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项目式学习成效评价:家校共育的协同与共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1-29
/ 2

核心素养下小学项目式学习成效评价:家校共育的协同与共振

杨欢

重庆市梁平区福德小学 405200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小学教育的核心目标。本文聚焦于小学项目式学习(PBL)成效评价,探讨如何通过家校共育实现协同与共振,特别是在数学学科中的应用。通过分析家校合作的具体案例,结合项目式学习的理论基础,本文构建了包含评价目标、方法、过程及反馈机制的评价体系。研究表明,家校共育不仅能显著提升项目式学习的成效,还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项目式学习;家校共育;成效评价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核心素养成为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在小学阶段,数学学科作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问题解决能力的关键学科,其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的创新尤为重要。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热情,促进核心素养的形成。项目式学习的成效评价往往局限于学校内部,忽视了家庭环境对学生学习的重要影响,因此探索家校共育在项目式学习成效评价中的协同与共振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一、项目式学习理论基础与核心素养培养

  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其理论基础根植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非简单地接受信息。实用主义则强调“做中学”,即通过实践活动来获取知识、技能和态度。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被置于真实或模拟的真实情境中,通过探究、合作解决问题,从而主动构建知识体系,这一过程与核心素养的培养紧密相连。在数学学科中,项目式学习的应用尤为显著。数学不仅是一门理论学科,更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实践学科。通过设计如“校园面积测量”、“家庭预算规划”等贴近学生生活的项目,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理解数学概念,如面积、体积、比例、百分比等,同时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这些项目要求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加深对数学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新时代教育的核心目标,它包括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等多个方面。项目式学习为这些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了天然的土壤。在项目中,学生需要批判性地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他们需要创新思维,寻找不同寻常的解决方法;他们需要团队协作,共同完成任务;他们还需要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成果。这些过程正是核心素养形成的关键环节。项目式学习还强调跨学科整合,鼓励学生将数学与其他学科如科学、艺术、社会等相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这种跨学科的学习方式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还促进了他们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项目式学习的理论基础与核心素养的培养理念高度契合,为家校共育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通过家校合作,可以共同推动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深入实施,从而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家校共育在数学项目式学习中的应用实例

  在当今的小学教育中,家校共育已成为提升学生学习成效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数学项目式学习中,家校共育的介入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元的学习体验。以某小学的“数学小侦探”项目为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家校共育在数学项目式学习中的实际应用及其显著成效。“数学小侦探”项目是一个旨在通过解决校园内外数学谜题来提升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项目。项目实施过程中,学校教师精心设计项目框架,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指导。这些资源包括数学谜题、解题技巧、团队合作策略等,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项目要求,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与此同时,家长也积极参与到项目中来,成为孩子学习的重要支持者。他们不仅监督孩子的学习进度,确保孩子按时完成学习任务,还通过反馈机制与教师保持沟通,共同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更重要的是,家长还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生活经验,与孩子共同设计家庭数学活动,如家庭购物清单的制定和预算的优化等。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孩子的数学实践能力,还加深了亲子关系,使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在“数学小侦探”项目中,家校共育的介入使项目式学习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学生们在解决数学谜题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数学知识,还学会了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这种实践性的学习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总之,“数学小侦探”项目通过家校共育的介入,成功地将数学项目式学习与学生生活相结合,提升了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项目式学习成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在家校共育的视角下,构建项目式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是确保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这一体系旨在通过多元化的评价目标、多样性的评价方法及持续性的评价过程,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效。评价目标方面,我们不再仅仅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而是更加重视他们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核心素养的提升。这包括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等多个方面,这些核心素养的提升,是学生未来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基础。在评价方法上,我们采用了自评、互评、师评及家长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自评有助于学生自我反思,明确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互评则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师评和家长评价则为学生提供了来自不同视角的反馈,有助于他们更全面地认识自己。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方法确保了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评价过程贯穿项目始终,从项目启动到成果展示,每一个阶段都有相应的评价活动。通过阶段性汇报,学生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反思日志则鼓励学生记录学习过程中的思考和感悟;成果展示则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平台。我们还利用数字化平台记录学生的学习轨迹,为家校双方提供直观的评价数据支持,使评价更加科学、精准。构建家校共育视角下的项目式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是实现教育质量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这一体系的构建,将为我们更好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效、指导他们的学习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四、家校共育的协同与共振机制

  在家校共育的项目式学习中,协同与共振机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协同体现在资源共享和角色互补上,学校与家庭各司其职,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作为教育的专业机构,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教学指导和项目设计。教师们精心策划项目内容,确保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能够接触到最新的数学知识,并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校还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和设施,如图书馆、实验室等,以支持他们的学习需求。

  家庭则扮演着情感支持和生活化实践场景提供的角色。家长们积极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为他们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他们与孩子一起探讨数学问题,共同设计家庭数学活动,如购物预算的制定等,使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共振机制则通过定期的家校沟通会议和在线交流平台得以实现,这些沟通渠道确保了双方对项目进展和学生表现有共同的认识和期望。家校共同参与的庆祝活动,如项目成果展和学习心得分享会,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成就感,也促进了家校之间的情感联结。这些活动让学校和家庭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力量。

  结束语家校共育在项目式学习成效评价中的协同与共振,为小学数学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本文展示了家校合作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优化学习成效评价方面的积极作用。未来,应进一步探索家校共育的深化路径,如开发更多家校互动工具,完善评价体系,以期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推广这一教育模式,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许佳佳.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设计与实践策略[J].教师教育论坛, 2023.

[2]张思琦.核心素养视域下基于问题解决的小学数学项目化重构设计[J].时代教育:中旬, 2021(8):0081-0082.

[3]何季梅.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项目学习实践研究[J].文理导航,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