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编325014)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中学
【作文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试卷现代文阅读I提到,长久以来,人们只能看到月球固定朝向地球的一面,“嫦娥四号”探月任务揭开了月背的神秘面纱;随着“天问一号”飞离地球,航天人的目光又投向遥远的深空……
正如人类的太空之旅,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审题】
202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Ⅱ卷作文题,属于读写结合型题目。
作文题的材料,关联该套试卷中的现代文阅读Ⅰ。但这则材料只是一个“引子”,最关键的句子,即核心判断,就是“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
最关键的词语,即核心概念、核心论题,有三个,就是:“我们每个人”“不断抵达”“未知之境”。其中“未知之境”是第一级关键词,“不断抵达”是第二级关键词,“我们每个人”是第三级关键词。
1.什么是“未知之境”?
所谓“未知之境”,就是指“不知道”的领域,但这个“不知道”不只是未曾看到或听到的,更是未曾深入地、全面地理解和认识的,常常伴随着迷茫、恐惧的心理。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类积累的知识越来越多,但是人类“未知的世界”也越来越广阔。未知之境即问题所在,无穷无尽,需要人类不断探索。“未知之境”可以向“外”延伸,从地球到月球,到太阳系,到整个宇宙,以求认识自然万物,认识整个宏观世界;也可以向“内”发掘,以求认识自我、认识人类。
(典例: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曾说:“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得越多,圆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
2.什么是“抵达”?
所谓“抵达”,就是指通过探索而获得成功,意味着不仅有行动更有成果。所谓“不断抵达”,就是指上一个未知的终点会变为下一个未知的起点,意味着决不满足于现状,不止步于眼前,而要不断地迎接种种挑战,不断地突破种种局限,坚持不懈地追求,持之以恒地探索,无穷无尽地奋斗,去认知未知的世界,去创造崭新的世界。总之,超越后还要再超越。
3.如何理解“我们每个人”?
注意情境①:“嫦娥四号”揭开了月背的神秘面纱,“天问一号”飞离地球,飞向更遥远的深空。——关注中国航天人(科学家)在不断探索,这只是写作的出发点。
注意情境②:正如人类的太空之旅,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转向我们每个平凡人(无论个体或群体)的日常生活,这才是我们思考和论述的着重点。
4.注意导语和要求。“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是思维指令。“请写一篇文章”即文体指令,一般建议写议论文。
【立意】
1.为什么要“不断抵达未知之境”?(详写)
①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是因为能发现新问题,能解决新问题;②是因为有好奇心,有求知欲,有主动性,有探索意识,有进取思想,有创造力。③另外,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也要求我们要有长远眼光、责任心、使命感、担当精神、道德自觉,对未来充满热情和斗志。
2.怎样才能“抵达未知之境”呢?(略写)
①我们需要有好奇心,有求知欲,有主动性,有探索意识,有进取思想,有创造力。
②我们需要有长远眼光、责任心、使命感、担当精神、道德自觉,对未知之境充满理性和热情。
③我们需要有无畏的勇气和必胜的信念,有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保持谦逊、开放和合作的态度,自强不息,坚持不懈,奋斗不止,创新不停,永远在路上……
【问题反馈】
1.大部分考生能扣紧“未知之境”进行写作,这是符合题意的。
2.但是,大多数考生仍存在以下几个突出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深刻反省和努力改正。
①未处理好“走出去”与“收回来”的关系。
因为每一道作文题都有较强的规定性和限制性,并非完全开放的,所以考生在写作时不能完全随意率性、自由自主的,而应当从材料出发,有对原材料(太空之旅的发展逻辑:“看到一面”-“了解月背”-“投向深空”)的整体观照、回应与阐发,但也不能把视野局限于原材料,笔墨拘泥于“太空之旅”,大谈“探索宇宙”“航天精神”,或者毫不顾及原材料,空谈“探索”“发现”等。
令人遗憾的是,这次作文普遍存在着两大基本问题:“走不出去”(就材料论材料)与“收不回来”(脱离材料展开论述)。
②缺乏对材料的整体把握和细致分析。
其实,命题者的良苦用心,就在于引导考生尽可能从“航天人”的“太空之旅”回归“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常态,从人类、国家、民族的大层面回归个体、自我的小层面,从“宏大命题”回归“微观叙事”。所以,考生在写作时要联想到其他类似的情境(除了太空领域,还要其它领域,如地理、医药、信息技术、工程、文艺创作和文化交流等),结合自已的生活体验,深刻地思考个体为何要探索未知,如何才能实现自我成长。
令人遗憾的是,不少作文在人类、国家、民族等方面着墨较多,不见对个体探索未知世界、促进自我成长、实现人生价值的思考。总之,作文若离开“小我”的情境化,则难以表达出独特的个性,容易陷入空话连篇的死胡同。
③论据缺乏社会生活性,导致立意缺乏现实针对性。
只见古人,不见今人,视野狭窄。另外,如列举袁隆平、屠呦呦的事例,虽然真实典型,但是平庸滥俗,缺乏新颖性。
④思维套路化、刻板化严重,缺乏有个性、有思辨、有深度的表达。
除了“大我”与“小我”之外,考生未能从“未知”与“已知”、“抵达”与“未达”、“不断”与“停止”的关系等角度,展开有价值、有思辨、有深度的议论,因而难免有隔靴搔痒之感。
【备考建议】
1.“不放过”。
所谓不放过,就是要对作文命题中的关键判断和概念下一番“咬文嚼字”的功夫,切合题意,切中要害。
首先,从审题说,原材料中一个最关键的判断是:“正如人类的太空之旅,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前半句是个勾连性的句子,意在引导考生将讨论对象由“太空之旅”过渡到“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当然可从个体延伸至群体,乃至于国家、人类)。后半句才是重点,其中包含三个关键概念:“我们每个人”“不断抵达”“未知之境”。由此,可以思考三个问题:什么是未知之境?什么是不断抵达?“我们每个人”?
在此基础上,可以从“为什么”和“怎么办”两个角度寻求立意点。从原因的角度梳理,可能包括心理驱动(好奇心、求知欲等)、精神追求、价值实现等内在原因,还有环境压力、国际竞争、文化交流等外在因素。从方法的角度梳理,应该包括培养好奇心、长远眼光、自强不息、奋斗不止、创新不停等。
2.“不置换”。
所谓不置换,就是保证将关键概念清晰地呈现在作文各个重要部分,绝对不能随意地用自以为差不多的近义词或形象化的词语来代替。比如“未知之境”,就不能置换成“未来’“目标”“理想”“远方”等。
3.“不转移”。
所谓不转移,就是考生的关键判断(中心论点)不能层层外溢。比如,你的开篇就提出了中心论点:“我们每个人不断地抵达未知之境,就会不断地认识真理,超越自我。”那么后面的主体部分就应当分角度论证其原因,而如果主体部分大谈特谈其方法,如论证“不断超越自我,需要敢于不断挑战”和“不断超越自我,需要不断学习知识”,这就属于典型的观点转移了。
【小结】
冷静,警惕:“押中”作文,是福是祸?——每一道作文题,都是独特的。每一次审题、立意、构思,都需要审慎的。细辨论题异同,切忌宿构套作。
立意铸灵魂,逻辑立骨骼,材料长肌肉,语言养血气。作文要上档次,审题和扣题最为关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