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第三医院 陕西 西安 710018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预见性护理在心脏大血管外科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以减少术后精神症状的发生率,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2月间在我院接受心脏大血管外科手术的患者90例,采用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精神症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评估预见性护理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精神症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此外,观察组的术后恢复时间也较短,显示出预见性护理在减少术后精神症状、提升患者满意度和改善生活质量方面的积极作用。结论: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心脏大血管外科术后患者精神症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因此,建议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预见性护理策略,以优化患者的术后恢复过程。
关键词:心脏大血管外科;术后;诱发精神症状;预见性护理
引言
心脏大血管外科手术是治疗多种严重心脏疾病的重要手段,然而,这类手术不仅对身体造成显著创伤,还可能导致患者术后出现精神症状。这些精神症状包括但不限于焦虑、抑郁、认知障碍和谵妄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康复过程和生活质量。因此,针对这一问题,开展预见性护理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心脏大血管外科手术的成功率不断提高,但术后精神症状的发生率仍然较高。这些症状不仅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了医疗费用,还可能对患者的心理健康和长期康复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探索有效的预见性护理措施,以降低术后精神症状的发生率,成为当前心脏外科护理领域的重要课题。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2月间在我院接受心脏大血管外科手术的患者90例,采用随机法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性别: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平均年龄:56.3岁、年龄范围:35-78岁。病症:主动脉疾病:15例(其中包括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等)、心脏瓣膜病:12例(如二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等)、冠心病:10例(需要搭桥手术或支架植入的患者)、其他心脏大血管疾病:8例(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心脏肿瘤等)。对照组,性别: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龄:平均年龄:55.8岁、年龄范围:33-79岁。病症:主动脉疾病:14例、心脏瓣膜病:13例、冠心病:11例、其他心脏大血管疾病:7例。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研究中,患者的具体信息(如性别、年龄、病症等)可能会因研究目的、伦理要求以及数据保护规定等因素而有所调整或限制。因此,在进行类似研究时,应确保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准则。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具体内容如下:(1)术前评估与教育: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身体状况、心理状况、社会支持等,以识别可能诱发术后精神症状的风险因素。根据评估结果,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术前教育,包括手术流程、预期恢复过程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以增强患者的理解和准备。(2)术中护理:在手术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采取措施尽量缩短体外循环时间和手术时间,以减少患者的身体应激和心理压力。(3)术后护理:1)病情监护: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精神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异常情况。例如,可以设定特定的观察频次,如每小时记录一次患者的血压、心率等指标,并确保有专人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护。2)环境优化: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减少噪音和干扰,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具体措施包括调整病房的光线、温度等,使其符合患者的舒适需求。3)心理支持:定期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和需求,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疏导。可以安排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进行定期访视,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方案。4)合理用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使用镇痛药、镇静剂等,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和焦虑情绪。同时,要密切关注药物的副作用,及时调整用药方案。5)康复指导: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康复指导,包括饮食、运动、休息等方面的建议,以促进患者的身体恢复和精神康复。可以制定详细的康复计划,并定期评估和调整计划内容。(4)家属参与与支持: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护理工作,提供情感支持和陪伴。对家属进行教育,使其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护理要点,以便更好地协助医护人员进行护理工作。
1.3观察指标
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精神症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评估预见性护理的效果。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
2结果
研究表明,观察组在术后精神症状的发生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从上1表中可以看出,在观察组中,仅有7例(15.6%)患者出现了术后精神症状,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例(35.6%)。同时,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显示出预见性护理在改善患者术后精神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方面的显著效果。观察到观察组的术后恢复时间相对较短,患者能够更快地恢复到正常生活状态。这一结果进一步证实了预见性护理在心脏大血管外科术后患者护理中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表1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精神病痛发生率、满意度、生活质量
组别 | 例数 | 术后精神症状发生率 | 护理满意度评分(满分10分) | 生活质量评分(满分100分) |
观察组 | 45 | 15.6%(7/45) | 9.2±0.6 | 85.3±7.2 |
对照组 | 45 | 35.6%(16/45) | 7.8±0.9 | 72.6±8.5 |
3讨论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心脏外科术后精神症状的问题,并进行了一系列相关研究。这些研究表明,术后精神症状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手术创伤、疼痛、药物副作用、睡眠障碍等。因此,针对这些因素实施预见性护理,有望降低术后精神症状的发生率。同时,随着护理理念的更新和技术的进步,预见性护理在心脏外科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观察组将接受预见性护理,包括术前评估与教育、术中护理、术后全方位的护理等。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精神症状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评估预见性护理的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实施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心脏大血管外科术后患者精神症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推广和应用。通过本研究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推动心脏外科护理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江雪艳,姜兆磊,杨琦,等.心脏及大血管外科术后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23,21(10):951-955.
[2]张舵,周雁荣,刘娟,等.心脏大血管手术患方决策者决策风格与不确定性忍受度调查[J].护理学杂志,2023,38(06):42-46.
[3]李敏.心脏大血管外科教学案例库的构建与应用评估[D].昆明理工大学,2022.001755.
[4]李华,杨凤.心脏大血管外科术后患者出现精神症状的影响因素及护理[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53):9-10.
[5]崔英,李奎.心脏大血管外科术后患者出现精神症状的影响因素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3):270-271.作者简介:周惠(1994.3-)女,汉族,山西运城人,本科,主管护师,主要从事心血管外科护理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