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集中安置居民点房屋建设模式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1-26
/ 2

移民集中安置居民点房屋建设模式思考

逄智堂,黄邦炜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邮编:430010

摘要:移民集中安置居民点房屋建设是确保移民生活安置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环节,其模式多样,旨在满足不同移民群体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当前,我国在移民集中安置居民点房屋建设模式上,应用较多的共有三种模式,即统规统建模式、统规自建模式和自建联建模式。不同的模式有其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在实际的应用中,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关键词:移民;集中安置居民点;房屋建设;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也在逐步改变,农村移民对安置房的需求也呈现多元化,且安置房建设具有建设规模大、需求多元化、建设时间短、建房资金有限、交通运输条件差等显著特点。因此,在移民安置房建设中,如何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选择适合移民的建房模式是建设好移民安置房的重要前提和必要条件,也是实现移民搬迁安置的关键所在。

一、移民集中安置点房屋建设的模式

(一)统规统建模式

(1)模式内容

统建统规作为一种建设和管理模式,较适用于政府主导的大规模移民安置项目,具体包括“统一选址、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安置”五个方面。

选址策略即所有建设项目均在统一规划的指导下进行选址,以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效益最大化;规划策略是指所有建设项目均遵循统一的规划方案,以保障项目间的协调性及整体布局的合理性;设计策略则是指所有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方案必须经过统一的审批流程,以确保设计标准和规范的统一性;建设策略指的是所有建设项目均依照统一的标准和要求进行施工,以保证工程质量和管理的统一性;安置策略即在所有建设项目竣工后,将依据统一的安置方案对移民进行安置,以确保安置工作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2)优势和挑战

优势方面包括具有良好的标准化、规范化、协调性、一致性、公平性及合理性的特点。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标准化与规范化方面,可以确保项目从选址至安置的每个环节均遵循既定规范,从而提升建设与管理的效率;协调性与一致性方面,基于统规统建的建筑模式,所有建设项目在统一规划与设计的指导下进行,有效降低冲突与矛盾,增进整体效益;在公平性与合理性方面,能够确保安置工作的公正与合理,保障居民权益。

挑战方面包括在统筹协调、资金管理、公众参与性等方面具有较高的难度。具体来说,在统筹协调方面,此模式涉及多部门与单位,协调工作较为复杂,需建立高效的沟通与协作机制;在资金管理方面,由于大规模的统建统规项目需要巨额资金支持,资金的管理与使用必须受到严格监控;在公众参与方面,需要能够确保公众对规划与建设有充分理解与支持,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引发矛盾与冲突。

二)统规自建模式

统规自建模式,是指政府负责统一的规划设计及质量监管,同时提供必要的财政补助和基础设施配套,而具体的建设活动则由村民自行承担。此模式兼顾了政府的引导作用与村民的主动参与,从而达到节约成本与提高建设效率的目的。因此,该模式更加适宜于需兼顾移民户个性化需求的安置区域,尤其在农村地区,能有效解决住房难题,改善村民生活品质。

统规自建模式主要具有几个特点:

(1)由政府统一规划设计,政府承担整体规划设计及质量监管职责,能较大程度确保建设成果符合既定标准与要求;(2)由政府统一核发补助资金,提供财政补助,以减轻村民的经济压力;(3)由政府对基础配套设施实施统一规划和建设,能够对移民生活的便捷性提供良好的保障;(4)移民具有较大的选择自主权,可以根据个人需求挑选适宜的户型及建设单位;(5)移民需自行承担建设费用,但可在政府的指导与监督下进行;(6)在建设过程中,移民拥有一定的决策权,可参与讨论并对重大事项提出自己的意见。

总体来说,统规自建模式的优势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成本节约:政府统一规划并提供补助,显著降低建设成本。

村民主体性发挥:村民积极参与建设活动,以自身之力打造宜居家园。

建设效率提升:利用农闲时节启动建设,有效提高施工效率。

基础设施完备:政府统一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增进村民生活品质。

三)自建联建模式

自建联建模式涉及多个参与方共同投资、共同建设并共同拥有物业产权的房产项目。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分散投资风险,提升资金运用的效率,并且能够整合各方资源优势,促进项目的优化发展。

自建联建模式的运作机制为由政府提供标准户型的设计施工图纸,移民户可自行挑选户型并独立组织施工,或者与其他移民户合作进行施工。该模式的优势在于投资规模较小、建设周期较短,然而,质量和安全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此模式适用于规模较小的安置区域或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农户。

二、集中安置居民点房屋建设的配套规划和政策支持

在社区治理与后续发展方面:集中安置点的治理构成基础性工程,必须构建健全的社区治理体系。例如,根据凉山州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治理与后续发展的指导意见,当安置点人口达到或超过800人时,应成立社区,并依法设立社区居民委员会。同时,必须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以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

在配套设施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集中安置点的建设不仅涵盖住房本身,还应配备完善的基础设施。例如,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需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确保水、电、交通、网络等基本设施的完备。此外,还需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就业服务体系。

在政策支持与资金保障方面:政府通过财政贴息贷款等措施,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有偿转让连片退出土地及建设用地,整合资源用于居民集中点建设。同时,中央财政亦专门安排资金,以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的就业帮扶和产业培育。

三、移民集中安置住房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结合

将集中安置住房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目的在于通过科学的规划和合理的布局,达成移民安置与农村发展的双重目标。

一方面,要依据地方政府的土地利用规划、总体发展规划以及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方针,将原本分散无序的居民点,在移民安置过程中有序地向中心村集中。依据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制定生产和生活安置规划,致力于将安置区域建设成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生态型安置区。

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污水处理设施、新农村厕所、人畜饮水工程以及相关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包括村民活动中心、卫生服务站、中央公园等,以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优势,发展生态农业和湖滨观光旅游业,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如游客接待中心、观光栈道等,以促进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同时,在整体的治理上,应严格遵循“地域相邻、相对集中、规模适度、便于管理”的原则,建立村级“全科网格员”队伍,实现所有工作纳入网格化管理,确保问题在网格内发现、矛盾在网格内解决。

通过将移民集中安置居住房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有助于改善移民的生活品质。通过实施集中安置策略和完善基础设施,显著提升移民群体的生活品质和居住环境;同时,依托特色产业发展和旅游业的繁荣,为移民群体创造就业机会,拓宽收入渠道。构建高效的治理体系,确保移民社区的和谐与稳定。

在具体实施中,目前应用较多的包括异地扶贫搬迁和统一规划两种方式。异地扶贫搬迁即遵循“群众自愿,应搬尽搬”的原则,实施整村搬迁或分散搬迁,同时确保农民对耕地的承包权和经营权不受损害;统一规划则是指结合新农村建设,对农村房屋进行统一规划和建设,提升土地使用效率,同时保障农民对耕地的承包权和经营权不受影响。

结语:总得来说,移民集中安置居民点房屋的建设,其目的是为了能够保障移民的生活安置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因此,在房屋建设模式的选择上,应该以不同移民群体的真实情况以及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以满足更多移民的生活、生产需求为根本,最大程度上保证移民的生活质量,在此基础上,尽可能的与地方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以此实现多方共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王思华,郑云刚.水电站山区移民集中安置基础设施建设常见问题处治[J].云南水力发电,2024,40(9):6-10,23.

[2]朱钊,朱林.引汉济渭工程移民集中安置浅析[J].陕西水利,2019(5):193-194,198.

[3]肖扬.水利水电工程库区移民集中安置点规划设计要点浅析[J].湖南水利水电,2022(4):31-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