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2-02
/ 2

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蒋海燕

四川省巴中师范附属实验小学

摘要:教育是人类认识,改造社会的高级活动.它的实施者是人,教育对象是人,评价者也是人.因此整个教育活动的基础也离不开人与人的关系.尤其是师生关系更是其核心.师生之间有一种互相有好感、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将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基于以上观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呢?我经过在教学中的实践感悟,就此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新的时代呼唤全新的教育,全新的教育呼唤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亲切的、友好的、活泼的、健康的关系。在教育教学中,教师所传授的信息能否被学生接受,所传导的价值观能否被学生接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教师喜欢程度,师生关系越和谐,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就越大。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先学后教的课程改革形式下,学会赏识学生是实施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赏识教育”可以帮助失败者找回自信,重建精神世界的大厦,找回自我教育的能力。陶行知先生早在半个世纪前就曾深刻地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奥妙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树立这样一种信念:没有不可造就的学生,学生身上不缺少美,而是教师缺少发现的眼睛。只要我们能够真正理解、关爱、尊重、赏识学生,就能让他们在健康教育理念下树立起坚定的信心,在快乐的学习中成长为社会栋梁之才。

  一、相信学生

  把学生看圆了,孩子就像打足了气的气球,一跃千里;把学生看扁了,孩子就泄了气的气球,无力前进。有经验的老师都懂得如何信任赏识学生。美国总统林肯曾说:“每一个人都喜欢别人的赞美。”因此家长和教师都应该细心观察学生,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和微小的成功要及时给予表扬,使他们产生一种愉悦感。在我们毫不吝啬地把微笑洒向学生,把赞赏送给学生时,我们一定会惊喜地发现,他们越来越懂事,越来越自信,越来越能干。教学实践也证明,如果学生能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欣赏的时候,他会积极和教师配合,用自己的刻苦努力回报教师的爱心,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改变自己的处世态度,并向好的方向转化。

  二、严活相结合

  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是一种严格要求,也是一种爱,一种深沉的爱,所以老师对学生要严要求,一丝不苟,不迁就。不放松。例如:我班中曾有一名学困生,由于平时上课好动,作业不做,纪律性很差,曾多次找他谈话,并责令其家长到校,他总是以各种理由推托,家长始终未曾露面。其实我也不想让其家长马上来学校,只不过是想以此来吓唬他而已。不管怎样,他毕竟能够好几天。我想这就是活。但是当他有一次谎称有病而不按时到校上早自习时,我并没有通知他本人,而是直接和家长取得了联系,他家长在冷风中陪他来到了学校。这以后,他再也不敢无故迟到,即使生病,也要让父母亲自打电话给我,生怕我误会他。像他这种情况的学生我班还有,我想这就是严吧!人人都有自尊心,即使他的学习成绩差,也是如此。因此,当学生犯错误且可以原谅时,要给他们改正的机会,允许他们犯错误,同时给他时间必须改正错误,同样的错误不能重犯。也就是说老师的工作要严在理中,严在爱中,严得灵活变通,以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三、要发扬民主的原则、实事求是,平等待人

  学生是受教育的对象,总有不足的方面,需要进行批评教育,但也有被理解、尊重、受到老师和同学公正对待的心理需要。他们有较强的自尊心,对不公平、不合理的事尤为敏感。作为教师一定要克服自身的好恶,不偏爱,不偏信,要深入调查,事实求是,公正合理。尤其是当优生犯了错误,或跟同学发生矛盾时,要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要对每一位同学给予充分的信任、理解和尊重。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博得全班同学的尊敬和依赖。反之,如果教师教育方式粗暴、武断,压制不同意见,听信一面之词,处事不公,就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平衡,甚至产生对抗情绪,学生尽管你,但并不服你,这对教学工作的开展是极为不利的。

  四、批评教育要讲究艺术

  批评要寓于讲故事、打比方中。低年级学生天真幼稚,年龄较小,对道理的理解往往不容易到位,他们有时还不能清晰地意识到自己错误的存在。老师对他们可采取旁敲侧击的方式,寓批评于讲故事、打比方或意味深长的动作、言语之中,促使学生深思、自责。著名教育家孙敬修见几个孩子在折树枝,便把耳朵凑过去,装出听什么的样子。孩子们好奇地问爷爷在听什么,他说是在听小树苗哭泣。“小树苗也会哭吗?”“是呀!你们折了它,它当然要哭。它们说,它们长大好为大家做贡献呢,请你们不要损害它们。孩子们听了,羞愧得脸也红了。后来,他们自动组织起护林小组。未发一句责备的话,却取得了一般批评所难以取得的效果。

  建议性的批评。建议性的批评是指在批评时带有商量、讨论的口气。与学生交换意见的批评。一般的做法是老师以商量问题的态度,把批评的信息传递给学生,与学生交谈时,平心静气,创造一种宽松、愉快的气氛。使学生打消顾虑,与教师配合,达到圆满解决问题的目的。学生是幼稚的,常在主动工作和做好事的时候犯错误。对于这种由于想得不周到,顾此失彼的错误,决不能简单否定、讥笑。老师要热心提出一些建议性的意见,在他们面临失败的时候,帮助他们取得成功。或者老师用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的惋惜来表示自己的批评态度。如"你什么都好,就这方面存在不足,实在可惜","你要是不犯这个错误,那该多好啊"。这种方式既达到了批评学生的目的,又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理解和爱心,寥寥数语,效果却很明显。

 五、关注学困生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曾经说过:“漂亮的孩子人人喜爱,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和关爱每一位学生,尤其是要宽容和优待学困生,有时这种处理方式更能起到神奇的教学效果,因为学困生更需要教师的精心关爱和呵护。

   学困生的学习成绩不理想是由许多原因造成的,如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思想品德等方面。后进生有诸多的缺点和不足,教师对他们进行赏识帮助的时候,首先要承认他们与好学生之间的差异,对他们的教育不能急功近利。其次遇见学生不会的问题要耐心教导,要根据他们的实际认知水平,从最简单的问题开始,循序渐进地加大学校难度,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唤起他们努力学习的激情。再次,对暂时性的学困生,教师应以情绪导出、正向引导为主,赢得学生的信任,并不断给予他们心理支持,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进而影响和改变学生。第四,对学习动力欠缺的学困生,教师要帮助他们了解自己,建立自信,并给予学习方法的指导,促进他们的发展和提高。

  “亲其师,信其道”深刻而精辟地点明了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认为,“师生之间是一种互相有好感、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这将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基于以上观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