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门峡医院 河南驻马店472000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是一种少见且病程迅速发展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急性脱髓鞘性病变。该病多发于儿童期,常因感染或疫苗接种后数日到数周内发病。ADEM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研究表明,患者免疫系统在应对感染或疫苗成分的过程中,可能会错误地攻击中枢神经系统的髓鞘,导致急性弥散性炎症反应。本病例的患儿为一名11岁女性,初发症状表现为双下肢疼痛和乏力,随后逐渐出现行走不稳、上肢抖动等神经系统症状。尽管症状在感染治疗后有所缓解,但在病程进展中出现的典型神经系统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结果,使得ADEM的诊断逐渐明确。本次病案报告旨在详细剖析患儿的临床表现、诊疗过程和影像学特征,为ADEM的早期识别和诊断提供临床参考[1]。结合该病例的治疗策略与预后情况,进一步探讨ADEM的临床管理方法及其对今后相似病例的指导意义。
1. 病例资料
1.1 患者信息及病史
患者姓名:宁XX 性别:女性 年龄:11岁 婚姻状况:未婚 职业:学生 入院时间:2024年5月2日 出院时间:2024年5月17日
主诉:双下肢疼痛2周。
现病史:2周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出双下肢疼痛,肌肉痛,阵发性,具体性质描述不清活动时偶有膝关节疼痛,可自行缓解,伴乏力、精神欠佳,活动减少,活动耐量无明显下降,无心慌、心悸、大汗,无胸痛、胸闷。未子治疗,下肢疼痛无明显变化。现为诊治来我院,门诊以“支原体感染、心肌损伤?”收住院。患病来患儿精神、食欲欠佳,睡眠安稳,大便正常,小便次数多,每次量不多。
既往史:平素体健,1月前发热,检查提示“支原体感染”,于社区医院输液治疗5天,体温下降。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手术史,无外伤史,无药物过敏史,无食物过敏史,无输血史,已按时接种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等,无异地及疫区长期居住史,无放射性物质接触史,无有害毒物接触史,生活习惯规律。
个人史:第1胎,第1产,足月顺产,出生体重不详,出生时无室息、产伤史,母孕期无“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无放射线及其它有害物质接触史:生长发育同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现上六年级,成绩一般。
家族史:父亲体健,母亲体健,非近亲结婚,有1弟10岁,体健,无家族性遗传疾病史。
1.2 体格检查
体温:36.8℃ 脉搏:82次/分 呼吸:20次/分 血压:95/65mmHg
全身检查:发育正常,营养状态中等,皮肤无水肿,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神经系统检查:四肢肌力V级,双侧Babinski征及Chaddock征阳性,指鼻试验及轮替动作欠灵活,站立及走直线不稳。
1.3 辅助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6.43×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0.8%,血沉28mm/h,提示细菌感染。肌酸激酶及同工酶正常,心肌损伤筛查正常。
头颅MRI:提示脑炎可能,考虑感染性或免疫性脑炎,待排除线粒体脑肌病。
脑脊液:微量蛋白高于正常,脑脊液自免脑抗体(MOG抗体阳性),有MOG抗体相关疾病。
脊髓MRI:颈胸段脊髓信号异常,支持ADEM诊断。
1.4 诊断及鉴别诊断
初步诊断: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
鉴别诊断:病毒性脑炎、线粒体脑肌病、自身免疫性脑炎。
1.5 治疗干预
患者入院后,初步予以头孢呋辛抗感染治疗,并配合维生素C和果糖以补充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考虑到感染因素,使用头孢呋辛控制细菌感染,维生素C作为抗氧化剂,协同果糖提高患者的整体免疫状态。尽管早期治疗有一定效果,但患者仍表现出神经系统症状。至住院第5天,症状无明显改善,医生根据病情发展调整方案,给予头孢曲松联合阿昔洛韦,以涵盖广谱抗菌和抗病毒治疗,同时开始地塞米松注射以减轻炎症反应。头孢曲松进一步增强抗感染作用,而阿昔洛韦主要防止潜在病毒性病原活动,地塞米松则帮助减轻脑部炎症,减少神经系统压迫症状。住院第8天,原有神经系统症状无明显变化,考虑到ADEM的可能性,医生启动大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10-30mg/kg.d)冲击治疗,连续3天,通过抑制免疫系统过度反应来减轻髓鞘损伤。同时给予丙种球蛋白进行免疫冲击治疗,进一步稳定患者的免疫状态,避免病情恶化。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给予碳酸钙D3片以预防糖皮质激素引起的钙流失,并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
1.6 治疗结果、随访及转归
患者住院第8天转科治疗,经免疫球蛋白和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后明显好转,5月16号复查影像学明显好转,症状明显改善,复查脑脊MRI显示病灶消退。
出院随访:院外合理饮食,注意休息,加强护理,避免感染,院外继续口服泼尼松治疗,不得擅自停药或减量,服药剂量及时间如下:尼松60mg/gd,晨起顿服,服药时间(2024.05.17-2024.05.30)。碳酸钙D3片,1片/天,连续服用。若患儿出现意识及性格改变、头痛头晕呕吐、站立不稳、感觉异常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就诊。出院停药1周,无不适方可行预防接种。
2. 讨论
本例患者表现出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的典型特征,包括感染后起病、双下肢疼痛、乏力、上肢抖动、行走不稳等多灶性神经系统症状。这些症状与影像学检查的脱髓鞘病灶相吻合,使ADEM的诊断得以确立。ADEM的病理机制可能涉及感染或疫苗接种后,机体免疫系统异常激活,导致自身抗体攻击中枢神经系统髓鞘,进而引发炎症性脱髓鞘病变。本例的治疗过程反映出早期识别和积极干预的重要性。
在治疗方面,初期的抗感染方案包含头孢呋辛和阿昔洛韦,用于控制潜在的细菌和病毒感染,防止进一步损害中枢神经系统。随着神经系统症状的加重,加入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以抑制炎症反应,随后采用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通过强效免疫抑制缓解脱髓鞘性炎症,显示出良好的疗效。丙种球蛋白的免疫调节作用显著,在患者表现出ADEM特征性病变时,有助于控制炎症过程并保护髓鞘免受进一步损害。本例中,患者的症状在冲击治疗后显著改善,病情稳定,影像学复查显示病灶明显缩小,证实了免疫抑制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在ADEM中的有效性[2]。
本病例的治疗过程揭示了在ADEM的诊治中,精准的早期识别和及时的免疫抑制治疗对预后有重要作用。此病例为儿童ADEM的临床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在多学科协作、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测辅助下的诊疗决策。未来需进一步积累ADEM病例,以深化对其发病机制的认识,并优化个体化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胡云云,王亚芹.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气管切开术后早期康复的个案护理体会[J].健康大视野 2020年20期, 113页, 2020.
[2] 赵占杰,孙立梅,梁文佳,等.WHO四步法分析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病例与预防接种的因果关联[J].热带医学杂志, 2020, 2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