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神经内科 上海 201100
【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病患临床治疗期间对其实施康复护理对其身体功能恢复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2022年5月到2023年5月间xx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临床治疗病患6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脑卒中治疗,实验组及时进行康复护理干预。收集两组病患住院期间临床信息,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对比得知,两组病患在治疗7d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差异(P>0.05),但治疗14d和30d后实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通过康复护理干预后病患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均较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临床治疗中及时进行康复护理干预可改善病患不良情绪,提升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 其术后神经功能状况得到极大改善,极大提升疾病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字】康复护理;脑卒中;效果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病率和致残率在全球范围内都较高。脑卒中患者常常伴随着各种严重的生理和心理后遗症,如运动障碍、感觉障碍、言语障碍、认知障碍、情感障碍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家庭社会功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1]。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康复护理,促进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成为当前医学界和社会关注的重点。康复护理是一种综合性的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职业治疗、心理治疗等多个方面,旨在帮助患者恢复自理能力和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在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中,康复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已有一些研究表明,康复护理可以显著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缩短康复时间,降低康复费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2]。但目前仍缺乏关于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的全面评估。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的影响,为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2年5月到2023年5月间xx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临床治疗病患6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对象分为实验组34例(男14例,女20例,平均年龄(69.68±3.64)岁,平均住院时长(20.23±5.64)d),实验组34例(男16例,女18例,平均年龄(68.64±3.14)岁,平均住院时长(20.13±0.46)d))。两组一般资料差异较小,(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对照组常规治疗,入院后快速诊断和评估,明确病情严重程度;行支持性治疗,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抗血小板治疗,使用预防和治疗脑血管疾病的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运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根据病情评估是否采用溶栓治疗,以尽早恢复脑血流灌注和功能。1.2.2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干预
1.2.2.1 即发病后3~6小时内对梗死状态以及预后进行评定,制定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调整血压,体征稳定后及时给予康复治疗。
1.2.2.2心理疏导:根据患者日常行为和言语状态进行初步评估,制定相应治疗计划。建立良好沟通渠道,获取信任,了解内心需求,耐心倾听其诉求,在合理范围内满足需求。通过鼓励、引导和启发使其主动倾诉其疑惑,分担患者痛苦,给予足够关心、理解。
1.2.2.3 运动训练: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康复阶段,制定适宜的运动训练方案,包括床上体位转换、肢体被动活动、主动活动训练等。通过运动训练,促进患者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的恢复,提高运动功能。入院第一天,要求病患绝对卧床静养,观察各项生命指标。辅助患者在床上翻身,2h/次。逐步过渡至日常生活锻炼。入院后第2~第3d,进行较为简单功能康复训练,并对其肢体进行按摩;卧床4~5d,鼓励患自主锻炼,辅助病患进行床上简单运动如翻身和肢体伸缩运动,指导其坐位时利用上肢支撑体重,并于支撑面放置手感、质地不同的材料,患者患侧手指伸展平放在桌面上,多方向滑动,对手掌产生摩擦刺激。指导患者拿放轻便物体,充分活动肢体保持血液畅通;入院后6~10d,指导病房内活动如自主下床运动,进行简单肢体活动;在入院后第11~第15d,协助进行上下楼梯等具有一定难度的康复训练;早期辨别物体练习,遮住患者视线,从辨别物体特点开始。第16~20天,自理能力基本得到恢复,基本可以正常进行洗脸、刷牙等。对偏瘫侧对应侧功能训练;每日完成床上肢体训练,锻炼时需要专业的康复护士进行指导,以保证锻炼方式,动作的规范性,防止错误锻炼导致机体损害。
1.2.2.4日常生活自理训练:针对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的问题,制定个性化的日常生活自理训练方案,包括穿衣、洗脸刷牙、吃饭等。通过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1.2.2.5 语言康复训练:对于出现言语障碍的患者,进行语言治疗,包括口腔肌肉训练、发音训练、语言理解训练等,以促进言语能力的恢复。
1.3 观察指标
对比生活质量、心理状态评分,治疗不同时间段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和t表示计量资料,使用x2和%表示计数资料,P<0.05表示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
2.1生活质量、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生活质量、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分)
组别 | 生活质量 | SAS评分 | SDS评分 | |||
生活自理能力评分 | 日常社交能力评分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实验组(34) | 27.02±2.42 | 27.2±2.16 | 41.66±3.29 | 8.72±3.51 | 38.25±3.14 | 9.47±2.24 |
对照组(34) | 25.13±2.44 | 25.78±2.10 | 40.68±3.28 | 10.82±3.21 | 38.54±3.14 | 11.21±2.65 |
t | 3.207 | 2.749 | 1.230 | 2.574 | 0.381 | 2.924 |
P | 0.002 | 0.008 | 0.223 | 0.012 | 0.705 | 0.005 |
2.2两组不同时间段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进行7天,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组内数据差异较小,p>0.05,通过康复治疗进程推进,实验组治疗14天和30天的神经功能得到改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2:
表2 不同时间段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组别 | 不同时间段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 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 |||
治疗前 | 7d | 14d | 30d | ||
实验组(34) | 25.33±0.31 | 16.52±1.02 | 12.91±1.02 | 8.28±1.02 | 8.00% |
对照组(34) | 25.31±0.32 | 17.01±1.33 | 13.64±1.45 | 9.01±1.02 | 20.00% |
t | 0.262 | 1.705 | 2.401 | 2.951 | 5.980 |
P | 0.794 | 0.093 | 0.019 | 0.004 | 0.014 |
3 讨论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常常伴随着各种严重的生理和心理后遗症,如运动障碍、感觉障碍、言语障碍、认知障碍和情感障碍等。康复护理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职业治疗、心理治疗等多个方面,旨在帮助患者恢复自理能力和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3]。
康复护理是一种新型的将康复治疗和护理相结合的新模式。康复护理可以通过针对不同的康复阶段和康复目标,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护理方案,包括运动训练、日常生活自理训练、语言治疗、认知训练、心理治疗等多个方面。这些康复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运动能力、自理能力和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康复护理还可以通过预防和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发生和加重,减轻并发症的风险[4]。对于出现肌肉萎缩和血栓形成的患者,可以进行物理治疗和抗凝治疗,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康复护理可以通过康复护理教育、心理治疗等方面,增强患者的康复意识和参与康复的主动性,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康复护理是一种重要的脑卒中康复治疗手段,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减轻并发症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金玉霞.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3,38(05):107-109.
[2]魏秀梅,林云玲,陈兰琼.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重要性[J].中国医药指南,2023,21(11):149-151.
[3]阙媛媛,吴安琪,乔娇娇.靶向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3,29(08):46-49.
[4]金立.探讨神经内科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3,21(09):177-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