到减轻脑水肿和脑损伤程度的目的。除此之外,人血白蛋白还有抗氧化作用,能够保护患者的神经元避免自由基受到损伤,从而对受损区域的修复起到促进作用。在临床应用中,医生会根据患者自身的具体情况,探讨选择出合适的人血白蛋白制剂和其剂量从而进行相对治疗。一般通过静脉滴注的方式给药,从而确保药物能够快速的进入人体血液循环并发挥作用,同时医生还会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来及时调整治疗的方案。刘步珍[6]等就设置过42例对照组进行对比,得出过此结论。总体来说人血白蛋白在治疗脑梗死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和潜力。伴随着医学的不断深入和临床应用的不断积累,相信脑梗死会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和认识。
1.6人血白蛋白应用于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的呼吸困难综合症是种普遍存在的重大健康问题,其治疗过程具有很高的挑战性,通常发生于诸如严重的感染、伤害、胰腺炎症和休克等多种疾病的进程中,主要症状包括由肺泡微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引发的持续性水肿,并伴有渐进式的缺氧及呼吸压力增大等症状。该病的死亡率约达百分之五十,高额的死亡风险对重症患者的生活品质和生活安全构成极大威胁。急性呼吸窘迫正不是一种疾病,它没有实验室、影像学或者其他诊断作为标准来评判,临床诊断难度大,可分为轻、中、重三级。对于患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人,他们肺泡中的毛细血管透明度提高,这使得含蛋白质丰富的液体能够渗入到肺泡。这种渗出液大量存在和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失活会引起低氧血症,阻碍二氧化碳的排出,降低肺的顺应性,适当的补充人血白蛋白可以有助于阻止液体从血管内部转移到血管外,以此来减轻肺水肿的情况,还可以改善氧合。
2人血白蛋白的不良反应
2.1过敏反应
王建华[7]报道了一起案例,一位36岁的女性患者因为感到头晕、乏力约一周后去医院就诊,医生给予她20%的人血白蛋白注射液,以60滴/分钟的速度静脉滴注。大约滴完6分钟后,患者的脖颈部皮肤出现少量疹子,伴有轻微瘙痒感,还出现了咽喉不适等症状。几分钟后,患者的面颊和颈部突然出现斑疹和肿块,开始感到呼吸急促,声音变得嘶哑,同时抱怨胸闷、气促,有濒临死亡的感觉。经过检查:脉率为102次/分钟,呼吸频率为28次/分钟,血压为9.3/6.9kPa,心率为102次/分钟。医生判断患者患有人血白蛋白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和过敏性紫癜。经过一系列处理后,患者的症状在大约5分钟后明显减轻。过敏反应会引起患者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口唇发紫、焦躁不安、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过敏性休克和急剧下降的血压等情况。
2.2喉头水肿
据王玉梅[8]等人报告,他们观察到一位年仅39岁、男性的病例,他在静脉输注人血白蛋白约四毫升时,出现了皮肤及咽喉部的瘙痒反应,因此立刻终止了该过程,并在其上施以25mg的异丙嗪肌内注射,这使得他的瘙痒状况得到了改善,随后他平静地进入睡眠状态。然而,大约两分钟之后,病人变得焦躁不安,口唇呈现出微弱的紫色,语言表达含糊不清,同时声称自己感觉咽喉部位的不适且存在紧张感。进一步的检测显示病人的舌体肿胀,喉咙处也有些许的水肿现象。对其实施过敏处理后,这些症状得以逐步减轻。
2.3热原样反应
据尹华[9]的研究报告显示,大约有五名女性的病例被描述出来,她们接受的是20%的人血白蛋白注射液,以50毫升的量进行了静脉输注,并在大概5到10分钟的时间里出现了各种程度的寒冷感觉,同时伴随着发热、心悸等症状。鉴于这是由使用人血白蛋白引发的热原样反应,他们立刻终止了对该药物的使用,经过了一系列的抗过敏处理,大约过了十至二十分钟,她们的症状才逐渐减轻(热原样反应主要是因为制剂中的细小颗粒和细菌内毒素导致的,病患可能会有发烧、畏寒及抽搐等反应)。
2.4精神障碍
据马永丰[10]的报告显示,一名年满58岁的男士因患有肝硬化和腹部积水而住院接受治疗。他被施以静脉滴注20%的人血白蛋白注射剂量为10克,约五分钟之后,该男子突然变得极度激动且无法自我控制,言语交流也受到影响。医护人员立刻采取了肌肉注射安定的措施,经过大约六分钟的时间,他的精神状态才逐步恢复正常。这种由人血白蛋白引起的心理反应相对罕见,主要症状是过度激动的情绪。
3未来发展与期望
目前,我国的人血白蛋白在临床应用管理方面依旧缺乏权威的指南和共识规范,在临床实践上要加强监管和使用,要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要进一步加强人血白蛋白的临床研究,深入探讨它的药理作用和临床价值,为将来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有力科学依据,同时要避免滥用药等情况发生,避免造成重大临床事故。要积极开展人血白蛋白的临床研究,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黄明.人体白蛋白联合利尿药辅治肝硬化腹水35例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7):61-62
[2]柳海燕.大量放腹水加输注白蛋白治疗难治性肝腹水护理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8):1323
[3]Kwok CS,Krupa L ,Mahtani A,et al.Albumin reduces paracentesis-induced circulatory dysfunction and reduces death and renal impairment among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and infection: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Biomed Res Int,2013,295153
[4]SAFE Study Investigators,Finfer S,McEvoy S,et al.Impact of albumin compared to saline on organ function and mortality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sepsis[J].Intensive Care Med,2011,37(1):86-96
[5]郑岩,马朋林.白蛋白用于脓毒症液体复苏:是仅仅无害还是有益[J].中国急救医学,2013,33(2):101-104
[6]刘步珍,焉传祝.人血白蛋白在治疗大面积脑梗死中的应用 [J].神经病与精神卫生,2008,8(1):58-60
[7]王建华.人血白蛋白致过敏性休克1例[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4(9):530.
[8]王玉梅,李华荣.白蛋白致喉头水肿1例[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410(4):217
[9]尹华,宋庆.人血白蛋白的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药业,2005,14(9):95
[10]马永丰.人血白蛋白引起精神障碍1例[J].嘉兴医学,2003,19(1):6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