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协和学院山东济南 250109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大思政课视域下红色文化资源的利用,通过构建红色文化课程体系、创新思政课程教学方法、拓展思政实践育人渠道等方式,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爱国情怀和创新能力的新时代大学生。
关键词:大思政课;红色文化资源;利用
引言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教育内涵。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不仅有助于完善和丰富教学内容,推动教学内容与时代发展相契合,还能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师生互动性和实效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本文将从红色文化资源的深刻内涵与鲜明特点出发,分析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现状,并提出具体的利用策略。
一、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现状
1.资源利用不充分。红色文化资源的利用在高校中尚未得到充分发挥,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献、影像资料及革命遗址等被较少地用于实际教学中。这些资源常常只作为课程补充材料的附属,缺乏系统的课程设计和深入探讨。学生接触到的红色文化多以表面的讲述和简单的历史事件复述为主,未能深入到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和历史影响中去。
2.教学形式单一。当前高校在红色文化资源的教学中普遍采用传统的讲授法,这种方式往往忽视了学生主动参与和实践体验的重要性。缺乏创新的教学模式如互动讨论、群体合作等,导致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信息消费习惯脱节,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此外,教学中还未能广泛应用多媒体技术,如视频、动画等,使得教学内容显得枯燥无味,难以深刻地影响学生。
3.缺乏系统性整合。虽然许多高校已开始注意到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潜力,但在这些资源的整合和课程实施上仍缺乏统一和全面的策略。教育资源的零散使用使得课程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不能形成稳定有效的教学效果。缺少对红色文化重要性的深入认识和全面规划,教育活动往往停留在表面的纪念和宣传,未能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的教育价值和时代意义,这直接影响了思政课程的深度和广度,限制了其在学生心中的影响力。
三、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有效策略
1.构建红色文化课程体系。构建红色文化课程体系是实现红色文化教育目标的关键步骤,可以确保红色文化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中的有效渗透,以提升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一是强调红色文化的主线地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应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理论为核心,将红色文化资源作为贯穿始终的主线,通过讲述革命故事、分析历史事件、解读经典文献,使学生在系统学习中逐渐理解和接纳红色精神。二是注重递进性和连贯性。课程设置应注重递进性和连贯性,从近代中国的苦难与抗争,到新中国的成立与建设,再到改革开放的历程,及至新时代的伟大成就,形成一条清晰的历史脉络,以便于学生进行历史的深度挖掘与理解。三是创新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技术,如制作高质量的视频、动画,设计互动式的网络课程,或者引入虚拟现实技术,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体验红色文化,增强其参与感和沉浸感。引入案例教学、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理解红色文化,从而提升其情感共鸣和理论认知。四是强调实践性。将课堂教学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组织学生参观革命遗址、纪念馆,或者参加红色文化主题的社会实践,如志愿服务、红色故事讲解,让学生在实地调查研究中感受历史的厚重,理解红色文化的价值。
2.创新思政课程教学方法。创新思政课程教学方法是提高红色文化资源利用效果的重要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已成为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一是融合现代教育技术。将现代教育技术与思政课相融合,有助于提高教学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扩大教学资源,拓展学生知识视野;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思政教学的个性化、智能化;增强教学互动性,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效果。二是开发在线课程。利用网络平台开发红色资源、思政课相关在线课程,并对优质教学资源进行挖掘、整理、分类,方便师生取用,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究性。三是开展互动式教学。组织学生线上进行讨论、辩论、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的互动活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四是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包括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等,实现思政课的智能化教学,如为学生提供智能答疑,根据学生平时表现量身定制学习计划,进行智能评价,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学习需求。四是鼓励学生自主创作。鼓励学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自主创作,包括动漫、动画、微电影等,创作与红色文化资源以及思政课相关的作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拓展思政实践育人渠道。实践育人是高校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强化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理论的力量,提高理论素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一是开展实地考察与调研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文化基地、纪念馆、博物馆等,让学生亲身感受体验红色文化的历史背景和精神内涵,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二是开展社区服务与实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包括志愿者服务、社区调研等,通过与社区居民的互动,加深学生对社会现实问题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的奉献精神。三是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举办与红色文化相关的主题实践活动,包括红色文化演讲比赛、辩论比赛、主题班会等,激发学生参与热情,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四是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与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相关企业、事业单位等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打造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实训机会,推动学生深入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情况,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与了解。
三、结论
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通过构建红色文化课程体系、创新思政课程教学方法、拓展思政实践育人渠道等方式,可以有效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爱国情怀和创新能力的新时代大学生。高校应加强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和有效利用,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212.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78.
[3]赵雅璇.大思政课视域下红色文化资源赋能“社会大课堂”的实践探析[J].高教学刊,2023,9(S1):60-64.
[4] 沈壮海. 把准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关键点[J].人民教育,2022,(18):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