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人民医院 青海 西宁 810000
【摘要】目的对胰岛素泵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此次的100例研究对象,为我院2022.1~2023.1收治的糖尿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50例患者予以胰岛素皮下注射疗法,设为对照组;50例患者予以胰岛素泵疗法,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糖指标和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前的血糖指标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糖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胰岛素泵发挥着显著的作用和疗效,可以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预防低血糖的发生,值得大力地推广和普及。
【关键词】胰岛素泵;糖尿病;临床疗效
在临床上,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点的常见慢性疾病,其病因与胰岛素的生理功能受损或功能失调密切相关,由此会引发糖、脂肪、蛋白质等代谢异常[1]。糖尿病与遗传、不良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因素也有直接的关联性[2]。目前对于糖尿病,尚无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应坚持让血糖保持在正常水平作为治疗原则,如果没有及时控制血糖,就会给患者的血管、眼、肾、心等各个器官造成严重的伤害。另外,糖尿病还会给患者的生理、心理、生活品质造成负面影响。目前,糖尿病的主要治疗手段是使用胰岛素,而胰岛素的使用方法直接影响着治疗效果[3]。相关研究表明,使用胰岛素泵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基于此,本次研究对2023.1~2024.1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展开实践,探讨胰岛素泵的应用疗效,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的100例研究对象,为我院2022.1~2023.1收治的糖尿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50例患者予以胰岛素皮下注射疗法,设为对照组;50例患者予以胰岛素泵疗法,设为观察组。患者年龄为46~80岁,平均年龄(64.57±3.21)岁;病程1~6年,均值(4.05±1.22)年。以两组的基线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差异不明显(P>0.05),能够作为实践参考。
纳入标准:经临床诊断,确诊为糖尿病;具备正常的交流能力;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存在恶性肿瘤的患者;无法配合全程研究的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于早餐和晚餐之前注射,初次剂量为0.5U/kg,分早晚两次注射,每日监测血糖值,从而调整注射量。
观察组:使用胰岛素泵,将胰岛素泵入体内,初始剂量0.5U/kg,然后监测血糖调整剂量。
1.3 观察标准
1.3.1 血糖指标:监测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1.3.2 低血糖发生率:记录治疗期间出现的低血糖情况,计算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4.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当P小于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的血糖指标
两组治疗前的血糖指标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糖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糖指标对比(±s)
组别 | 例数 | 空腹血糖值(mmoI/L) | 餐后2h血糖值(mmoI/L) | 糖化血红蛋白值(%)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观察组 | 50 | 6.32±1.13 | 3.27±0.66 | 12.17±2.04 | 6.03±1.02 | 8.27±2.31 | 6.01±1.31 |
对照组 | 50 | 6.47±1.21 | 4.18±0.26 | 12.55±2.01 | 7.18±1.12 | 8.18±2.06 | 7.68±1.66 |
t | - | 0.488 | 6.908 | 0.715 | 4.088 | 0.157 | 4.253 |
P | - | 0.628 | 0.000 | 0.478 | 0.000 | 0.876 0.000 |
2.2 低血糖发生率
观察组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对比[n(%)]
组别 | 例数 | 低血糖发生率 |
观察组 | 50 | 2(4.00%) |
对照组 | 50 | 10(20.00%) |
x2 | - | 6.061 |
P | - | 0.014 |
3 讨论
糖尿病与内分泌功能紊乱密切相关,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并且其发病情况近些年来越来越趋于年轻化。引发糖尿病的原因复杂多样,涉及基因遗传、生活习惯等等,该病不仅会导致血糖升高,引发各种不适,还具有较高的并发症风险,若未及时治疗和干预,甚至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4]。向体内注入胰岛素,是目前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手段,胰岛素是胰腺β细胞所分泌的蛋白质激素,它在人体内主要负责为细胞摄取葡萄糖,并进行良好的利用,以此来控制血糖。若人体处于高血糖状态,患者的免疫细胞就会对胰腺β细胞进行攻击,进而导致胰岛素分泌量减少,引发糖尿病。胰岛素使用方法的不同,给患者带来的疗效亦有所差别。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两种方法为皮下注射和胰岛素泵。皮下注射主要通过注射器向患者体内注入所需的胰岛素,而胰岛素泵则是利用先进的技术,对人体自然分泌胰岛素的过程进行模拟
[5]。结合实际应用情况下,对于血糖的控制,胰岛素泵的疗效更为显著。此次实践结果证实了上述观点,经胰岛素泵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其血糖水平低于皮下注射胰岛素的对照组(P<0.05),这是因为胰岛素泵可以模拟人体自然分泌胰岛素的模式,通过连续的皮下输注,为人体提供胰岛素,能够发挥更加稳定的疗效。单独的皮下注射需要定时定量进行,无法模拟人体的自然生理状态,一旦出现饮食变化或应激反应的话,血糖就会出现明显波动。而胰岛素泵可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合理调整输注量,对控制血糖变化具有显著功效。观察组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主要是因为胰岛素泵可以稳定持续地为人体供应胰岛素,可改善血糖的频繁波动;另外,胰岛素泵输注量的调节具有灵活性,有利于强化血糖控制疗效,避免因血糖过高或过低导致血糖波动。皮下注射主要通过患者自行注射,经常会出现操作不精确等问题,胰岛素泵的输注方式更加智能便捷,有利于减少操作失误,也能够确保疗效。
总之,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应合理使用胰岛素泵,从而更好地稳定血糖,改善病情,同时减少低血糖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安全,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石小棉. 风险护理对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患者风险时间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糖尿病新世界, 2023, 26 (19): 153-156.
[2]朱丽慈, 汪文雁, 许燕姗. 皮下注射胰岛素与使用胰岛素泵治疗妊娠期高血糖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外医疗, 2023, 42 (27): 81-84.
[3]苏娟娟, 葛茹茹. 动态血糖监测下胰岛素泵疗效的影响因素与护理对策[J]. 中华养生保健, 2023, 41 (18): 142-145.
[4]张朝燕, 张艳青, 高江, 徐凤荣, 苏旭东. 不同胰岛素治疗方案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葡萄糖目标范围时间的影响[J].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23, 39 (9): 696-699.
[5]罗兰, 李占平, 骆力, 黄煌, 尹娟, 王洪梅. 糖尿病病人胰岛素泵治疗相关负性事件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J]. 循证护理, 2023, 9 (17): 3210-3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