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眼科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10
【科研课题】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科研课题
【课题名称】小梁切除术中应用角膜基质透镜的临床研究
【课题编号】20220707021029
【摘要】目的:探索一种针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需行小梁切除术的患者长期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本组选取病例3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传统的单纯小梁切除术,实验组同时行角膜基质透镜移植,统计分析2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眼压情况,以及裂隙灯下滤过泡形态。结果:在行小梁切除术后,1个月眼压平均值:实验组 12.85mmHg <对照组16.43mmHg;3个月眼压平均值:实验组12.98mmHg <对照组17.12mmHg;6 个月眼压平均值:实验组13.33mmHg <对照组18.03mmHg 。实验组眼压值更低,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 1、3、6 个月分别证明裂隙灯下功能滤过泡形成率实验组优于对照组,但两组之间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对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在小梁切除术中应用角膜基质透镜时,术后眼压更低。对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采用传统小梁切除术联合角膜基质透镜移植获得更好的术后效果。
【关键词】角膜基质透镜;小梁切除术;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Analysis of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corneal stromal lens in trabeculectomy
Ma Zhigang and Jiao Wanqiu
Harbin Ophthalmology Hospital, Harbin 150010, Heilongjiang Province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a long-term effective treatment plan for patients with 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 who require trabeculectomy. Method: Thirty cases were selected from this group and randomly p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underwent traditional simple trabeculectomy, whil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underwent corneal stromal lens transplantation. The postoperative intraocular pressure (1 month, 3 months, 6 months) and the shape of the filtering bubble under slit lamp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in both groups. Result: After performing trabeculectomy, the average intraocular pressure at one month was 12.85mmHg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16.43mmHg in the control group; 3-month average intraocular pressure: experimental group 12.98mmHg0.05). Conclusion: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for patients with 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 the use of corneal stromal lenses during trabeculectomy results in lower postoperative intraocular pressure. For patients with 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 traditional trabeculectomy combined with corneal stromal lens transplantation achieves better postoperative outcomes.
[Key words] Corneal stromal lens; Trabeculectomy; 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
青光眼是一组由于病理性高眼压引起的以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特征性改变的疾病,是全球第一位不可逆致盲性眼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PACG)是一种以周边虹膜阻塞小梁网导致房水流出阻力增高引起的眼压升高的一类青光眼,占青光眼患者中约占26%,是所有青光眼中最为棘手的一类青光眼。我国的PACG发病率远高于其他国家。当房角关闭超过1/2,滤过性小梁切除术是PACG的主要治疗手段,它通过建立外引流途径,将房水引流到结膜下,达到降低眼压,保留视功能的目的。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23年6月到2024年6月期间的30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设计对照组(传统小梁切除组)与实验组(角膜基质透镜组)各15例。实验组(男7、女8)处于40岁-64岁,平均(44.02±3.08)岁。对照组(男8、女7)处于41岁-65岁,平均(44.06±3.06)岁。两组经比较后,研究对象的年龄和性别分布没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对象入组标准:①房角镜检查房角关闭>270°。②眼压(Intraocular pressure, IOP)>21mmHg。③至少存在两种体征:结膜充血、角膜水肿、瞳孔散大、浅前房。④合并视乳头杯盘比增大、视野缺损。所有入组患者均完成知情同意。
1.3研究对象排除标准:①开角型青光眼或其他类型青光眼;②翼状胬肉、睑裂斑影响成像;③曾有眼部手术史及其他对术后有影响的眼病;④依从性差,无法完成随访。
1.4仪器设备:①标准对数视力表;②非接触式气动眼压计;③裂隙灯显微镜;④眼底镜;⑤前房角镜;⑥超声生物显微镜;⑦眼部A超;⑧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
2.1手术选择 本组选取病例30例,对照组行传统的单纯小梁切除术,实验组同时行角膜基质透镜移植,统计分析2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眼压情况,以及裂隙灯下滤过泡形态。
2.2手术过程 ①排除手术的全身及局部绝对禁忌症,术前3天应用抗生素及降眼压滴眼液点眼;②术中:于手术室无菌条件下进行。对照组:患者仰卧常规消毒铺巾,给予盐酸丙美卡因表面麻醉及2%盐酸利多卡因剂量1ml上方结膜下麻醉,缝牵引线,于12 点位以穹隆为基底做结膜瓣,巩膜表面烧灼止血,做以角膜缘为基底的矩形板层巩膜瓣(5×4mm大小,1/2巩膜厚度),向前剥离至透明角膜内1mm,于10点位做前房穿刺,切除小梁组织1mm×2mm,做相应部位周边虹膜切除,恢复虹膜,巩膜瓣用10-0 线缝合2 针,缝合筋膜及球结膜。实验组:患者仰卧常规消毒铺巾,给予盐酸丙美卡因表面麻醉及2%盐酸利多卡因剂量1ml上方结膜下麻醉,缝牵引线,于12 点位以穹隆为基底做结膜瓣,巩膜表面烧灼止血,做以角膜缘为基底的矩形板层巩膜瓣(5×4mm大小,1/2巩膜厚度),向前剥离至透明角膜内1mm,于10点位做前房穿刺,切除小梁组织1mm×2mm,做相应部位周边虹膜切除,恢复虹膜,在巩膜瓣及结膜瓣下放置角膜基质透镜,巩膜瓣用10-0线缝合2针,缝合筋膜及球结膜。③术后:术后一周内抗生素滴眼液及激素滴眼液点眼,预防术后感染。术后根据眼压、前房深度及滤过泡情况判断是否进行眼球按摩。
3.观察指标
术后观察指标:统计分析两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眼压情况,裂隙灯下滤过泡形态,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4.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记录治疗前及随访期间两组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数值均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BCVA 转化为对数视力Log MAR 表示。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采用t 检验和x2检验,设定当P <0.05 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结果
5.1分析两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眼压情况,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实验组的眼压更低。P <0.05 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术后眼压情况(±s)
组别 | 例数 | 术后1个月 | 术后3个月 | 术后6个月 |
实验组 | 15 | 12.85mmHg | 12.98mmHg | 13.33mmHg |
对照组 | 15 | 16.43mmHg | 17.12mmHg | 18.03mmHg |
t | 1.048 | 1.212 | 1.376 | |
P | 0.000 | 0.000 | 0.000 |
5.2分析两组裂隙灯下滤过泡形态,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实验组优于对照组,但两组之间并无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裂隙灯下术后滤过泡形态[n(%)]
组别 | 例数 | 功能性滤过泡 | 非功能性滤过泡 | 治疗总有效率 |
实验组 | 15 | 14 | 1 | 29(96.67%) |
对照组 | 15 | 13 | 2 | 27(90%) |
x2 | 4.286 | |||
P | 0.076 |
5.3两组术后并发症,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统计学无意义(P>0.05)。
表3 两组术后并发症[n(%)]
组别 | 例数 | 浅前房 | 滤过泡渗漏 | 前房出血 | 治疗总有效率 |
实验组 | 15 | 1 | 0 | 0 | 29(96.67%) |
对照组 | 15 | 1 | 0 | 1 | 28(93.33%) |
x2 | 4.200 | ||||
P | 0.082 |
6.讨论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因房角关闭所致的一种眼压升高的疾病,随着病情的加重,会逐渐降低患者的视力,最终诱发失明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日常生活。传统的小梁切除术虽然具备一定的治疗效果,其目的是形成可以维持较长时间的功能性的滤过泡,平稳的控制术后眼压,并且尽可能的减少术后的并发症。丝裂霉素也是一种抗代谢药,有效的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对手术区域血管再生产生有效阻止作用
[1]。但此法可引起结膜及角膜的上皮损伤、浅前房、滤过泡渗漏等并发症,同时其应用的浓度及时间也存在着个体差异的问题,还可因术后易因巩膜瓣缝合线过松或者是过紧而产生眼压不稳等不良情况,降低预后。
生物羊膜也曾在小梁切除术中应用,但其术后治疗效果目前并不明确,且明显增加治疗成本,加重患者经济负担。
角膜基质透镜具有诸多优点,例如:它的生物相容性好、易操作、术后不良反应小、成本低等。
本组患例选取青光眼患者30例,对照组(传统小梁切除组)与实验组(角膜基质透镜组)各15例,取得较好的效果,两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眼压情况,实验组的眼压更低,P <0.05 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析两组裂隙灯下滤过泡形态,实验组虽优于对照组,但两组之间并无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同时两组术后并发症,亦无统计学无意义(P>0.05)。且本组术后患例观察到角膜基质透镜可显著增加滤过泡存在时间,降低眼压,且无不良反应。本研究证实了角膜基质透镜可预防小梁切除 术术后结膜-巩膜黏连和纤维化,这可能是小梁切除术中一种新的抗纤维化方法,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仍需进行更大样本量和更长随访时间的研究。
综上,本次研究探索了针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需行小梁切除术的患者长期有效的治疗方案, 降低首次手术失败率, 尽可能保护并提高患者的视力, 维持目标眼压。研究中应用角膜基质透镜,取材方便,与传统的单纯小梁切除术进行对比分析,提高手术成功率,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程美仙,胡小坤. 青光眼术中个性化实用丝裂霉素的疗效. 中华眼外伤 职业眼病杂志 2015 年 5 月 第 37 卷 第 5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