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全国新课标Ⅰ卷高考作文题评析与备考启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1-26
/ 3

2024全国新课标Ⅰ卷高考作文题评析与备考启示

施仲章

(邮编325014)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中学

【作文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质疑】

“我们的问题”:此表述可能有争议。前句中的“问题”是泛指全人类的问题。此句中“问题”加上为什么要定语“我们的”,令人费解。“我们的问题”究竟是指“我们所面临的问题(疑难、困境、麻烦)”,还是指“我们所提出的问题(发问/提问)”呢?可能存在歧义。删去“我们的”三字,更简明。

另外,第一个“问题”对应着“答案”,它是指“疑问”(question)。第二个“问题”顺承着第一个“问题”而来,也应该是指“疑问”,但是,如果把它理解成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不断涌现的糟糕的、棘手的、亟待解决的“麻烦”(problem,trouble),这也并非全无道理。

可见,命题者对前后两个所谓的“问题”的理解,可能存在逻辑问题。可以修改为: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人工智能的兴起,越来越多的问题可以迅速得到解答。这是否预示问题将越来越少?

【审题】

1.关键词(论题):

①“问题”(以及“答案/解答”)。这是第一关键词,体现了命题注重“真实性、典型性”的追求。

②“是否会越来越少”(“变多或变少”)。这是第二关键词,体现了命题注重“任务性”的倾向。对此,考生必须予以明确回答。

③“互联网与人工智能”。这是第三关键词,即时代背景,体现了命题注重“情境性”的特点。

2.命题意图:

引导考生要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时代背景下,思考“问题会不会变少”这个命题并做出回答“是”或者“否”,更要更进一步结合导语“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即深入分析其原因,“为什么问题不会变少”,以体现立意的深刻性。

【评分细则】

1.第一档(54-60):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这一巨大的时代现实的基础之上,令人信服地论证出“问题的多与少”,且对“问题”本身有一定程度的反思;文字晓畅,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典例如:Google搜索、ChatGPT、Sora、百度文心一言、阿里通义千问、抖音豆包、网购、万物互联、无人驾驶、无人车间、无人超市、远程诊疗、明星换脸、数字亲人、算法推送、大数据杀熟、作业帮、小猿搜题、信息真假、信息茧房,等等。】

2.第二档(48-53):论述到时代特征与“问题多少”的关系,但联系得不够紧密,阐述得不太深入,或者把“问题”理解成“麻烦”,对“麻烦”的论述较有思辨性;文字晓畅,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典例如:电信诈骗、高铁基因编辑、碳达峰和碳中和、生态环境污染、核污染、俄乌战争、以巴战争、胡塞武装袭击、之类的事例,都与互联网、人工智能关联不大。】

3.第三档(42-47):论述“问题”之于人类的重要性,但忽略时代特征,或者把“问题”理解成“麻烦”,且对“麻烦”只是做一些社会问题的罗列;议论和叙事还算清晰,能自圆其说。

【补充我的理解:不涉及“变多或变少”。】

4.第四档(36-41):一味地讨论“信息时代、科技所带来的利弊”,只在开头和结尾提一两句“问题多少”之类的话语,论述的重心出现了偏移;文字基本清楚,结构大致完整。

【补充:文章主体部分不突出谈论“问题”。】

5.第五档(30-35):不扣住“问题是否越来越少”的语境,只出现“问题”字眼,径自谈论“科技的创新、时代的进步、学海无涯、坚守本心”等,套作比较明显;字数不足(但不低于600字),结构不太完整,论述不够清晰。

【补充:“袁隆平、屠呦呦、樊锦诗”等素材。】

6.第六档(30以下):跑题,严重套作。有以上问题,并且字数严重不达标(不足400字),结构残缺,或者作文能力极差的,则打20分以下。

【补充:“梦想、奋斗、坚守本心”等话题。】

【阅卷反馈之一】

偏离题意,完全抛弃了上述的三个关键词,却另起炉灶,大谈其它话题,这是典型的偷换概念。如:

①不谈“问题”(以及“答案/解答”)。

——大谈“利弊/便利与危机”。

——大谈“物欲/功利性”“科技只是工具手段,人本身才是目的”“好奇心、求知欲、思考力、能动性、创造性、探索精神、价值理性、科技伦理、人文关怀、道德底线、文明秩序、终极追求”等。

注意:这些有广度、深度、高度、厚度、温度的话题,虽然能体现考生都立场、站位、视角、视野、眼光、胸襟、情怀、思考力和思想性,确实难能可贵,但是因为前文缺少对命题者所提供的三个关键词进行具体、全面、深刻的分析,所以失去了前提和基础而成为空中楼阁、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或者说属于“过度延伸”“喧宾夺主”。真正优秀的文章应该是始终围绕几个核心关键词而“不离不弃”又“若即若离”的。“不离不弃”是指紧扣原命题,就好像抓在手中的丝线;“若即若离”是指必要而自然的延伸、深化和升华,就好像飘飞在天上的风筝。

②不谈“是否会越来越少”/“变多或变少”,甚至不见“存在或消失”。

——通篇自言自语,始终不回答命题者的提问,或者只有开头结尾点到即止而中间主体部分却丝毫没有围绕“变多或变少”来论述。这充分体现了考生缺少审题意识、对话意识。

③不谈“互联网与人工智能”。

——大谈“科技、创新、社会发展、时代进步”。(话题泛化)

【阅卷反馈之二】

从总体来看,今年评分尺度相对宽松。双评的分差在7分之内(含),平均分43分多。首先看作文是否符合题意,其次看立意高下、结构是否清晰、内容(论据)是否充实、语言是否鲜明准确严密精练等。其中“审题失误”是考生作文最突出的问题,也是评分时最看重的问题。(今年没强调“语言的文采”。“轻玄虚文采,重功能语用”应成为正道。)

1.从审题立意来看,完全切合“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来写的作文特别少,而只要围绕这一点来写的作文是不会低于47分的。例如,①一些作文的题目就简明扼要地指出“问题只会越来越多”,这首先就给阅卷老师留下了一个切合题意、观点明确的好印象,得分基本上都在47分以上。②有的考生在作文第一段就直接表明“我”认为问题不会变少,理由是什么,然后分一、二、三点展开论述,这样的作文得分往往都在48分以上。③能够围绕“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列举事例,引用名人名言,展开论证,逻辑清晰严密(如先定位“问题”,再对“问题”进行分类——分为知识性问题、探究性问题、实践性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问题等,接着论述人工智能解决的是旧问题、知识性问题,但是解决不了新问题、探究性问题、实践性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问题,因为这些问题具有复杂性、开放性、主观性,因为人工智能不具有人类的感情等),书写也很漂亮,这类作文的得分往往都在50分以上。

2.绝大部分作文是围绕“问题”来写的,往往采用这样的模式:首先指出在信息时代和人工智能发达的现代社会,我们获得答案非常便捷,但是问题丝毫没有变少,然后指出我们应该怎么做,几乎整篇都是围绕如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来展开。这样写的作文太多了,约占所有作文的80%。这些作文虽然和“问题”这一关键词有些关系,但没有扣住最佳立意,一般得分都是在41-42分,书写漂亮工整的可得43分。

3.①有一类常见的作文是围绕“科技创新”或“时代进步”来写的,如拟题为“理性运用科技”“科技点亮生活,智慧延续创新”“求科技创新,促时代进步”“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等,这类作文有个共同的特点:开头指出,我认为信息时代问题不会变少,只会越来越多,我们要大力进行科技创新;接下来,抛开“问题”,而大谈特谈在信息时代该如何进行科技创新;最后,在结尾出现“所以问题不会变少”等字样。这类作文逻辑比较混乱,前后文不搭,一般得分在30-35分。②有一类较为常见的作文是围绕“科技的利弊”“创新的双刃剑”来写的,如论述信息时代的“利”是什么,“弊”有哪些,所以我们要怎么做。这类作文得分在36-41分。③还有一类作文是围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辩证关系来写的,或者论述“提出问题”的重要性等,或者论述如何追求“答案”,人生没有标准答案等,这一类作文得分在42-43分。

【立意开掘、论证优化(示例)】

1.时代背景:互联网、人工智能。(略写)

现代社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犹如“数字海洋”“超级做题家”,“遇事不决问搜索”已成为常态。信息化、自动化使得“问题”迅速地被解决,又不断地增生。

2.“问题”是什么?(略写)

①“问题”的本质(内涵):a.“疑问”(question);b.“麻烦、困境”(problem,trouble)。

②“问题”的类型(外延):a.浅层次问题:旧问题、知识性问题、技术性问题;b.深层次问题:新问题、探究性问题、开放性问题、复杂性问题、价值判断问题。

3.为什么“问题会变多或变少”?(详写)

因为问题有不同类型,有“旧与新”“浅与深”“偏与全”“得与失”的区别;因为互联网、人工智能既具有便捷性(优越性),也存在局限性;因为未来社会充满不确定性和无限可能性。

①“问题”的“多与少”:因为时间永是向前,周围的景象会变化,遇到的问题也会变化;因为所谓的答案都是暂时的,会很快过时的,办法会不断改进。正所谓“一代有一代之使命/文章”者也。

②“问题”的“旧与新”:随着时代向前,世界肯定会越来越开阔、深远,我们会获得越来越多的新视角和可能性。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但人类还在不断思考,伴随着旧问题的解决,新问题也会不断产生,推动人类不断思索新方法,从而迈上新台阶。

③“问题”的“浅与深”:借助互联网和人工智能迅速得到答案的,往往是知识性问题、技术性问题,属于旧问题、浅层次问题;而具有探究性问题、实践性问题、开放性问题、复杂性问题以及涉及价值判断的问题,往往是新问题、更深层次的问题,很难直接通过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找到答案。“浅问题”的迅速解决,会助推人类更好地向“深问题”探寻。

④“问题”的“得与失”:当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人类是否会变得习惯于让机器代替思考?人类对AI的心理的依赖性是否会导致自身思维的惰性?缺少了知识的积累过程和难题的探索过程,人们是否会越来越丧失提问、思考的能力?表面的“问题”少了,但深层的“问题”是否会更多、更严重?

⑤“问题”的“新发现与再导引”:“能很快得到答案”代表人类已有的成就,而“提出问题”则影响着人类的未来。高效解答问题意味着我们探索能力的提升,与此同时,我们应该扩大探索的领域,勇于发现并提出关于未知的疑问,引领创新。事实上,在提出问题的一刹那,未来已来。

4.怎么办?(略写)

要防止“被工具化”,要善于“思考,创造”,要注重“好奇心/ 求知欲/ 思考力/ 能动性/ 创造性/ 探索精神/ 价值理性/ 科技伦理/ 人文关怀/ 道德底线/ 文明秩序/ 终极追求”。

(注意:应针对现实而作思辨论述。应点到为止,若过度发挥,则喧宾夺主。)

【备考建议】

1.回归教材,研究真题,读写结合,教考一体。

①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研习任务三的第2题(P36):“人们在获得一些新的东西时,也有可能失去另一些东西。互联网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不少便捷,那么人们可能会失去什么呢?就这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②今年新课标I卷作文命题和去年2023全国甲卷作文命题(“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有异曲同工之妙。(也与上海卷命题风格近似。)

③需要补充的是“以读带写”。继2023年新课标Ⅱ卷之后,2024年再次采用了读写结合型的作文题,这种命题是根据试卷内其他模块的材料,衍生出相关的作文话题。这种命题估计将来仍会继续出现。

2.强化审题训练。

审题是立意的前提,立意是审题的结果,立意好不好,关键在审题。审题不清,就会南辕北辙,“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作文审题从根本上说是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思考问题越全面、越有深度,写作时就不仅能精准地抓住最佳立意,还能使分析走向深入,提出新颖、深刻的见解。一定要通过各种题型的训练,不断培养审题立意的意识和能力。

3.作文不只是“写出来”,更是“想出来”“改出来”的。

考生应通过强化写作训练,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技法,如如何拟题、开头、过渡、展开深入、结尾等。此外,不仅要求考生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要求具备深刻的思辨能力和独到的见解。所以,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强化思维训练,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寻找理由和依据,形成自己的观点。平时每次完成作文后,应认真反思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请老师帮忙批改作文提出意见,然后自己再进行相应的修改和完善。

4.重视素材积累。

运用恰当而丰富、优质而新颖的素材(典型事例、精彩名言警句)不仅能显示出考生具有良好的素养,更能开拓考生的视野,提升考生的思考力。建议多关注社会热点、时事新闻,多了解具有启发性的故事、案例,让作文“富有时代感和现实意义”“接地气”;建议多用科技、文学、商业等领域中那些“高大上”“具有普适性”的能传递正能量的人物素材;建议少用政治、娱乐等领域中那些富有争议的、充满低级趣味的、缺少思想内涵的人物素材。

5.拟写精彩的标题和开头。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无论标题画龙点睛,还是开头开门见山,都要力求:全面而准确地理解命题旨向,精确地提炼关键词以凸显论题,明确地表达深刻的中心论点以显示独特的见解和全面的视角。

【结语】

立意铸灵魂,逻辑立骨骼,材料长肌肉,语言养血气。作文要上档次,审题和扣题最为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