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民航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天津 300300)
(2.中国民航大学中国民航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智库) 天津 300300)
摘 要:“绿色低碳与民航发展”课程是基于大量科研项目成果凝练和理论升华而形成的通识性选修课。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背景下,该课程聚焦当前环境热点、气候变化问题焦点,受到学生广泛关注。为进一步提升课程质量、提高教学效果,在分析课程特点、挖掘课程现有资源优势、深入剖析课程建设现存问题基础上,着重从优化教学内容体系、改进教学组织形式、完善学习沟通渠道等方面开展课程建设探索。
关键词:通识课程;课程建设;教学效果
2019年10月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围绕“建设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一流本科课程,让课程优起来、教师强起来、学生忙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课程体系,构建更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提出要求,推动高校把教育教学改革落实到课程建设。同时,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必将推进环境学科的转型升级,对环境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本文以“绿色低碳与民航发展”课程为例,在深入剖析课程现存问题、挖掘自身资源优势基础上,着重从优化教学内容体系、改进教学组织形式、完善学习沟通渠道等方面开展了课程建设,探索面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的环境类课程转型升级举措。
一、课程现状及特点
(一)课程基于科研项目建设
课程内容主要来源于科研项目成果的凝练,具有前沿性、热点性、实践性等特点。
1.及时的科研领域前沿。课程内容基于科研项目,涉及航空污染排放等科研领域前沿、应对气候变化谈判焦点、民航业绿色低碳最新实践,伴随科研成果的及时更新保持先进性、前沿性。
2.丰富的科研项目案例。民航节能减排专项为课程内容建设提供大量案例,便于学生了解最新、真实的行业节能减排项目情况。课程内容基于科研项目,根植行业实际,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奠定了扎实课程资源基础。
(二)课程依托智库平台建设
课程依托中国民航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智库)建设,高校智库作为政府、企业、高校联系的纽带显著促进了产学研协同育人,借助智库平台资源是建设该课程的独特优势。
1.扎实的理论实践平台。高校智库既服务于民航行业主管部门开展民航绿色低碳发展顶层设计与规划,也服务于其他民航企事业单位开展民航绿色低碳发展具体项目与实践。而民航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作为民航局首家智库,在推进民航绿色发展工作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与行业其他单位建立了密切交流与合作。课程建设依托智库平台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项目积累。
2.良好的外聘教师储备。民航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采用专兼职形式构建了一支民航绿色低碳发展领域专家团队,目前拥有来自行业内外的绿色发展领域特聘教授、研究员和蓝天讲座教授;并协助行业主管部门建立了行业绿色领域专家库,覆盖行业内外绿色发展领域各专长专家,便于精准匹配研究需求。此外,智库平台提供了民航绿色低碳领域信息交互和专家交流渠道。平台资源为课程模块化内容建设、讲座课开展等提供了良好的外聘专家储备。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教学大纲的反思,课程内容系统性有待加强
1.缺少与基础理论的映射。课程内容来源科研项目凝练,需要基础理论的支撑。课程内容第一章内容为概念与理论,包括低碳经济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绿色发展理论,奠定了课程内容的理论基础。但目前教学大纲缺少第一章基础理论与后续章节绿色发展实践之间映射关系。
2.缺少高阶性理念的体现。课程内容结构紧凑、逻辑清晰,从社会层面绿色低碳政策实践到行业层面,又从行业层面绿色与发展关系探讨到社会层面。但部分课程内容未能体现高阶性,甚至与高中、前序课程内容有重叠,例如气候变化认知部分的“温室效应”。
3.缺少知识点层次的展现。部分内容知识点逻辑性有待加强,例如,重点章节“民航行业发展与减排措施机制”,首先分析行业绿色低碳现状,其次行业绿色低碳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压力,然后针对国际国内减排约束性目标,讲授我国民航行业市场化措施机制,最后非市场化措施机制。市场化措施机制是课程重难点,放在国际国内减排约束目标后讲解,强调其重要性。但容易误导学生市场化措施机制更重要,为优先采取措施。实际上,民航行业最大限度采取技术与管理等非市场措施手段仍然无法达到减排约束目标,才被迫采用市场措施手段实现减排目标。
(二)对教学过程的反思,组织形式吸引力有待提升
1.学生课堂参与效果不佳。课程以讲授为主,辅以研讨和视频教学,教学手段过于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课程考核主要依赖于结课论文,占比高达70%,难以全面评估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效果和理解深度,学生成绩高低因自身知识基础、写作水平等差异明显。此外,考勤和作业占比30%,过程考核相对缺乏,导致无法评估学生课堂表现和调动课堂参与积极性。
2.学生知识获取效果不佳。学生依赖课堂资源,资料渠道过于单一,缺乏广泛地阅读,结课论文的写作思路狭窄,内容缺乏深度和广度。课程考核评价机制不够完善明确,学生对结课论文、平时作业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完成质量不高。
(三)对学情分析的反思,教与学的针对性有待提高
1.学生专业基础参差不齐。绿色低碳与民航发展是面向本科生通识选修课程,学生来自不同专业和年级,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存在明显差距,甚至对于课程关注点明显不同,导致课程内容深度和课堂活动难度难以把握。
2.学习课程的积极性不高。作为全校通识选修课程,学生对于课程普遍重视程度不高,大部分学生以获得学分为目的。课程考核以结课论文为主,考核难度相对简单,导致学生学习课程的驱动力不足。
三、提升教学效果开展的课程建设工作
(一)优化教学内容体系
1.梳理与基础理论关系挖掘课程内容前后联系。
梳理课程全部内容,构建知识图谱,明确基础理论与绿色低碳实践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民航碳市场机制与可持续发展理论中的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理论映射关系,以加深学生对实践背后理论支撑的理解。同时,针对部分绿色低碳实践缺乏相应理论支撑的问题,补充和完善相关概念和理论。例如,节能减排项目减排量测算涉及的相关概念。
2.梳理与前序课程关系提升课程内容的高阶性。
梳理课程内容与前序基础课程的关系,避免重复,确保课程内容的“高阶性”。例如,剔除温室效应、我国资源情况概述、人类与地球各圈层关系等“低阶性”内容。而将重点放在结合民航业实际的政策实践上,比如将第二章国际国内绿色低碳政策与实践延伸至同时期的民航行业政策实践,以增强课程与民航业相关性。
3.梳理知识层次间关系增强课程内容的逻辑性。
梳理每章节课程内容层次,确保讲授内容的逻辑清晰,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例如,在第一章基础理论的讲授中,需准确把握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等概念的内涵、目标、范围,明确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循环经济理论基础上要求实现可持续,绿色发展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要求实现环境正外部性,而低碳发展重点针对二氧化碳,涵盖对象范围较小。通过这样的梳理,帮助学生构建起完整且逻辑清晰的知识框架。
(二)改进教学组织形式
1.丰富教学手段提升课堂吸引力
举办专题讲座提升课堂吸引力。绿色低碳与民航发展涉及专题化内容,例如行业市场化措施机制/自主减排措施机制,适合开展专题讲座。为加强学生对行业节能减排措施实际开展情况的了解,课程组借助智库平台优势聘请到航空公司和机场从事节能减排专业人员,开展“航空公司/机场绿色低碳实践及优秀案例”专题讲座,分享节能减排最新形势、企业能源结构与系统、丰富的实践案例等。专题讲座课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其深入思考,特别是互动环节,与企业专家直接沟通交流,加深了学生对于节能减排技术知识理解,甚至解决了部分同学的专业困惑,显著提升了课堂效果。
开展辩论研讨提高课堂参与度。辩论式教学要求学生以辩题为纽带开展资料查找、分析讨论、辩驳和总结,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提升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能力。辩论式教学有助于课程难点理解,课程组针对课程理解难点,例如“绿色与发展的平衡”“行业发展与排放控制的协调”“绿色转型:发展模式的革新”,精心设计辩题,旨在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加强课程难点理解。以“中国当下应该环境目标高于发展目标/发展目标高于环境目标”辩题为例,学生通过立论、论证、辩驳等,对“绿色与发展的关系”有了深刻理解,亦能体会应对气候变化谈判的重要性,在此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主动性、课堂参与度。
2.完善考核形式提升学习驱动力
严格论文考核,提升学习深度。明确论文提交要求和评价规则,倒逼论文质量提升。增加论文答辩或优选演讲环节,学生的示范效应不仅加深了其对论文选题理解深度,而且显著提高了结课论文考核效果。强化过程考核,激发学习积极性。提高过程考核成绩比例至50%,过程考核侧重于课堂研讨等活动,取消传统的课下答题作业,引导学生重视课堂活动,提升过程考核的挑战度。针对辩论式教学、小组研讨等课堂活动,制定多元评价机制,通过教师、小组组长、组员评分按照不同权重加权求和获得综合评分,客观地评价学生课堂表现,倒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三)完善学习沟通渠道
1.加强资源建设拓宽学习渠道
固化和增加科研前沿成果保持课程内容活力。及时根据科研进展、企业项目开展、应对气候变化谈判情况等更新课程内容,保持课程内容先进性、前沿性优势。构建网络学习资源有效补充课堂教学。为了满足学生对学习资源的需求、提高自主学习的效果,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课程组精选国际国内培训资料、节能减排项目视频、博硕及期刊论文、网络视频课、微信公众号等通过超星学习通平台提供或推荐给学生。
2.加强课下交流拓宽沟通渠道
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难以实现差异化,但学情分析显示学生基础差异大,因此对于课程知识消化吸收存在较大差异。加强与学生的课下交流和沟通强度及时解决学生困惑能够显著提升学生学习效果。作为全校通识选修课,学生来自不同专业,对于课程关注兴趣点差异明显,及时的课下沟通也能有效提升学生某领域专业深度理解。课下交流可采用现场答疑、小范围研讨、微信在线答疑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沟通与提升。
四、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展望
文章针对教学内容系统性欠缺、教学形式吸引力不足、教与学的针对性不强等现存问题,着重探讨了如何通过优化教学内容体系、改进教学组织形式、完善学习与沟通渠道等措施,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与考核质量。但鉴于全校通识选修课的特点,增强课程吸引力成为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所在。因此,继续探索创新教学模式与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等对于提升课程吸引力具有重要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姜博,邢奕,苏伟.“双碳”背景下环境学科本硕博课程建设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24(01):129-132.
[2]王振翠,于春伟,张军.基于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课程的多元化创新教学模式的探讨[J].科教文汇,2019(12):50-51.
[3]刘文光.辩论式教学实践价值探析[J].管理观察,2018(29):144-14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中国民航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基于PBL理念的《绿色低碳与民航发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CAUC-2021-C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