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在急诊护理中的价值体现与实践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1-21
/ 2

人文关怀在急诊护理中的价值体现与实践路径

方玲 王全庆

 安康市中心医院  陕西安康725000

摘要: 本文深入探讨了人文关怀在急诊护理中的价值体现与实践路径。阐述了其在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促进患者康复、改善医患关系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并从多个维度详细介绍了实践人文关怀的有效途径,包括环境建设、沟通优化、个性化护理及护理人员素养提升等,为急诊护理工作更好地贯彻人文关怀理念提供了全面指导。

关键词:人文关怀;急诊护理;价值;实践路径

一、引言

急诊护理是医疗服务中极具挑战性的领域,患者病情危急、复杂,且患者和家属往往处于高度紧张、焦虑的状态。在这种特殊情境下,人文关怀的融入对于急诊护理工作的质量提升至关重要。它不仅仅是一种护理理念的更新,更是满足患者身心需求、构建和谐医疗环境的关键所在。陈向荣等学者在相关研究中也强调了这一观点,人文关怀能够弥补传统急诊护理在关注患者情感和心理层面的不足[1]。

二、人文关怀在急诊护理中的价值体现

(一)优化患者就医体验

急诊患者通常带着身体的剧痛和心理的恐惧进入医院。人文关怀能从细节入手,改善就医体验。比如,当患者被紧急送入急诊室时,护理人员热情而有序的接待,能让患者在慌乱中感受到一丝安定。据李玲等对多家医院急诊患者的调查显示,受到人文关怀护理的患者,对就医环境和流程的舒适度评价明显提高[2]。从患者进入急诊的那一刻起,人文关怀就体现在每一个环节,如引导患者快速就诊、协助办理手续等,减少患者在病痛和繁琐程序中的困扰。

(二)促进患者心理和生理康复

急诊患者心理压力极大,负面情绪会影响身体的应激反应和康复进程。人文关怀中的是缓解患者焦虑和恐惧的良药。赵玉芳在其研究中提到,对急诊创伤患者实施心理关怀护理后,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显著降低[3]。护理人员通过积极的沟通和心理支持,能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进而促进生理功能的恢复。同时,在护理操作过程中,人文关怀体现为动作的轻柔、准确,减少患者的痛苦,也有利于身体的康复。

(三)增强医患信任与和谐

在急诊这个特殊环境中,紧张的医患关系时有发生。人文关怀能够改变这一现状。当护理人员以患者为中心,尊重患者的意愿和情感,耐心解答问题时,患者和家属会感受到医护人员的真诚。这种良好的互动有助于建立起信任关系,减少医疗纠纷。例如,在处理一些病情复杂、治疗方案存在争议的急诊病例时,充分的人文关怀沟通可以让患者和家属更好地理解医疗决策,积极配合治疗。

三、人文关怀在急诊护理中的实践路径

(一)创建人性化的急诊环境

急诊环境应在保证医疗功能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人性化设计。首先,要保证环境的整洁、卫生,减少异味和噪音,为患者营造一个相对安静舒适的空间。其次,合理规划急诊区域,将挂号、就诊、检查、治疗等区域布局清晰,设置明显的指示标志,方便患者和家属快速找到相应地点。在候诊区,配备足够数量且舒适的座椅,提供免费的饮用水和卫生用品。此外,可以利用自然光线和柔和的灯光,营造温馨的氛围。还可以在墙壁上挂一些艺术画或者设置一些绿植,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二)提升急诊护理沟通能力

1. 积极倾听技巧

护理人员要学会全身心地倾听患者和家属的话语。在急诊紧张的氛围中,患者和家属往往有很多话想说,护理人员应给予他们充分的表达机会。例如,在患者描述病情时,不要轻易打断,通过眼神交流、点头等方式表示关注,让患者感受到被尊重。即使患者的描述可能比较混乱或者冗长,护理人员也要耐心听完,然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询问和解答。

2. 有效表达策略

护理人员的语言表达要清晰、简洁、准确,避免使用过于专业和晦涩的医学术语。在向患者和家属解释病情、治疗方案和注意事项时,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同时,要注意语言的情感色彩,多使用安慰、鼓励的话语。比如,在告知患者需要进行某项有一定风险的急诊手术时,可以说“这个手术虽然有一些风险,但是我们医生和护士都很有经验,会尽最大努力保证您的安全,而且很多像您这样情况的患者都恢复得很好”。此外,说话的语气要温和、亲切,音量适中,让患者感受到温暖和安心。

3. 非言语沟通运用

身体语言在急诊护理沟通中也有着重要作用。护理人员要保持良好的姿态,微笑的面容,给患者一种亲和力。在与患者交流时,眼神要真诚、专注,不要东张西望。在护理操作过程中,动作要轻柔、熟练,比如在为患者打针、换药时,轻拍患者的肩膀或者握住患者的手,给予他们心理上的支持。通过这些非言语沟通方式,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

(三)实施个性化急诊护理服务

1. 全面评估患者个体差异

每个急诊患者都有其独特的背景、病情和心理状态。护理人员要在短时间内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宗教信仰、家庭情况等。例如,对于老年患者,可能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细致的解释,因为他们可能听力和理解能力有所下降;对于儿童患者,要考虑到他们对医院环境的恐惧,采用更温和、有趣的护理方法,如使用卡通图案的医疗用品。对于有宗教信仰的患者,要尊重他们的信仰习俗,在饮食安排、治疗时间等方面做出适当调整。

2. 定制针对性护理计划

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对于病情危急但意识清醒的患者,在实施急救措施的同时,要不断与患者沟通,缓解其紧张情绪;对于需要长期留观的急诊患者,要关注其生活需求,如协助洗漱饮食等。在护理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护理计划,确保护理措施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四)强化急诊护理人员人文素养培养

1. 开展人文知识培训

医院和护理院校应加强对急诊护理人员的人文知识培训。可以通过定期举办讲座、培训班等形式,向护理人员传授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知识。例如,邀请伦理学专家讲解医疗伦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让护理人员明白在处理复杂病情和紧急情况时如何遵循伦理原则;邀请心理学家分享患者心理特点和心理护理技巧,提高护理人员对患者心理的洞察力和干预能力。

2. 培养同理心与共情能力

同理心和共情能力是护理人员实施人文关怀的核心素养。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培养。在案例分析中,组织护理人员讨论急诊护理中的典型案例,分析患者和家属的心理需求以及护理人员在其中的应对策略;在角色扮演中,让护理人员模拟患者或家属的角色,体验他们在急诊情境中的感受,从而更好地理解患者,在实际工作中能够主动关心和体贴患者。

3. 建立人文关怀评价与激励机制

医院应建立完善的人文关怀评价体系,对急诊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行为进行评估。可以从患者满意度调查、同行评价、护理记录等多方面收集数据。同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对于在人文关怀方面表现优秀的护理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如颁发荣誉证书、奖金等。通过这种评价与激励机制,激发护理人员积极践行人文关怀理念,不断提高人文关怀水平。

四、结论

人文关怀在急诊护理中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价值,从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到促进康复,再到和谐医患关系等。通过创建人性化环境、提升沟通能力、实施个性化护理和培养护理人员人文素养等实践路径,可以将人文关怀有效地融入急诊护理工作中。在未来的急诊护理发展中,我们应持续深化对人文关怀的理解和实践,以更好地满足急诊患者的身心需求,推动急诊医疗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陈向荣,邓胜平,王红.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J].护理研究,2005,19(6):1020 - 1021.

[2] 李玲,周厚秀.急诊患者对就医环境和流程满意度的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3,28(17):63 - 65.

[3] 赵玉芳.心理关怀在急诊创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2):113 -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