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耳鼻咽喉科学课程的教学中,思政教育的融合日益受到关注。随着医学教育改革的推进,思政教育不仅关注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还强调医学伦理、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的塑造。当前,耳鼻咽喉科学教学中的思政教育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内容整合不够深入、教学方法单一和教师思政素养不足等方面。为此,课程思政的有效整合需要通过优化课程设计、创新教学模式和强化教师引导,推动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的有机结合。未来,耳鼻咽喉科学课程的思政教育将朝着更加系统化、互动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进一步提升医学人才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耳鼻咽喉科学;课程思政;医学教育;伦理道德;教学改革
引言
耳鼻咽喉科学作为临床医学的重要学科,其教学不仅要求掌握专业技能,还需培养学生的职业伦理和社会责任感。然而,当前耳鼻咽喉科学课程中的思政教育整合仍显不足,未能充分发挥其在医学教育中的作用。如何将思政教育有效融入耳鼻咽喉科学的教学,成为提升医学人才全面素质的关键问题。通过探索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的深度融合,能够培养出既具备扎实专业能力,又具备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医学人才。
一、耳鼻咽喉科学课程中的思政教育现状
耳鼻咽喉科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主要围绕专业技能和临床知识展开,长期以来,思政教育在这一领域的整合相对薄弱。耳鼻咽喉科学作为一门临床医学学科,强调的是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但随着医学教育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意识到,单纯的医学技能教育已无法满足现代医学人才培养的需求。在医学教育中,课程思政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在通过融入社会责任感、职业伦理和价值观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在耳鼻咽喉科学的教学实践中,思政教育的落实仍处于初步阶段。许多院校的耳鼻咽喉科学课程主要聚焦于学科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了对学生医德医风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目前,大多数医学院校在耳鼻咽喉科学课程中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较低,往往仅限于个别课程或教学环节的简单融入。这种方式往往难以形成系统性的教育影响,也无法在学生心中建立起深刻的职业伦理和社会责任感。思政教育的内容设计往往较为单一,缺乏与耳鼻咽喉专业课程内容的深度结合。在许多情况下,医学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是割裂的,学生虽然能够在课堂上学习到专业知识,却未能充分认识到这些知识背后所蕴含的社会价值和伦理考量。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和技能的训练,未能通过课程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医学与社会、医学与人文之间的深刻关系。
另一方面,耳鼻咽喉科学的课程体系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该学科内容复杂,涉及生理学、病理学、临床诊断等多个领域,教学目标侧重于临床技能和疾病的处理,容易忽略学生在面对患者时的态度、情感及伦理选择。这种“技术至上”的教学思路可能导致学生忽视了患者的主观感受与社会背景,未能充分理解医者的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为了使学生真正理解医学的使命与价值,课程中应进一步加强思政教育的融入,培养学生的医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从而达到“德术并重”的培养目标。耳鼻咽喉科学课程的思政教育现状需要进一步反思与改进。随着医学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必将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二、耳鼻咽喉科学教学中的思政教育不足与问题
当前,耳鼻咽喉科学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医学知识的传授和临床技能的培养上,而对于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则相对较低。由于耳鼻咽喉学科的专业性强、知识更新快、临床实践性强,教学重点往往侧重于解决学生如何掌握技术操作和疾病诊疗,忽视了对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思政教育未能渗透到课程的每一个环节,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使得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对医学伦理、医德观念的认知较为薄弱,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也未得到有效强化。思政教育的内容往往较为抽象,缺乏与耳鼻咽喉学科实际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很多医学院校在设计思政教育时,仍然采用单独开设的形式,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关联度较低。这种割裂的模式导致思政教育无法在耳鼻咽喉科学的专业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教育时,往往难以将思政教育的理念与专业技能的掌握相结合,从而无法在日常的临床实践中自觉地将伦理道德与专业技术并重,形成全面的医学思维和职业价值观。耳鼻咽喉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未能充分创新,以适应思政教育的需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多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学方法单一,难以激发学生对思政教育的兴趣和主动性。与传统的医学教育不同,思政教育更需要通过互动式、案例分析等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价值判断能力,而这些方式在耳鼻咽喉科学课程中的应用相对较少。学生们可能更多关注技术操作和诊疗方法,而忽视了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处理伦理冲突、如何建立患者信任等重要问题。
同时,耳鼻咽喉科学教师的思政教育能力也有待提高。虽然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已经意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系统的培训和相应的教学资源,许多教师在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时感到力不从心。他们往往无法准确把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之间的有机结合点,导致思政教育的内容不能深入到学生的内心,未能真正起到塑造学生价值观、提升社会责任感的作用。因此,在当前的耳鼻咽喉科学教学中,思政教育的实施面临着较大的困难,需要在教师培养、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全面改进。
三、思政教育在耳鼻咽喉科学课程中的整合方法
要有效将思政教育融入耳鼻咽喉科学课程中,关键在于打破传统学科知识与思政教育的割裂,将二者有机融合,形成系统化、立体化的教育模式。思政教育应当通过课程内容的设计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耳鼻咽喉科学的基础教学中,除了传授疾病的病理、诊断与治疗方法外,可以围绕医学伦理、患者权益、社会责任等话题展开深入讨论。例如,在讲解某些临床病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治疗过程中兼顾患者的情感需求、如何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进而让学生从技术层面转向人文层面的思考,培养其综合素质。
教学方法的创新对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入至关重要。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容易导致学生单纯接收知识,忽视思政理念的内化。为了实现思政教育的深度渗透,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情境模拟等方式,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医学职业伦理、患者尊严、医生责任等核心问题。例如,借助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医患关系中的伦理困境,通过角色扮演等方法模拟临床中的伦理决策,帮助学生在情感共鸣和理性思考中形成正确的职业态度。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等形式,增强学生的互动性,让他们在多角度的讨论中形成全面的思政认知,并将这些认知逐步转化为行为规范和价值观。思政教育在耳鼻咽喉科学课程中的整合还需要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的积极引导。
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具有较强的人文素养与思政教育的敏感性。通过强化教师的思政教育能力培训,使其能够将伦理道德与学科知识有机结合,真正发挥教师在学生思想引导中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讲解医学伦理、探讨医者使命等内容,引导学生在技术学习的同时,逐步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学生在面对疾病、治疗和患者时,能够更加关注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教师还应注重在日常教学中展示医学人文精神,传递医学的社会价值,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和社会责任感。
四、耳鼻咽喉科学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案例分析
耳鼻咽喉科学课程中的思政教育整合,已经在一些院校得到一定的尝试和应用,且其效果逐渐显现。通过对部分医学院校耳鼻咽喉学科教学中思政教育实施情况的案例分析,可以看到,这种整合不仅在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上产生了积极影响,还在培养学生的职业伦理、社会责任感以及人文关怀意识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在一些案例中,教师通过设计具有思政教育性质的临床案例,将专业知识的讲解与伦理道德的探讨紧密结合,成功地引导学生在临床思维中加入人文视角。通过分析患者的需求、情感变化以及医患沟通中的伦理问题,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还能更好地理解医学作为一项社会服务工作的多维意义。这种教学模式显著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对患者的关爱意识,尤其是在面对一些复杂的、涉及伦理冲突的临床情境时,学生能够做出更加成熟和理性的判断。
一些耳鼻咽喉科学的教学团队还通过小组讨论、情境模拟等方式,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医学伦理问题。这些活动不仅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还促使他们在讨论过程中不断强化对医学职业道德的认同感。在这种互动性强的教学模式中,学生通过彼此交流与辩论,对医学伦理的核心价值观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同,特别是在对患者隐私、知情同意、医患沟通等问题上,学生展现出更加成熟的思考。这种思政教育的整合还促进了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在一些实践教学环节中,学生通过参与实际的临床治疗和患者接触,能够在真实的医患互动中体会到自己作为医务工作者的社会角色和责任。
通过将思政教育融入到这些实践环节中,学生逐渐形成了更加完整的医学职业观,深刻认识到医学不仅仅是技术的应用,更是一项与人性、道德和社会责任密切相关的事业。这种整合有效提高了学生对医德医风的认同与自觉遵守,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担当和服务意识。案例分析还显示,教师的引导作用是实现思政教育有效融合的关键。那些在教学中积极倡导人文精神和医学伦理的教师,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将其转化为日常诊疗中的实际行动。
五、未来耳鼻咽喉科学课程思政教育的发展方向
未来耳鼻咽喉科学课程思政教育的发展方向应更加注重学科特点与社会需求的结合,深化思政教育的内涵,并推动其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随着医学教育的不断发展,医学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技术的传授,更是价值观和职业伦理的塑造。耳鼻咽喉科学作为一门涉及大量临床操作和患者接触的学科,其教学中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入,必须紧扣学生未来实际工作的需求,特别是在医患关系、医疗伦理以及社会责任等方面。未来的思政教育不应仅局限于理论的灌输,而是要通过实际教学环节,帮助学生在技术学习的同时,强化其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未来耳鼻咽喉科学的思政教育将更加注重跨学科的合作与资源整合。
随着医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融合,耳鼻咽喉学科中的思政教育也应借鉴其他学科的成功经验,将医学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的知识有机融入课程体系中。通过这样的跨学科整合,思政教育将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而是形成系统的价值观教育和全面的医学素养培养,帮助学生从多维度理解和掌握医学伦理与社会责任。结合社会发展的新需求,课程思政的内容应不断更新,关注当代医学和社会伦理热点问题,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解决复杂伦理问题的能力。未来的耳鼻咽喉科学课程思政教育还应更加重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当今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
为了更好地实现思政教育目标,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多媒体、在线平台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等工具,创新教学模式。这些技术不仅能够提高教学的互动性与参与感,还能够模拟真实的临床环境,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遇到伦理和社会责任的挑战,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医学职业的社会意义。课堂外的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医疗社会工作等,也将成为课程思政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接触社会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的作用在未来的思政教育中也将变得愈加重要。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还需要具备高水平的思政教育素养。
结语
耳鼻咽喉科学课程的思政教育整合,对于培养具有专业素养与社会责任感的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当前,课程思政在耳鼻咽喉科学教学中的实施面临一定的挑战,但其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职业伦理和人文关怀意识方面的潜力已逐渐显现。未来,耳鼻咽喉科学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应更加注重与学科特点的深度融合,推动跨学科合作与教学方法创新,强化实践环节,提升教学效果。通过教师的引导与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思政教育有望成为培养德术并重医学人才的核心途径,为医学教育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晓蓉. 思政教育在医学课程中的创新与实践[J]. 医学与教育, 2023, 41(3): 22-25
[2] 张秋芬. 课程思政在医学教育中的探索与实践[J].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22, 33(7): 47-50
[3] 王建华. 从医德医风角度探讨课程思政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性[J]. 现代医学教育, 2024, 46(2): 85-88
[4] 刘一帆. 医学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路径的研究[J]. 高等医学教育, 2023, 34(6): 113-116
[5] 李晓慧. 高等医学教育中思政教育的创新与实践探讨[J].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4, 32(5): 55-58 作者简介:王雪萍,(1988-01),女,汉族,河南南阳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博士学历,研究方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