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水网的构建与生态保护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2-06
/ 2

黄河流域水网的构建与生态保护

赵冲

皖江工学院  安徽省马鞍山市  243031

摘要:本论文旨在探讨黄河流域水网的构建与生态保护,通过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构建黄河流域大水网的必要性及其对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黄河流域  水网构建 生态保护

引言

黄河流域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一直是国家层面的重大战略。黄河流域不仅承载着重要的生态功能,而且是国家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能源基地。然而,黄河流域面临着洪水威胁、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等多重挑战。构建黄河流域大水网,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生态保护,成为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

1.洪水威胁

黄河流域历史上素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之说,洪水威胁一直是黄河流域最大的威胁。黄河流域横贯中国西北、华北、中原,下游防洪保护区涉及豫鲁冀皖苏5省110个县、12万平方公里土地和近1亿人民群众。近年来,极端气候灾害频发,黄河下游多次发生历史罕见洪水,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当前,黄河古贤、黑山峡、碛口水利枢纽尚未建设,高村以上299公里游荡性河段河势尚未有效控制,黄河防洪工程体系还存在突出短板。因此,加强防洪体系建设,提高防洪能力,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

2.生态环境脆弱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存在冰川退缩、冻土层消融加快、天然林草植被退化、湖泊和湿地萎缩等突出问题。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河源区永久性冰川雪地面积减少52%,湿地面积萎缩20%。黄河上游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突出,黄河宁蒙河段氮磷污染最为严重。河口三角洲天然湿地萎缩,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河口天然湿地萎缩50%。此外,黄河流域还存在支流断流严重、河湖湿地萎缩、地下水超采等生态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威胁着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也制约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3.水资源短缺

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是制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瓶颈。黄河以占全国2%的水资源支撑了全国12%的人口和17%的耕地,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达到80%。黄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呈显著下降趋势,未来30~50年,随着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变流域下垫面条件,黄河天然径流量将进一步减少。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水资源开发利用量逐步上升,但缺水矛盾更加尖锐,导致生态恶化、粮食生产受限、重大能源项目不能上马等一系列严重问题。黄河流域粮食产量年均减少约300万吨,约占总产量的6.3%。受用水指标限制,中上游省区大批能源化工项目无法实施,严重威胁国家能源安全。

、黄河流域水网构建对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

构建黄河流域大水网,不仅有助于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而且对于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1.保障河流生态流量

构建大水网,可以通过水利工程调节河流生态流量,保障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对于黄河流域而言,除了关注黄河干流之外,还需要关注湟水、大通河、洮河、伊洛河、沁河等主要支流的生态流量保障。

2.促进河湖生态环境复苏

构建大水网,可以为长期干涸萎缩的河湖带来宝贵的水源补给,使河湖重现生机。南水北调东中线、引黄入冀补淀等一批骨干水网工程的建设,为北方缺水地区河湖生态环境复苏提供了有力支撑。

3.遏制地下水超采

构建大水网,可以通过水源置换等措施,大幅度降低地下水超采区开采量,逐步达到“采补平衡”状态。通过流域性洪水补给、人工加强补给等手段,使超采区地下水水位逐步恢复到正常水平,遏制地面沉降、咸水入侵等问题。

4.改善河湖水质

构建大水网,可以增强受水区的水体流动性和纳污能力,改善受水区水环境质量。同时,国家水网众多调蓄工程的建设,有助于增加水域空间面积、体积及其环境容量,提升枯水期基流保障水平和下游河流的整体纳污能力。

、构建黄河流域大水网的措施和建议

1.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为了进一步完善黄河流域的水资源调配体系,必须加强对南水北调西线、古贤、黑山峡等重大水利工程的建设力度。这些工程不仅是流域国家水网的主骨架和大动脉,更是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关键。通过建设这些水利工程,可以形成“一线多库”的水资源配置格局,使得水资源能够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调配。同时,这些工程还能显著提高水资源的调节能力,确保在干旱或洪涝等极端天气条件下,流域内的水资源仍然能够得到稳定供应。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工程的质量和效益,确保每一项工程都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

2.优化水资源配置

优化水资源配置是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需要通过跨流域调水、多水源联合调度等措施,将水资源从资源丰富的地区调配到资源短缺的地区。这不仅可以保障流域内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用水需求,还能满足生态环境对水资源的需求。在优化水资源配置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对水资源的需求差异,制定科学合理的调配方案。同时,还需要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监管力度,确保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

3.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

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至关重要。需要坚持一体化保护与修复的原则,实行自然恢复为主、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的系统治理。为此,我们需要编制黄河流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明确生态保护与修复的目标和任务。同时,还需要组织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如植树造林、湿地恢复等,以改善流域内的生态环境。在推进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注重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和有效实施,确保每一项工程都能够取得实效。

4.加强科技支撑

科技支撑是推动黄河流域大水网建设和管理的关键。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技术构建黄河流域水网监测和管理系统,实现对水资源的实时监测和科学管理。这一系统可以为我们提供准确、及时的水资源信息数据支持,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流域内的水资源状况和需求情况。同时,还可以利用这一系统对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调配和管理,确保水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在加强科技支撑的过程中,需要注重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力度,为黄河流域大水网的建设和管理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构建黄河流域大水网,对于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和加强科技支撑等措施,可以形成互联、互通、互济的南北“双T”形水网经济格局,为黄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安全保障。同时,构建大水网也有助于保障河流生态流量、促进河湖生态环境复苏、遏制地下水超采和改善河湖水质,为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作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 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与节水实践[J]. 李强坤;韩金旭;王友芝;张翔宇.中国水利,2022(13)

[2] 对国家水网的认识[J]. 刘璐.水利发展研究,2021(12)

[3] 黄河流域水资源供需新态势与对策[J]. 彭少明;郑小康;严登明;尚文绣.中国水利,20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