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安全文化为引领 推进双重预防机制--打造本质安全型企业浅谈分析

/ 3

以安全文化为引领 推进双重预防机制--打造本质安全型企业浅谈分析

付振东

辽宁大唐国际新能源有限公司锦州热电分公司,辽宁 锦州

摘  要:自《安全生产法》明确提出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构建双重预防机制,从法律层面强调了构建双防机制的重要性和严肃性,电力企业应该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坚持风险预控、超前控制和事故隐患闭环管理等措施,从源头上有效管控风险隐患,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坚实保障。本文就安全文化建设中安全操作为切入点,对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双防机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寻求合理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与信息化、安全生产基础工作有机结合,持续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推进安全生产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安全文化建设;危险源辨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隐患排查;信息化建设;

一、基本情况

(一)双重预防机建设构建的背景

《安全生产法》明确提出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构建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以下简称:双防机制),从法律层面强调了构建双防机制的重要性和严肃性。企业应从日常具体工作着手,通过有效的防范化解安全风险、排查治理安全隐患,依法持续构建双防机制并保证其良好运转,有效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保证安全生产长治久安的稳定局面。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以职工层为核心,需要全员进行参与,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是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其中必要的一个环节,规范安全操作,让安全作业的安全理念深入职工内心,在日常工作中,能够主动辨识安全风险,实现风险超前预控,提升企业本质化安全水平。

(二)双重预防机制体系建设

公司建立双防机制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双防机制顶层设计,完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管理制度,明确双防机制各环节责任界面及管理要求,定期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双防机制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安全风险控制评估、危险源(重大)评估、设备检修技改、防汛、春(秋)检、保供热、点(巡)检、日常(联合)检查、以及“三讲一落实”等工作,督促、指导和协调各部门列出清单,按照相关要求强化安全风险辨识和防范化解和深化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三)安全风险辨识和分级原则

危险源分为第一类危险源(根源)和第二类危险源(状态),是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各类伤害安全风险以固有状态存在于生产各项工作当中。基于以上观点,企业应组织全员开展安全风险辨识,安全风险辨识共分为两类:一类为设备固有系统类,主体为设备设施构成的固有风险。另一类为作业操作类,主体为日常作业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即:将设备系统固有类及生产工艺流程划分单元进行安全风险辨识,作业操作类按照日常和机组检修等作业进行安全风险辨识并列入清单分级管控。

安全风险分级采用较为常见的风险矩阵法和作业条件分析法,在风险分级中充分考虑三种时态、三种状态,增加级别调整条件:例如外包队伍人员作业必须列为一般风险以上级别、系统内外发生的事故案例以及公司发生二类障碍设备事故提升一层风险等级、设备处于停运状态检修降低一层风险等级等。设备固有系统类、作业操作类等较大安全风险形成高风险作业清单。

(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

对各类危险源从工程技术、安全管理、人员培训、个体防护、应急处置等五个方面制定管控措施,将安全风险管控责任落实到人,遵循“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按层级、分专业、分区域等进行管控。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数据库,并实施动态管理、定期更新。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具体措施:一是风险告知。即:较大以上设备固有系统危险源处均设置危险告知牌;每季度组织各部门岗位人员结合作业风险进行岗位风险辨识并签订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二是有计划管控。即:对作业操作类实施工作日计划管理,利用信息化手段在管控平台评估和辨识每项作业风险等级并进行数据录入,专项照单督办确保各层级管控人员管控到位;三是动态管控。即:对于高风险作业利用信息化手段实行钉钉审批许可管理,系统自动抄送至相应管控层级岗位人员,适时提级监护。执行高风险监护记录卡,规范管控行为和过程,保证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五)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公司隐患排查分为日常、专项、季节性等隐患排查,年初建立隐患排查方案和工作计划,各级责任主体按照计划正常开展,每月通过公告栏、微信群、官方网站、职代会等多渠道公布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二、存在的问题

1.个别岗位人员对于危险源及隐患概念不准确

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核心是解决安全生产领域“认不清、想不到”的问题。在企业具体工作推进过程中,也发现“认不清、想不到”问题,具体表现就是对于什么是安全风险,什么是安全隐患等概念定义不准确,对于更进一步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安全隐患分级治理的意义领悟不透彻,这就导致很多具体工作无法落实到位。

2.双防机制建设仍存在主观判断影响

双防机制实质上是在构筑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两道防火墙,即:第一道是管风险。从源头上系统辨识风险,并进行分级管控,努力把各类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杜绝和减少事故隐患;第二道是治隐患。认真排查风险管控过程中出现的缺失、漏洞和风险控制失效环节,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发生之前。所以,安全风险管控到位就不会形成事故隐患,隐患一经发现及时治理就不可能酿成事故。通过双防机制,切实斩断事故链。而实际工作中,部分岗位人员凭借主观的经验主义进行风险辨识和管控,未能系统有效辨识出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导致风险辨识和管控失效,进而形成隐患。例如:查阅部门、班组对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辨识、台账建立不全,部分有限空间未悬挂安全警示牌和安全风险告知牌。

3.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分级管控的关系未能正确厘清

实际工作推进中,部分管理人员未能深入理解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分级管控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导致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推进不到位。公司应自决策设计层开始逐级系统培训,统一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将二者统筹融合。即:通过强化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从源头上消除降低或控制相关风险,进而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隐患排查治理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强化与深入,通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查找风险管控措施的失效、缺陷或不足,采取措施予以整改,同时分析、验证各类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评估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进而完善风险分级管控措施,减少或杜绝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共同构建起预防事故发生的双重机制,构成两道保护屏障,有效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4.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闭环工作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

自双防机制有序推进以来,公司先后实施了平台化数据录入、督办、闭环、验收等管控措施,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体系化管理机制仍需完善。例如:查阅部门隐患排查治理台账,部门之间隐患排查台账格式不统一、数据不一致,缺乏体系化管理。一是要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建立自查、自改、自报隐患的信息管理系统;二要建立健全事故隐患闭环工作机制,实现隐患排查、登记、评估、治理、报告、销账等持续改进的闭环管理;三要从排查发现隐患、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验证整改效果等环节实现有效闭合管理;四要建立完善事故隐患登记报告制、事故隐患整改公示制、重大事故隐患督办制等工作制度,使隐患从发现到整改闭环都处在监督管理下,成为一个“闭合线路”,对查出的隐患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对重大事故隐患严格落实“分级负责、领导督办跟踪问效、治理销号”制度。目前公司虽然都有不同程度推进,但还应把各个环节贯穿起来,形成体系化管理。

5.未能科学的处理与其他工作的交叉

实际工作推进当中,双防机制工作与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以及安全风险控制评估等工作互有交叉,还应通过大量的宣传、培训工作,纠正、统一和强化职工的认识。必须认识到,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以及安全风险控制评估等诸多工作,都是双方机制的组成部分,而双防机制实质上是用科学的方法将这些各自为战的工作系统的统筹起来。这也是构建双防机制工作中任重而道远却又很重要的一项工作。

三、原因分析

构建双防机制过程中,之所以会出现以上诸多问题,分析原因如下:

1.培训以及宣贯工作没能跟上双防机制构建的步伐

构建双防机制是一项庞大的、系统的安全生产管理“工程”,它不同于普通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建设。首先需要经过决策层系统的顶层设计,在管理层和执行层深刻、透彻的理解的基础上,全员参与的一项工作。因此系统的培训必须到位。二是各层级管理人员要掌握双防机制建设情况,才能做到各环节责任清晰、协调统一,才能构建有效运行的安全管理机制。作为管理层和执行层,要深刻理解构建双防机制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明确双防机制构建中的岗位职责,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工作出现偏差。这些问题需要系统的培训和广泛的宣贯来解决,因此说培训工作是构建双防机制的首要工作,宣贯工作必须贯穿始终。

2.各级管理人员下沉不到位

构建双防机制,各级管理人员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要深入生产班组强化过程管理,充分了解生产班组在构建双防机制中存在的难点问题,结合事故案例及相关规章制度组织开展职工培训,使其掌握安全风险辨识方法、管控措施、隐患排查治理等双防机制建设流程,确保双防机制建设在执行层能够有效执行。

3.奖惩机制没能跟上

构建双防机制,首先是各环节不但都要有明确工作标准,要有问责和奖励的正反向及激励机制。否则,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和不干一个样的恶性循环必定有了滋生的土壤。公司领导决策层要对部门有考评,部门要对班组有考评,班组要对各岗位有考评,各级考评的结果就是兑现奖惩的依据,加大违章行为、隐患问题的举报奖励机制,奖惩的标准要具体化,具体明确追责问责条款,表彰行为,形成一级保一级的管理机制,这是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的根本保障。

四、对策建议

(一)注重学习借鉴,强化管理提升

双防机制建设应基于公司安全生产管理现状,能够切实解决安全生产实际问题。在建设过程中,要在电力安全生产传统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兄弟单位经验,注重消化吸收和提炼,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体系。

(二)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协调机制

要结合双防机制建设的需求,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领导组织机构,明确职责,确定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工作方法、责任分工和工作周期,要强化生产技术、设备及运行管理、教育培训、安全监督等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尤其是要发挥专业优势,建立坚实的制度保证,确保构建双防机有法可依。

(三)加强过程监管,持续改进

双防机制能够良好运转是遏制生产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公司应加强双重预防机制执行过程监督、检查、指导和审查,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更重要的是,统筹现有的钉钉系统、视频监控、生产日计划、集团公司管控平台等信息化管理手段,全面推进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化建设,确保双防机制有效运转。

(四)在坚实的技术支撑基础上,坚持全员参与

双防机制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方式,要发动全员(含外包施工队伍人员)参与到生产风险、隐患的辨识、评估和管控治理工作中,使职工清楚自身面临的安全风险、可能后果和控制方法,促进全员安全意识的提升。还要深入挖掘技术支撑体系的潜力,拓展安全生产的认识,努力解决“想不到”的问题。

(五)建立隐患排查倒查机制,完善责任体系

隐患排查是检验安全风险防控是否有效的重要手段,公司应建立隐患排查倒查机制,遵循“谁检查,谁负责,谁验收,谁负责”的原则,明确隐患排查任务、落实各级岗位人员排查责任,鼓励发动全员查找隐患并建立奖励机制,各级责任主体按照要求逐级建立隐患排查四个清单台账,善于归集分析,深入剖析隐患排查治理过程中存在的倾向性、苗头性等深层次管理问题,寻求解决措施,全面管控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