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音乐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1-27
/ 2

新课标下小学音乐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王文婷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华罗庚实验学校新城分校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课标的推行与实施,教育领域不断地得到发展,音乐教学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学由先前单一的以“教”为主转向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合作。教学的目的性真正朝着“陶冶学生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方向发展。教学内容也广泛了许多,包含了歌唱、器乐、律动、欣赏、创作和音乐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在教学活动中,教与学真正做到了有机结合,而且由于教学内容、教育对象、教学手段、方式的千变万化,决定了音乐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并且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许多新技术、新手段的结合。

【关键词】小学音乐;低年级;新课标;思考;探索

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师要与时俱进,创新教育理念,结合小学生性格特点和学习领悟能力,采取多元化教学模式策略。不仅能够激发小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和课堂参与度,养成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更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及音乐核心素养,满足素质教育需求。现在音乐教学方法有许多种,如体验性音乐教学发,实践性音乐教学法、语言性音乐教学法、探究性音乐教学发等等。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好玩、好动的特性,实践性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中用得较为广泛一些,具体有练习法、律动教学法、创作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等。

一、运用游戏教学,激发儿童兴趣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对于小学低年级儿童而言,他们更喜爱的是游戏。针对儿童这种特性,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可以大量运用游戏教学法进行教学,而在游戏教学之中必然渗透了律动教学法和创作教学法于一体。

如苏少版第二册第一单元中有一课《小花猫与小老鼠》,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分清楚小花猫与小老鼠两句不同的旋律,教师可以设计游戏,让学生从中分清楚旋律的区别。教师设计的游戏规则是要根据音乐捉对小老鼠,教师将两句歌谱分别画在两只小老鼠头饰上,先让学生学唱歌谱,然后让所有学生听到教师弹奏的是哪个学生头饰上的旋律时,就扮演猫去抓老鼠。这样的游戏教学法和律动教学法结合在了一起,学生感到非常新鲜、有趣,活跃了课堂氛围,又对旋律的高低有了一定的区分与认识。运用游戏教学法,一定要注意与音乐紧密结合,并尽可能让更多学生参与。

二、运用练习方法,进行唱歌教学

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之中,学习歌曲时一般采取练习法,一般步骤是:听范唱,体验歌曲情绪,熟悉歌曲旋律和歌词;教师提出练习要点,集体或个别练习,师生共同对练习情况进行分析小结;让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歌唱形式(独唱、齐唱、合唱、接口唱等)进行练习,在活跃的氛围中练习至基本完美。

例如:教学苏少版第二册第一单元《再见吧,冬天》时,教学可以设计成:听录音《再见吧,冬天》,让学生说出感觉到的此曲情绪或用动作来表现歌曲的情绪;听师范唱并可随之哼唱,以便熟悉旋律、歌词;随钢琴模唱此曲,在此基础上继续练习到基本完美为止。当然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目标要明确、重点突出、步骤要清楚、注重实效、方法要多样,在每次练习之前都要提出新的要求,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每一点进步与创造。

三、运用律动教学,引导感受音乐

律动教学可以从身心两方面同时入手训练学生,让学生不仅用听觉去感受,而且学习用整个肌体和心灵去感受节奏的疏密、旋律起伏和情绪变化的规律。

例如小学苏少版音乐第一册第五单元《雁儿飞》,在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初步学会了此曲后,教师便可以采用律动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用身体语言感受音乐、理解音乐。教师可以在让学生进行律动表演之前,先介绍一些基本的律动动作,然后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动作表演雁儿飞的姿态。低年级学生很有可能做出一些较为粗糙的动作,对这种现象教师应积极地给予鼓励和肯定。有时教师会遇到难以组织课堂的局面,低年级儿童很有可能在边做律动边四处乱窜。这时就可采取分组练习、上台表演、比赛或互相评价的方式来组织教学。这样既达到了律动教学的目的,又有序地组织了教学,还让学生真正了解要用何种声音演唱《雁儿飞》,真正做到动静结合、疏密得当、活而不乱,而且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

四、运用创作教学,培养创新精神

在普通音乐教育中运用创作教学法,不同于一般音乐实践活动的音乐创作,而是以培养发展学生音乐创造性思维、创造精神与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方法,正好满足了儿童的自我表现欲。但在创作教学中,仍应注意几点:破除创作神秘感,发挥学生创造精神;将创作知识技能融入其它各项教学之中;重过程,轻效益;注意量力性,无需一致要求。

例如苏少版第四册《我家小院嘴巴多》一课,其中可以设计创编歌词的活动,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由学生自行编排,无需太过强加理念给学生。如创编各种动物的动作时,教师可以提醒学生用自己的动作表现出来。在这种提示下,有的学生会根据歌词中唱到的内容,如用手放在鼻子前面表现长嘴巴的小猪;有的学生却用睡觉的样子来表现小猪的形态,有的学生还用手在身边画个圈,表现出胖胖的小猪的形态等。在创编中间部分歌词时,教师可让学生自由选择创编哪一句话,有的学生编的是前两句歌词,有的学生想象中描绘的动物的形容词比较长,教师便可提点他们用最后一句较长的旋律来进行创编。有的学生一时组织不了较好的歌词语言,也可以让他们用自己的动作来表现他想表达的意思。但一定要让学生在组织好歌词后,通过演唱的方式根据音乐做创作表演,而不能太随意。总之,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具有创造性才能的人,以创造为主题的音乐教学法必定是鼓励儿童在音乐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创新,而绝不是要儿童只做被动的模仿或强加的“创新”。

五、挖掘语言魅力,产生情感共鸣

1.有声语言的引导

形象、趣味、激励性的语言,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在体验中产生情感共鸣。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由此,教学语言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灵魂。对于刚刚结束了幼儿园生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成长阶段的一年级学生来说,要认真、积极主动地进行四十分钟的集体教学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这个时候更需要教师提高语言的魅力。

如苏少版一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中的歌曲《快乐的音乐娃》,为了让学生认识、了解教材中四个具有代表性的唱、动、听、奏的形象娃娃,我通过富有感染力又带有游戏性质的语言把学生带入音乐情境之中:小朋友,今天有四位音乐娃娃来到了我们的教室,你们猜猜它们是谁?嘘,小眼睛仔细看好,娃娃们要出来了,让我们用掌声欢迎它们。(课件呈现四个音乐娃娃)咦,这四个可爱的娃娃有什么不一样呢?看看谁的小眼睛发现得最多?在我语言的激励下,一年级的学生认真观察图片,并积极举手发言,从中发现四个娃娃有着各自突出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我再用语言激发学生去巩固认识这些娃娃:小朋友,四个娃娃要和我们玩捉迷藏游戏,看看哪个音乐娃娃不见了?课堂的气氛也瞬间活跃起来。在课堂上,我们要时刻注意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而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语言,有时温柔可亲,有时激情澎湃……用抑扬顿挫、充满情感的话语去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中,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

2.肢体语言的感染

有时候教师生动形象的肢体语言也能带动和感染学生。在音乐课堂上,除了老师激昂的热情、生动的声音语言之外,肢体动作同样能起到积极的作用,老师的动作、夸张的表情、优美的手势等等同样有着表情达意的作用,诠释着音乐知识的语言。

例如,在教学生认识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时值时,纯粹用语言去解释,学生对于这些抽象的概念不能较好地理解。为此,在讲解时,我边讲解边配上相应的动作,让学生感受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时值的不同,并让学生也试着做一做动作,感受时值的区别。运用这样的肢体动作不仅解决了教学难点,而且学生对这一知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学生在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同时增强了自信,从而达到提升学生人格魅力的效果。

六、丰富教唱手段,乐于情感表现

音樂情境的创设、教师语言的魅力在课堂教学中能激起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但对于课堂四十分钟的教学,教师还需要考虑歌曲教学的多种方式。所以,在练习唱歌的过程中,需要老师去丰富教唱的手段,更好地去调动学生参与学习音乐的兴趣。在教唱歌曲时,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唱适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同时也能增加课堂的教学效果。

比如歌曲教学《动物说话》,在教唱歌曲时,我采用了接歌的游戏方式,由老师制订这个接歌的游戏规则,采用不同形式的师生、生生接唱方式进行教学。在初步掌握歌曲演唱的顺序后,又加入动作模仿,采用生生之间接唱的方式,一半学生演唱“小鸡说话”,另一半学生边唱边做“叽叽叽”的动作,一遍之后交换角色进行接唱,第三遍采用一个学生领唱,其他学生齐唱并表演。在教唱一首歌曲的过程中,通过不同组合形式的接唱并加入动作模拟,使一年级的学生愉快地学习,并且也牢牢地记住了歌词,也鼓励了学生的大胆表现。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采用歌曲表演、乐器伴奏、声势伴奏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唱歌曲的热情,同时在这样的参与过程中,也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望,情感得到了满足。

七、引导学生表演,提升学生素养

“演”是音乐学习不可或缺的环节,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方式。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爱玩、爱模仿、爱表演,教师可巧妙设计音乐游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游戏,让学生大胆表演,在玩中演,在演中学,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的音乐体验和情感体验,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造力。

例如,在教学“1、2、3、4、5、6、7”这七个基本音符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识别这些音符,笔者设计了“小猫钓鱼”游戏。首先,要求一位学生扮演“小猫”的角色,其他七位学生扮演“小鱼”,然后将“1、2、3、4、5、6、7”这七个基本音符分别贴在活泼可爱的“小鱼”身上,当“小猫”钓到“7鱼”时,身上贴有“7”的学生唱“si”;当“小猫”钓到“3鱼”时,身上贴有“3”的学生唱“mi”……如此反复,学生自然就能掌握音符。

总之,随着新课标的改革和完善,小学音乐课堂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新课标下,对许多学习内容都进行了改革与创新,小学音乐课堂作为一门辅助性的教学课程,也作出了相应的变化,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小学低年级音乐课,要进一步利用新课标的教理念,改革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方法、注重教学过程,要有针对性地选择较为适用的教学方法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才能使音乐教育真正实现其教育功能,在素质教育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小文.新课标下小学音乐创新教法探析[J].新课程研究,2022(3).

[2]邱玲贤.游戏在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新教育,202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