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1-27
/ 2

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的影响分析

李青青   胡媛媛

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   215000

摘要】目的:分析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用于脑梗死患者对其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按计算机分组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29例,前组行常规性护理干预方法,后组行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方法。对比两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相比常规组更高,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实施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进程,对改善生活质量有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脑梗死;神经功能

脑梗死是患者脑部血管发生阻塞后血液无法顺利流入大脑引起的脑组织损伤,属于临床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类型,在脑缺血状态每持续一分钟情况下,脑组织会有100多万脑细胞死亡,在持续性缺血情况下会引起神经功能缺失,具有较高的致残风险[1]。患者患病后存在半身不遂、偏瘫等表现均为常见功能障碍,对日常生活带来慢性的负面影响。康复护理为用于致残风险较高患者的护理模式,能够有效促进相关功能障碍恢复[2]。对此本研究对脑梗死患者展开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的应用后影响的分析,总结为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选58例于我院2023年3月至2024年4月治疗脑梗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计算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各29例。纳入标准:满足全国脑血管疾病会议(第四届)制定的相关疾病诊断标准[3];经临床影像学检查确诊;桥接治疗有效,排除标准:合并其他脏器严重疾病者;精神疾病者。

患者资料:常规组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14例,年龄为48-76岁,年龄均值为(62.00±3.67),病程为1个月-5个月,均值为(3.00±2.58)个月;研究组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2例,年龄为48-79岁,年龄均值为(63.50±3.43),病程为1个月-4.5个月,均值为(2.75±2.36)个月,两组基线资料均衡,P>0.05。

1.2护理方法

两组均在入院后接受溶栓桥接血管内治疗,常规组行常规性护理干预方法,即密切关注生命体征,展开健康教育,保持病房环境的安静舒适,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实施早期康复训练。

研究组行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方法:(1)组织康复护理小组,由医生、护士长和护士组成,根据患者病情情况制定康复路径表,遵照该表安排每日的康复并做好记录。(2)护理实施,第一阶段,掌握患者疾病认知程度,评估不良情绪,讲解疾病知识和康复训练内容。与患者及家属分享康复路径实施表,制定阶段性康复训练目标。第二阶段,指导患者开展床上肢体摆放、自主翻身、简单性被动运动等活动,辅助患者实施桥式运动、肌肉拉伸等。引导患者能够自主性坐起并坐稳。第三阶段,根据患者肌力鼓励患者实施坐位关节自主活动、平衡活动,并指导其开展生活自理行为锻炼。第四阶段,评估患者肌力、肢体活动情况和自理能力,根据评估结果对康复锻炼路径计划表进行调整,引导患者逐步开展肌力锻炼、平衡训练、踝关节活动训练、肩关节活动训练、下床行走、步态训练和日常行为训练,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结合耐受程度增加训练量。(3)心理康复,护理人员需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帮助其尽快适应疾病,提供生活的方便。鼓励患者家属提供有力的支持,让其感受家庭的关怀,提高康复信心。

1.3护理观察指标

(1)神经功能评分:以NIHSS评分对神经功能展开评价,满分42分,分值越低表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低;

(2)生活质量评分:以SF-36评分对生活质量展开评价,满分100分,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质量水平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取SPSS23.0软件行数据处理分析,神经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为计量资料,以(±s)描述,t值检验;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神经功能评分对比

研究组在护理后三个月及六个月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详见表1。

表1.神经功能评分情况比较( ±s,分)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三个月

护理后六个月

常规组

29

33.21±5.24

25.53±4.31

20.18±3.71

研究组

29

35.26±5.29

21.17±4.16

15.57±3.35

t

--

1.482

3.919

4.966

P

--

0.143

0.000

0.000

2.2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干预后,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详见表2。

表2.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比较( ±s,分)

组别

例数

生理机能

精神健康

社会功能

躯体疼痛

情感职能

常规组

29

82.24±7.05

82.21±7.09

82.29±7.08

83.04±7.21

82.69±7.14

研究组

29

87.77±7.25

87.73±7.28

87.14±7.17

88.17±7.26

88.66±7.23

t

--

2.944

2.925

2.591

2.699

3.163

P

--

0.004

0.005

0.012

0.009

0.002

3 讨论

脑梗死对神经功能带来的损伤不可逆,会造成患者肢体、器官的障碍,引发系列症状,从而对正常的生活质量和能力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严重者会缺失独立生活自理能力。早期康复能够使得神经功能支配的肢体和器官经过康复得到恢复,在脑组织重塑过程下,逐步恢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但考虑自然发生的大脑功能重塑作用十分有限,为此开展早期康复功能训练很有必要[4]

结果显示:研究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常规组且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表示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用于脑梗死患者可获取确切的成效,分析原因,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模式为标准化护理模式之一,在脑梗死患者中实施该方法,结合患者的情况根据循证医学原则制定表格式和标准化的护理流程,为此具有个性化和针对性特点,确保了护理实施过程能够有章可循,避免了常规性护理的被动性和盲目性。在分阶段的康复训练中,能够有效的增加患者的大脑血流量,有助于大脑功能重塑,使得炎症反应减轻。在研究中,结合患者的康复需求制定了康复路径表,根据其主观诉求实施阶段性康复训练,确保了护理干预的可行性。同时给予患者心理方面的支持,在获取患者和家属的理解和配合下,能够提高康复训练护理依从性。在阶段性康复训练中以患者的肌力、病情情况、肌肉活动度情况调整,避免了早期活动过度。整个康复过程中做到对患者变化的关注,给予督导和鼓励并适当进行帮助,积极引导患者在日复一日的反复锻炼中坚持,能够最大限度的减轻疾病对机体的影响[5]

综上所述,脑梗死患者开展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了生活质量,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高敏,邢丽丽,刘峰峰. 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 中外医疗, 2024, 43 (13): 178-182.

[2]吴素贞. 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J]. 当代临床医刊, 2021, 34 (06): 71-72.

[3]孙秀东,潘月坤. 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对静脉溶栓桥接血管内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 中国实用医药, 2021, 16 (30): 177-179.

[4]张明慧. 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J]. 临床医学工程, 2021, 28 (01): 105-106.

[5]许乐. Orem自理理论指导下路径式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J].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0, 52 (11): 1359-1361.

李青青    胡媛媛    贡献相同,并列第一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