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430000
摘要:本文主要是为了分析规范化护理对脑梗塞患者的影响。方法:抽取来我院神经内科的脑梗塞患者60例进行分析,把其分成两组,每组有30例患者。I组患者选择常见的脑梗塞护理方式,II组患者选择规范化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II组患者的脑卒中生活质量评分得到了明显提升,且比I组患者更好,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I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I组患者,且两组数据具有明显差异(P<0.05)。最终得出结论:针对脑梗塞患者采用规范化护理,能明显提升脑梗塞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护理风险,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规范化护理;脑梗塞;护理;生活质量
引言
脑梗塞主要是因为患者的脑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内皮细胞出现功能损伤造成的脑血管狭窄、管腔内堵塞,从而造成脑梗塞。在临床上,脑梗塞的治疗压力较大,患者的心理压力也较大,这样就会影响脑梗塞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规范化护理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患者的治疗压力,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成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理应得到人们的重视和认可。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来我院神经内科的脑梗塞患者60例进行分析,把其分成两组,I组和II组均有30例患者。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没有太大的差别,具体见下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
组别 | 男女占比 | 患者年龄 | 平均年龄 |
I组 | 14:16 | 42-80岁 | (61.78±4.36)岁 |
II组 | 15:15 | 43-81岁 | (62.26±4.12)岁 |
患者的纳入准则:患者满足我国脑卒中的诊断标准;患者属于首次发病,且发病时间小于等于6小时;患者的认知功能比较正常,是自愿参与到本次研究中,且签订了相应的知情同意书。患者的排除准则:患者的预估生存时间小于等于三个月;患者合并颅内损伤、出血、肿瘤、血管畸形等脑部疾病;患者的依从性相对较差、精神异常。
1.2方法
I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方式,其中包含脑梗塞患者的抢救护理,结合溶栓治疗开展药物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工作。II组患者选择规范化护理方式,针对护理管理机制开展规范化管理工作,及时了解并更新护理观念,保障规范化护理工作的顺利落实,具体的规范化护理操作如下:其一,针对患者开展急救护理。护理人员应及时了解并客观评估脑梗塞患者的病情变化,清理患者的气道分泌物,确保患者的呼吸顺畅,还要积极开展心脏监护工作,创建静脉通道,对于呼吸不顺畅的患者进行吸氧治疗,这样有利于缩短患者发病到溶栓的治疗时间,提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其二,预防患者病情再次复发以及并发症的护理。全面评估患者的自身症状和病变情况,辨别容易发生并发症或容易复发的高危患者,开展针对性的护理;实时监测患者的血压、血糖、生命体征的变化等,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在合理的范围内,尽量降低患者二次复发的几率。针对患者的护理主要包含饮食护理、药物护理、作息护理、心理护理等,如果患者合并其他疾病,应重点关注患者的饮食规范护理,结合患者的身体状况定时定量的进食,尽量食用一些较为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减少辛辣刺激、生冷食物的食用,减轻患者的身体负担;确保患者的作息规范,护理人员应积极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减少生物性紊乱造成的生命体征不稳定;指导患者规范用药,提醒患者根据相关规定用药,根据医嘱用药,不能擅自增减药物的用量。其三,针对患者开展康复护理。护理人员需要积极参加规范化的卒中康复培训,在患者病情逐渐稳定之后,指导患者进行相应的康复锻炼,逐渐增加康复训练的难度。早期可以让患者在床上进行康复训练,护理人员从旁指导患者开展正确的呼吸和肢体训练,一段时间后,可以让患者过渡到床边康复,按照要求适当完成关节的伸展。最后,患者可以做离床康复,护理人员从旁辅助患者慢走、抬腿等,养成规范化的行为训练习惯。
1.3观察指标
调查并统计脑梗塞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等。客观评估患者的脑卒中生活质量,评估内容包含患者的体能、家庭角色、语言、情绪、移动等,满分为60分,生活质量高低和评分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护理风险事件也就是并发症发生率,其中包含尿路感染、压疮、消化道出血、癫痫等。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脑梗塞患者护理数据进行结果分析,研究所得的生活质量为计量资料,护理风险事件为计数资料,以(±s)表示干预前后SS-QOL评分;以(%)表示并发症发生率,通过t和c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脑卒中生活质量评分
经过护理之后,II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I组患者,且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下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脑卒中生活质量评分
组别 | 例数 | 护理前的生活质量评分 | 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 |
I组 | 30例 | 27.29±2.71 | 45.06±2.33 |
II组 | 30例 | 26.45±3.68 | 52.31±1.08 |
2.2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
II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3.33%)明显比I组患者(20.00%)更低,且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脑梗塞的诱因较为复杂,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并得到救治,就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比如影响患者的预后,造成患者死亡等。在临床上应及时发现、治疗、护理,能有效提升患者的预后效果和生活质量。常见的脑梗塞临床处理包含早期诊治、早期预防、早期康复等方面的内容,规范化护理也要分成相应的三个时期,早期诊治护理、早期预防护理、早期康复护理。经过急救护理,不断完善救治流程,能有效缩短临床抢救时间,及时改善患者的脑组织缺氧、缺血等症状;经过预防护理,从患者的角度开展规范化护理工作,采取科学的预防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患者的健康水平;经过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加快患者的身体恢复,提升护理效果。
经过本文的相关调查不难发现,II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明显比I组患者更低,主要是优于规范化护理是结合脑梗塞患者的病情变化制定的护理方案,主要目标就是治疗疾病,采用规范化的护理方案,能明显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II组患者的脑卒中生活质量评分得到了较为显著的提升,明显优于I组患者,主要是由于规范化护理能更好地完善护理流程,提升护理操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总的来说,针对脑梗塞患者采用规范化护理,能明显提升脑梗塞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杜艳华.规范化护理在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智慧健康,2022,8(06):163-165.
[2]丁建兰.规范化护理干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2,10(02):91-9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