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美加外语学校
摘要:在当今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新课标为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方向和挑战。教学评一体化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理念,将教学、学习与评价有机融合,以实现更加高效的课堂教学。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学评一体化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教学
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而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教学模式的出现,为小学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它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更注重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它打破了教学、学习与评价之间的壁垒,将三者有机融合,形成一个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整体。为培养新时代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针对教材有效分析,制定科学教学方案
在新课标背景下,对小学语文教材的分析需要从多个维度展开。要深入领会教材的编排体系,了解各单元之间的逻辑关系。要关注教材中课文的选材特点,不同题材的文章蕴含着多样的语文要素和人文内涵。通过分析这些文章,教师能够明确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从而有效地设计教学活动。对于教材中的课后练习、阅读拓展等板块也不容忽视。它们往往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和强化,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对教材进行全面有效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学方案应紧紧围绕新课标提出的核心素养要求,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情感价值观教育有机融合。教学方法的选择应灵活多样,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可以运用情境创设、问题引导、小组合作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例如,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单元为例。教师应把学生容易搞混的生字整理出来,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案。如“青”字,在教学生认识“青”字时,可以把与“青”相像的汉字列举出来,“情、请、清、晴”等等,这是对形声字构字规律的呈现,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声旁表音,形旁表意的构字规律。
二、以学生为主体,确立科学教学目标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应围绕着学生的需求和发展展开。传统的教学目标往往侧重于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全面发展。新课标则强调,教学目标不仅要关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更要注重过程与方法的培养。以学生为本,确立科学的教学目标,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情。每个学生都有着独特的学习风格、兴趣爱好和知识基础。教师应当通过课堂观察、与学生交流等方式,全面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为制定个性化的教学目标提供依据。科学的教学目标应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和可操作性。目标要具体、清晰,能够让学生明白通过学习要达到什么样的成果。小学语文教学涵盖了听、说、读、写等多个方面,各个方面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因此,在确立教学目标时,要将这些要素有机融合,使学生在综合训练中提高语文素养。
例如,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课文“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为例。教师明确本节课重点是学习生字词、学习雷锋叔叔的品质后,需要对课堂教学进行相应的规划,并提出问题:雷锋叔叔的好品质是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主动阅读课文,促进他们自主学习。
三、以评价为导向,科学实施课堂教学
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侧重于终结性评价,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成果的主要标准。然而,在新课标理念下,评价应更加注重过程性和综合性,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以评价为导向,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明确评价的标准和目标。这些标准和目标不仅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更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能力。当发现学生在某个知识点或技能上存在不足时,教师要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有针对性地辅导。对于表现出色的学生,提供更具挑战性的任务,激发他们的进一步发展。通过评价的反馈作用,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以评价为导向的课堂教学还应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估能力,使他们能够客观地认识自己的学习状况,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主动调整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狼牙山五壮士”为例。教师在课前明确了评价的重点和目标。评价目标包括:学生对课文中生字词的掌握程度、对五壮士英勇事迹的理解和感悟以及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现。对于掌握较好的学生,给予表扬,鼓励他们继续保持。对于出现错误的学生,耐心指导,帮助他们加深记忆。
结束语:在新课标引领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教学探索中,见证了教学理念的创新与实践的变革。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语文的世界里绽放光彩。相信随着教学评一体化的不断深入推进,小学语文课堂将更加精彩纷呈,学生的语文素养将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风琴.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课堂的构建路径探究[J].教师,2024,(03):30-32.
[2]王丽棉.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探索[J].学苑教育,2023,(30):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