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矿二十三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剪力墙承担着建筑物的侧向力,是结构抗震和承重的关键部分,因此墙柱根部出现烂根现象会直接影响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抗震性能和使用寿命。剪力墙根部质量控制难度较大,烂根现象在剪力墙结构施工中并不罕见,尤其在复杂的工程项目和施工环境中频频出现。本文分析了剪力墙烂根产生的原因,并基于其主要成因尝试探讨要如何进行预防。
关键词:剪力墙;烂根;成因;防治措施
在剪力墙结构施工过程中,墙柱根部出现烂根现象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问题,通常表现为墙柱根部混凝土不密实、气泡多、出现蜂窝、麻面,甚至有松散、掉渣等质量缺陷。烂根现象多发生在剪力墙根部的楼面区域,了解烂根现象的成因,能帮助施工人员在技术环节上进行优化,减少施工缺陷的发生率,由于烂根现象多由多个因素叠加导致,如混凝土配比不合理、施工设备振捣不充分、模板支撑不稳固等,因此需要对成因进行全面深入研究和分析,并针对性在施工环节上进行技术改进,这样才能将剪力墙质量缺陷降低到最低水平。
一、剪力墙烂根产生的原因
(一)混凝土水灰比过大
一般情况下,混凝土水灰比在合理范围内时,能够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密实度,但当泵送混凝土的水灰比超过0.45时,混凝土的流动性会明显增大,导致浆体含量高、流动性过大,出现离析和泌水现象,进而影响混凝土的成型质量。水灰比过大时,水泥用量相对减少,混凝土浆体与骨料的结合力下降,根部位置的黏结性和密实度较差,且混凝土内部水泥浆、骨料等材料分布不均,使剪力墙根部的混凝土出现收缩不一致的情况,容易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产生裂缝。
(二)剪力墙根部楼面砼不平整
如果楼面混凝土不平整,墙体根部的模板支撑难以均匀受力,根部区域的混凝土密实度降低,形成孔隙、蜂窝、麻面等质量缺陷。如果找平处理做得不到位,模板支撑难以平稳,根部混凝土在浇筑时易产生偏移和振捣不均现象,且产生剪力墙根部受力不均现象,在浇筑过程中,混凝土成分因流动性不足或模板间隙的局部脱模而出现分离,导致剪力墙根部位置的混凝土强度不足,形成易碎的蜂窝状结构,使墙体根部的抗剪能力与耐久性明显下降,无法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
(三)入模高度过大,砂浆石分离
房建工程的层高一般约为3米,剪力墙和柱模板支设时多采用一次成型的施工工艺,混凝土的入模高度较高。当混凝土从较大高度入模时,混凝土中的砂浆和石子由于重力作用在模板内产生明显的分离现象,出现石子下沉、砂浆上浮的离析现象。混凝土内部成分失去均匀性,墙根部的密实度降低,局部区域容易形成孔洞、蜂窝和麻面等质量缺陷,严重影响剪力墙根部的结构强度和耐久性。
(四)剪力墙侧模根部加固不到位,跑模漏浆
模板拼接不严密、支撑体系设计不足或加固措施不符合规范要求时,在模板拼接处或受力点分布不均的区域进行混凝土浇筑或者振捣时,模板接缝处会出现缝隙,而支撑体系的不足使模板在混凝土浇筑时易发生变形甚至开裂,使混凝土浆体沿缝隙或开裂处渗漏。模板加固质量不佳,特别是根部区域未进行有效的模板支撑,进一步加剧了模板跑模和漏浆现象。
(五)剪力墙根部欠振或漏振
在施工现场振捣作业常受到施工进度、设备条件和操作难度等因素的限制,剪力墙根部钢筋密集区域,如果振捣棒没有到位,振捣人员没有采取分层振捣等标准操作,容易造成根部局部区域振捣不充分。在大体积浇筑时施工管理不到位,振捣质量监督不足,施工人员对根部振捣操作疏忽,则易出现根部漏振的情况。这类欠振或漏振现象会使根部混凝土的表面浮浆过多,骨料上浮,混凝土无法达到设计的强度和密实度要求产生烂根现象。
二、剪力墙烂根预防措施
(一)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的配合比调整时需要综合考虑凝土的强度等级、工作性能、耐久性要求以及剪力墙根部结构的特定施工条件等多种因素,从水灰比、砂率、水泥用量和外加剂等几方面着手。结合《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要求,为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渗性,水灰比最好控制在0.45以下,选择合理的砂率使砂浆充分填充粗骨料之间的空隙,形成稳定的骨架结构,避免石子下沉现象,一般建议砂率控制在35%-45%范围内。同时要增加水泥用量提高浆体的覆盖度和粘结性能,使砂浆与骨料的结合更加紧密,防止骨料分层、沉降等问题。
(二)剪力墙根部楼面混凝土综合优化处理措施
剪力墙根部混凝土浇筑前,对楼面基底进行全面找平处理,以高标号找平砂浆填补不平处,并清洁找平后的基面清除浮灰和杂物,增强楼面与根部混凝土的结合力。找平施工完成后,需检测基面的平整度,使其符合设计要求,为后续浇筑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模板支撑时采用水平调节装置对根部进行微调,全面检查支撑系统对易发生变形的薄弱部位进行加固,以防止浇筑时模板因侧压力而产生移位,导致混凝土浇筑不均匀,影响根部平整度。
(三)严格按标高控制现浇板的厚度和平整度
在浇筑前准确设置标高控制点,并使用激光测平仪进行实时监测,在浇筑过程中保持监测数据的一致性。厚度和平整度得到保障后,根部模板支撑体系可更加均匀承载剪力墙侧压力,有效避免模板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跑模、漏浆的情况,在浇筑完成后使用刮尺或抹光机对板面进行找平处理,并及时修正局部超厚或欠厚现象,防止不平整部位对剪力墙根部模板支撑的影响。
(四)采取新工艺新材料加固模板,按要求布置插销、斜撑等配件
传统模板封堵方式中常使用砂浆填补模板缝隙,易造成材料浪费且不利于后期拆模清理。使用L型角铁等可周转使用的封堵材料,代替传统砂浆封堵,或者采用海绵条封堵或结合水泥砂浆填实模板缝隙,与模板紧密贴合后可形成高效封闭,防止混凝土浇筑时的跑模、漏浆现。在模板支设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要求布置插销、斜撑等配件,使模板体系在承受混凝土侧压力时保持稳定。
(五)优化混凝土浇灌及振捣方法
注意浇筑高度不宜超过2米,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采用分层、分段浇筑工艺,尤其在根部区域优先采用细管布料法,将混凝土均匀分布至根部位置,振捣过程中需加强根部的振捣力度,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布置方式,避免产生孔隙和蜂窝现象,振捣布置方法需保持一致,避免混用,以达到最佳的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操作人员要密切监控混凝土的流动状态与密实程度,模板拼缝处或结构转角处需适当延长振捣时间,避免因振捣不到位造成墙根质量缺陷,如果施工中出现模板振动影响或漏浆情况,应及时停振检查,保证根部混凝土的成型效果。
结束语:
对剪力墙烂根的成因进行研究,施工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工况、材料和施工工艺选择适宜的防治措施,采取合理选择混凝土配比、优化振捣方法、加强模板支撑等方式,结合成因研究灵活运用新的材料及技术。这样才能提升建筑物耐久性和安全性,对于确保建筑结构的可靠性并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金小雄. 论墙体混凝土的施工方案及病害预防措施[J]. 四川建筑, 2024, 44 (04): 213-215.
[2]张东波, 江燕, 冷予冰. 预制剪力墙结构底部接缝缺陷超声检测技术应用分析[J]. 工业建筑, 2023, 53 (09): 128-137.
[3]盛中松. 提高现浇剪力墙水平接茬质量施工技术研究[J]. 工程质量, 2023, 41 (09): 76-80.
[4]李晓慧, 原亚波. 防止现浇剪力墙、柱下脚烂根及变形施工技术研究[J]. 江西建材, 2022, (05): 193-195.
[5]黄华, 牛雄兵, 石辉. 剪力墙与填充墙衔接处裂缝防治措施[J]. 江西建材, 2021, (04): 208-209.
[6]刘前进. 剪力墙观感质量差的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J]. 建材技术与应用, 2020, (03): 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