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浙江 杭州 310003)
【摘要】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制度是推进医防融合,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目前正处于试点推行阶段。本文分析了试点过程中存在的代表性问题,并就下一步更好推进制度落实提出思路建议。
【关键词】公立医院;疾控监督员;医防融合;疾病控制。
2023年,国家印发了《关于推动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和工作方案,对推动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安排部署[1],明确要求要探索建立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制度[2]。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制度是贯彻落实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任务的具体行动,是新时期推动疾控监督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但因各地区、各层级情况不同,在制度落实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困难,在抓好制度落实的方式方法上,还是要理顺思路,确保实效。
一、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试点中存在困难问题
1.医疗机构主体责任不够明确。疾控监督员监督职责与医疗机构落实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主体责任互不替代,医疗机构是医院内部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和院感防控工作的唯一责任主体。在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制度试点过程中,部分医疗机构往往采取被动接受的态度,缺乏主动作为的积极性,主体责任意识不强。
2.医院公共管理能力水平不足。大部分医院在不同程度上存在重医疗轻公共管理的现象,基于此种错误认知,医院的对公共管理方面的投入力度不够,无法发挥公共管理的作用[2]。公共管理人员素养不高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公共管理人员所学专业往往与管理工作岗位相差甚远,公共管理知识能力需通过后期学习实践掌握。
3.疾控监督员能力有待提升。医疗机构尤其是综合性医院,内部涉及的科室多,存在传染病和院感防控的部门和环节多、专业性强且面广,疾控监督员需要全面掌握传染病防控、院感防控、各项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以及医院流程等各方面知识和能力。专职疾控监督员主要来自疾控机构和监督机构,对医院内部某些专业情况不熟悉,实际监督能力不强,专业履职能力有待提高。
4.业务考核和结果运用机制不够成熟。一方面,对于监督员的履职情况及试点医院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具体落实情况,尚缺乏科学、系统、全面的考核方式与标准。另一方面,对于考核优秀的单位和个人,缺乏足够的正向激励机制,难以有效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对于考核结果不佳的单位和个人,负向约束措施也不够有力,未能形成有效的警示和督促作用。
二、推进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制度落实思路探究
(一)提高思想认识,深刻领会疾控监督员工作的重要性
医疗机构和专兼职监督员要切实加强对传染病防控工作责任感、使命感和艰巨性的认识,深刻领会和把握当前新形势、新使命、新要求。
1.监督员制度是疾控体系改革的重要内容。新冠疫情期间,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疾控体系改革,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系列重要文件下发以来,“大疾控”“大健康”理念更加突出,疾控体系重塑目标更加明确,这就要求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责任必须切实承担起来。疾控监督员制度旨在通过疾控监督员的指导督导,进一步帮助医疗机构履行传染病防控主体责任。
2.监督员制度是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内在需求。医疗机构是传染病监测和早发现的主阵地,通过疾控监督员的日常巡检,协同医疗机构发挥哨点作用,可切实推进传染病的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是提升传染病防控质效的必然要求。
3.监督员制度是加强医疗机构疾控工作的重要抓手。建立疾控监督员制度的本质是将疾控监督工作关口前移、服务前移,扭转医疗机构长期以来存在的“重医轻防”现象,逐步解决部分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控意识薄弱、医院感染工作松懈、公共卫生人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二)科学统筹谋划,因地制宜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机制
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制度是一项全新制度,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确保制度取得良好成效,必须解决好以下3个问题:
1.要统筹协调好“谁来干”问题。要对标选好人、定好位、培训好、激励好“四好”要求,选优配强监督员队伍,畅通监督员发展途径,做好关心关爱,解决好后顾之忧,让监督员们轻装上阵。
2.要认真思考好“干什么”问题。要确保巡查指标内容与方法、技术措施要点、工作依据等清晰明确。同时梳理不同层级医疗机构监督巡查工作重点,让疾控监督员对“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一清二楚,避免工作开展流于形式,敷衍了事。
3.要科学谋划好“怎么干”问题。各地医疗机构数量和疾控资源分布不均衡,医疗体、医共体建设步伐也不尽相同。要结合工作实际,加强疾控监督员制度的顶层设计,推动疾控监督员制度可持续发展。
(三)多方协同发力,巩固提升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控水平
推行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制度,并不意味着将医疗机构疾控工作主体责任移交,更不能弱化监督执法职责。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和监督执法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多方协同发力,多位一体推进。
1.医疗机构主体责任要更加突出。
医疗机构疾控职能是医疗机构必须依法履行的责任和义务,要切实履行医疗机构主体责任,按照法律法规及责任清单的要求,聚焦重点任务和关键内容,细化工作要求,切实加强对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组织管理,巩固提升传染病防控水平。
2.专兼职疾控监督员要同向发力。专职监督员是疾控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的核心力量,可以采取“多对一”、“多对多”或团队联合指导模式。医疗机构应根据规模配足配强兼职监督员,完善专兼职监督员院内协同工作机制。各级疾控中心组织好专家团队,为专兼职监督员提供技术支撑。
3.传染病监督执法要切实加强。疾控监督员与执法监管职责互不替代,各级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应当充分利用好专兼职疾控监督员提供的信息,开展精准监督。监督部门要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对医疗机构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加强监督执法,确保有关工作刚性执行。
三、讨论
近年来,基层医疗能力显著提升,但其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和质量依然无法满足百姓健康需求[3]。我国公共卫生资源在全部卫生资源中占比很小,特别是与医疗资源相比差距甚大,公共卫生配套设施和人力资源等急需加大投入。部分医院人力配置平均不足4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占比更是达不到10%[4]。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制度通过在公立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社会办医院内设立专兼职疾控监督员,监督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开展情况,督促落实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可以有效推进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在传染病监测和防控等方面的协同,有利于提升重大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早发现能力。同时,可以有效促进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合作,完善各机构间的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机制,切实强化医疗机构的公共卫生作用,提升医防融合的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 [2023]46号[A].2023.
[2]张海运,贾焕成,郭敏.新形势下发挥医院公共管理职能的探究[J].中国地方病防治,2024,39(01):91.
[3]楚安娜,许迎喜,吕全军,等.中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3,27(12):1-4.
[4]杨诗雨,张晓娜,张霄艳.武汉市公立医院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现况调查分析[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9,40(05):8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