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浅静脉输液中应用留置针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对疼痛程度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2-04
/ 2

老年患者浅静脉输液中应用留置针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对疼痛程度的影响分析

王玉姜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贵州贵阳  550000

摘要:目的:分析对应用留置针的浅静脉输液老年患者行护理干预取得效果与对其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将于2024年1月-2024年6月接受浅静脉输液留置针的100例老年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行综合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干预。评估两组护理状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疼痛与身心痛苦评分较低,P<0.05。结论:老年患者接受浅静脉输液治疗时,若采用留置针,应注重护理干预工作的开展,降低患者疼痛感,减轻患者焦虑情绪,实现对不良事件的有效防控。

关键词:老年患者;浅静脉输液;留置针;护理干预;疼痛程度

近年来,我国老年人口规模逐渐扩大,受其生理特征等因素影响,其医疗需求相对较高。若老年患者接受浅静脉输液治疗,治疗时间较长,且需反复输液,为降低反复穿刺对患者的影响,加之部分患者静脉血管相对薄弱,对留置针的应用相对较多,提升患者舒适度[1]。然而,此种方法的应用也存在一定风险,如液体外渗等,对护理干预提出更高要求。本研究对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为应用留置针浅静脉输液患者护理方案的改善提供支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均为接受浅静脉输液治疗且应用留置针的老年患者,治疗时间均介于2024年1月-2024年6月,计100例,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男24例,女26例,平均年龄67.53±1.57岁。对照组男23例,女27例,平均年龄67.49±1.63岁。对比分析两组资料,P>0.05。

纳入标准:选取符合留置针指征且每天输液时间高于4h的老年患者。

排除标准:排除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或凝血异常的患者。

1.2方法

1.2.1对照组控制方法

行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如常规宣教指导等,告知患者留置针应用相关注意事项,密切观察患者输液状况,调整输液速率,提升导管保护水平,保障异常现象的及时察觉。

1.2.2观察组控制方法

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首先,输液前,护理人员需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身体状况等信息,如过敏史与静脉状况等,检查患者皮肤状况,确认输液部位是否存在红肿现象,并告知患者输液注意要点,如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与防控措施等,提升患者配合度。同时,护理人员可对患者身体情况进行分析,选取使用的留置针型号,确认留置部位,降低并发症产生风险[2]。其次,护理人员需关注患者心理状态,做好心理疏导与安抚工作,耐心解答患者疑惑,温柔询问患者是否存在针头恐惧症等,可于穿刺前遮挡患者视线,或播放综艺视频,保证患者放松。再次,对患者皮肤状态进行分析,结合药物使用要求,选取适宜的浅静脉通道,贯彻无菌操作原则,调整留置针插入深度与角度,做好针头固定工作,以免出现药物泄漏现象[3]。最后,告知患者做好个人卫生护理,观察患者穿刺点是否存在感染等现象,及时告知医生处理,及时拔除留置针,更换输液部位,提高输液治疗安全性。

1.3指标观察

统计分析两组不良事件产生状况。

借助VAS量表确认患者疼痛程度。通过Beck焦虑量表,即BAI量表,分析患者身心痛苦度。

1.4统计学处理

将SPSS22.0用于数据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若P<0.05,数据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由表1可知,护理后,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疼痛与身心痛苦评分较低,P<0.05。

表1 两组护理前后的疼痛、身心痛苦评分与不良事件发生率

组别

例数

不良事件

VAS评分

BAI评分

留置针脱落

液体外渗

皮下血肿

总发生率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50

1(2.00)

0(0.00)

1(2.00)

2(4.00)

5.16±1.52

2.02±0.35

30.25±3.24

15.23±1.68

对照组

50

3(6.00)

2(4.00)

3(6.00)

8(16.00)

5.19±1.49

3.52±0.58

30.32±3.16

21.03±2.35

χ2/t

--

9.635

0.386

15.241

0.315

11.236

P

--

0.001

0.698

0.001

0.752

0.001

3讨论

浅静脉输液过程中,对留置针的应用相对较多,降低反复穿刺对患者的影响,满足长时间药物注射要求,提升患者治疗效果。为提升患者治疗安全性,应注重留置针护理工作的开展,结合相关操作规范,考量患者治疗需求,调整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患者配合度。而综合护理干预体系的构建,会考虑患者身心状态,总结分析临床护理经验,优化护理措施,保证护理规范性,提升患者舒适度[4]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疼痛感与焦虑程度较低。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综合护理干预模式的应用,会从输液前着手,积极开展健康宣教工作,告知患者输液治疗目的与留置针应用价值等,并结合患者心理情绪,调整心理疏导策略,提升患者心态稳定性,提高患者配合度,降低并发症产生风险。同时,穿刺过程中,会结合患者兴趣偏好,让患者观看自身喜爱的视频等,转移患者注意力,使得患者疼痛感下降。患者输液过程中,会密切观察患者穿刺点,及时与患者沟通,保障异常状况的意识察觉,提升患者输液安全性

[5]

综上,老年患者浅静脉输液过程中,对留置针加以应用时,建立综合护理干预体系,可降低患者输液风险,减轻患者疼痛感。

参考文献:

[1]劳瑞莲,关诗柔,周君敏,梁雪美,余瑞缠,陈雪冰.针对性心理干预结合即时激励护理在小儿行留置针静脉输液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4,10(04):37-40.

[2]林杜娟,陈雄英,戴柳青,谭金仪.基于循证护理模式的静脉留置针不完全置入法在小儿静脉输液治疗中的应用[J].妇儿健康导刊,2023,2(24):133-135.

[3]陈妙娟,吴冬梅,丁桂红,刘琼.改良多形式风险护理模式对静脉输液治疗患儿临床效用及安全性[J].慢性病学杂志,2023,24(12):1839-1841+1845.

[4]林丽婷,尤建斌,李锦慧.持续质量改进规范护理结合多元化健康教育在行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3,9(08):163-165.

[5]杨新霞,马丹.预见性护理在输液门诊中的应用及对留置针并发症风险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23,30(06):819-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