迤沙拉村公共空间利用现状与优化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1-26
/ 3

迤沙拉村公共空间利用现状与优化策略

杨毅, 徐翠*, 王慧萍, 李文鑫, 郝钒权

(攀枝花学院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四川省 攀枝花市 617000)

摘要:乡村公共空间是一幅幅宁静、美丽且充满生活气息的画卷,承载着乡土文化的传承、乡风文明的建设;映衬着乡村居民的生活习惯和精神信仰,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物质空间载体。以四川省攀枝花市迤沙拉文化类公共空间为例,通过调查分析村庄公共空间的功能、公共空间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利用当地丰厚的民族文化、生态、文旅资源,提出了广场公共空间的优化改造策略,以便为市民下乡打造人文田园空间载体。

关键词:迤沙拉村,文化传承,公共空间,改造设计

公共空间在乡村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一定维度上可以加深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为社会的发展奠定基础,维持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运行。它不仅是物理空间,更是社会交往和政治参与的重要场所。以传承民族文化为底色的公共空间,一方面加深村民对民族文化认同感,拉近人与人的联系;另一方面,有利于公共活动的开展,更好地将城镇优良的资源在乡镇间有序双向流动,从而缓解村庄幼老化现象,间接解决乡村人口缺乏活力的问题。

1.调研分析方法框架

1.1调研意义

调研的意义包括:

①提升居民生活质量。通过创造人文田园氛围,可以提供居民更宜居、宁静、舒适的生活环境,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②促进农业发展:将城市化与农业发展相结合,为农村提供多元化的经济机会,促使农业生产从传统农业向绿色、有机、高附加值的农业转变。

③传承文化传统:通过保护和弘扬乡村的文化传统,创造具有浓厚人文氛围的空间,有助于培养和传承地方文化。

④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建设人文田园空间可以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平衡,推动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农村地区的实践。

⑤促进乡村文化旅游:打造人文田园空间可以吸引游客,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从而增加乡村居民的收入。

⑥缓解城市问题:创建人文田园乡村空间可以为城市提供替代选择,缓解城市的人口压力、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⑦促进乡村振兴:打造有活力的乡村空间可以吸引人才返乡,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⑧保护自然环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通过可持续的农业和生态设计,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⑨建立乡村归属感:创造具有人情味和社区感的空间,使居民建立更强烈的社区归属感,培养邻里关系,促进社会凝聚力。

1.2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迤沙拉村的公共空间,通过针对整体区位选择将村庄特征、场地印记、景观空间现状为调查内容,采用访谈调研和问卷调查的方式,面向村民、村委会、游客等群体,发出问卷、访谈,并收集资料、归纳需求,进而进行总结借鉴;通过分析获取乡村地区与城市地区市民对公共空间的体验及建议,针对现存问题提出功能优化方案,为绘制后续的功能更新设计图纸提供前期分析。相关成果能够服务于村庄未来发展规划,助力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


1.3迤沙拉村概况

迤沙拉村位于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南端与凉山州会理县绿水相隔江相望,始建于明朝年间,至今有六百余年历史。村域面积34平方公里,总户数604户,居住人数2225人,其中彝族占总人数的96%,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村寨。享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村全国文明村,四川省最具有保护价值的村落等美誉。

2 迤沙拉村调研结果总体概况

文化方面,迤沙拉在长期的多民族交往融合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俚濮彝族文化,形成浓郁的民族风情,特别是羊皮鼓舞、谈经古乐、彝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独具魅力,村委会还设立了农家书屋,开创了线上阅读包括:哲学、宗教、政治等22种类型。

建筑方面,作为古代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现保留有完整的起、毛、纳、张四家大院。在传承彝族传统文化的的同时,也延续了江南文化的精髓,一砖一瓦把江南的风情融入彝家的泥土里,村内家家有院,院前有巷,巷巷相通。房屋纵横交错,深院高墙,具有浓烈的苏院小镇建筑风格,并且整齐划一的朝向东南。

经济发展方面,在与村书记一对一访谈的过程中小队成员了解到:在2023年迤沙拉村集体收入达到23万,与云南几个村成为“姊妹村”打开了市场,发展旅游业把经济作物、绿植景观“产品变商品化”达到创收、增收。攀枝花市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进程中,村委会在值班、文艺演出、公益环保、旅游服务、免费摊位等提供公共服务岗位,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2.1迤沙拉公共空间现状分析

迤沙拉村公共空间可分为点状、线状、面状。调研了解到,目前迤沙拉村公共空间主要作用为游客接待与村民休憩。迤沙拉村的点状空间主要为乡村入口处广场,承担着乡村标识的作用[1],如标识性的牌坊,精简的介绍语——“迤沙拉,中国彝家第一村”等导览标识为来访游客提供全域吸引性界面。

线状公共空间主要是指具有引导方向作用的线性空间,[1]在迤沙拉中表现为两种不同类型的空间。首先,巷道空间是迤沙拉村居民每天通行和游客游览的主要路径之一,由居民建筑外墙围合而成,如起家巷、张家巷、毛家巷、纳家巷。红墙黛瓦连绵成片,近看颇具特色,具有江南水乡风格;远看蔚为壮观,素有“小色达”之称。其次,村中硬化马路和生产便道将整个村子连成一条线性空间,承载了村民自然朴实的生活和简单的情感,可以引导外来游客体验村民的生产、生活实景。

面状空间是一个平面,有自然形成的,也有人工打造的。在迤沙拉村公共空间中有山林地貌这类自然的面状空间与人工打造的建构筑空间形成——红椿树观景台。登台远眺可将整个迤沙拉收入眼底,也能将村庄周边的连片自然农业或林业景观囊括在视线当中。还有着传承人文风俗的非遗小院、迤沙拉文化广场、村委会前小广场等面状空间,彝族火把节、彝族年、姊妹节、春节等重大节庆时期的文艺演出、日常政治思想教育、村民休闲活动等均在这些面状空间得到呈现。

2.2迤沙拉文化广场现状分析

迤沙拉文化广场是村庄最大的面状空间。广场可看作由两个矩形和一个梯形组成。小队成员将广场大致分为三部分:

第一个矩形,包括广场入口、大舞台及看台。入口宽为9.2米,呈漏斗状上宽下窄、舞台长为17.2米,宽为12.9米、看台呈弧状长处大致为33.3米,宽为8.3米。

第二个矩形,主要为篮球场,长为31米,宽为24.米。

第三部分包含两个次入口和圆型小舞台,次入口是两个宽是3.7米的楼梯,两楼梯间形成对称,与中间半径为3.3米的圆形舞台共同组成了一个下宽上窄的梯形。场地入口设有公共厕所,入口对面由两栋建筑物构成。

2.3迤沙拉村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分析

2.3.1缺乏人文关怀,舒适度低

公共空间缺乏人文关怀,包括空间尺度不适宜、功能单一,缺乏复合功能;绿化或其他优化公共空间的设施[2]降低了村民与游客的体验感和舒适度。乡村公共空间往往成为被汽车占有,形成了低效空间,即设计过于注重车辆使用与停放而忽视了人的需求,导致日常生活的场所缺乏舒适宜人的尺度和比例。空间的尺度宜人性是规划设计关注的重点与细节,适当的公共空间尺度能够吸引人,并给人留下深刻的空间记忆。

现有的村庄公共空间往往只能满足基本的日常需求,如交通和居住。但是随着村民素质的提高和对生活品质需求的不断升级,除了关联性需求外,文化传播、老人活动、幼儿教育、卫生医疗等功能方面也有较大的需求。迤沙拉文化广场集文化传播、村民大型活动开展等功能于一身更应注重村民与游客的舒适度与体验感,充分考虑无障碍设施和人性化细节设计如:在观看台处设坡道扶手、公共空间内设遮雨亭、防滑地面等等。提高广场舒适度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公共空间功能性叠加,以满足多元化的现代公共生活需求。

2.3.2公共空间缺乏活力

随着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意识的觉醒,公共空间的多样性和活力应会增加。[2]除了村委会前广场被村民用于摆摊、唠家常。其他公共广场除了特定节气基本无人问津政府对农村地区本土文化和乡邻需求越发的重视,对乡村公共空间的活化的研究也逐渐从原有的房租市公共空间规划的策略方式迁移到了更多的重视乡村公共空间特性,顺应社会发展趋势以及满足相邻的需求和自组织特性等问题,从而设计更适合公共空间活化和维护对策,进而从本质上解决问题。

2.3.3公共空间关联性低

目前,公共空间大多采用传统建筑模式,严格划分内外边界,甚至缺乏自然灰空间,导致建筑与环境脱节、独立,打破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有机关系[2],从而造成公共空间内外割裂,二元对立在空间使用上的表现未得到解决。除了建构筑物角度的空间隔离,公共空间与人民精神文化空间也存在空间隔离,如迤沙拉文化广场设计没有融入迤沙拉特有的俚濮彝族文化,整个空间空况且乏味,村民归属感缺乏、来访者体验感不佳。

3.迤沙拉文化广场高品质规划设计策略

文化广场作为含有多文化内涵的公共空间,在为来访者和村民提供娱乐场所的同时也是文化活动的场地。通过举办各种节庆活动、汇演活动、展览活动等为游客呈现鲜活的迤沙拉文化、为村民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和参与文化活动的平台。费孝通(2013)通过了对乡土记忆理论体系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个中国乡土记忆理论的保存提炼,组织重现的乡村空间营造途径,以传承传统地理文脉,重塑城乡特制,重新唤起乡村记忆,为乡邻们寻回失落的家乡认同感和归属感[3]。迤沙拉民族文化广场作为迤沙拉文化传播和实现村民共同富裕的重要节点,提升了村民的文化生活素质、促进城乡发展,也成为人与人之间交流和学习的平台,是迤沙拉不可或缺的公共文化空间。无论是视觉感官上的正向冲击,还是浓厚的乡土文化氛围感都是迤沙拉的良好宣传更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精神和思维上的碰撞,这时优化公共空间就显得极为重要。

3.1设计以人为根本,以文化延续为原则

传统的公共空间多以人为导向,通过人为的聚集而形成,形成先人群后空间模式;而当代社会的公共空间多是先对空间进行塑造从而吸引人进行参与,先空间后人群的新模式[4]。然而在吸引来访者的同时往往忽略当地特色文化和原著居民的需求。新时代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要坚持以人为本,激发村民内生动力,才能让村民自主对文化进行弘扬与传承;要坚持以文化人,培育乡村文明风尚,倡导科学文明生活。

3.1.1人——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

公共空间建设以人为本注重人的需求与感受。首先,人性化的设计是公共空间装饰设计中的重要原则之一。人性化的设计让公共空间更加适合不同群体的用户。例如,考虑到日照因素在迤沙拉文化广场设置遮阴凉棚,以迤沙拉特有的建筑风格为基调在服务广场人群的同时也可作为广场地标性建筑;在广场上放置恰当的健身器具;保留广场次入口处的圆形小舞台,增设上下舞台的楼梯等。其次,安全的设计是公共空间设计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例如在广场中增设光伏电板路灯为夜晚人群活动提供了保障;楼梯设置扶手;将原有篮球场从对抗性的运动改设为休闲活动区,在考虑到人群需求的同时降低事故风险等。

3.1.2文——文化延续原则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乡村文化建设,将其摆在乡村振兴的重要位置。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加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真正的延续需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乡村传统文化活化路径是寻找文化被具体感知和体验的方式方法[5]迤沙拉村通过构建村落空间秩序、建筑形式、建立村史馆等形式形成空间文化氛围 来实现人对文化的感知。在对迤沙拉文化广场改造中,通过对广场建筑物样式和立面设计向来访者展示迤沙拉特有的水乡建筑风格;将迤沙拉独特历史、文化绘于广场墙上,在文化被来访者感知的同时又丰富了广场立面。这种将乡俗文化重现并使其与公共空间建设相结合,营造传统村落本身文化氛围,增加来访者对文化的感知,从而使公共空间得以再次激活,同时也能使村民了解自身的文化习俗,增强村民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参考文献

[1]林良亨. 地域文化视角下乡村公共空间设计研究[D]. 广西科技大学, 2023.

[2]刘家鑫. 社区营造视角下的乡村公共空间设计研究[D]. 成都大学, 2024.

[3]费孝通. 乡土中国[M]. 上海市: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3.

[4]何善思. 历史街区公共交往空间综合评价体系研究[D]. 华南理工大学, 2015.

[5]段德罡,杨茹. 三益村公共空间修复中的乡村传统文化重拾路径研究[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8, 33(01): 7-12.

[6]邢文姬. 基于新旧共生理念的城中村公共空间设计策略研究——以下庄城中村为例[J]. 城市建筑, 2024, 21(10): 23-27.

基金项目:攀枝花学院2024 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民族文化传承与开发中的公共空间高品质设计”(2024cxcy187);2024年度第一批市级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山区地形改造几何建模和优化方法研究"(2024ZD-G-13)。

*通讯作者:徐翠, 讲师, 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