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第三学段作业设计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2-07
/ 2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第三学段作业设计策略

李小会

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金牛小学  723500

摘要:本论文主要研究在双减背景下,如何设计小学数学第三学段的作业策略。首先通过文献研究和调查分析,了解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学习的特点和问题。然后针对第三学段的学习目标和要求,提出一套符合双减背景的作业设计策略。在设计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最后通过实验研究,验证所提出的作业设计策略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促进他们的综合素质发展。

关键词双减;小学数学;第三学段;作业设计;

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国家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也在不断地完善教育体系。在双减背景下,学校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重视学生的作业设计,在保证学生学习时间的前提下,让他们学有所得。为了更好地完成作业,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教师也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自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来设计作业。

一、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第三学段教学现状分析

1.1 双减政策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

“双减”政策的实施,对小学数学教学产生了积极影响,在减轻学生学习压力、提升学习效率的同时,也为教师开展课堂教学工作提供了更多可能。但是,小学数学教师在“双减”政策的影响下,并没有完全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开展教学活动,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并未认识到“双减”政策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积极影响。一方面,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更加重视知识内容的讲授,忽视了对学生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另一方面,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过于关注学生学习成绩以及考试分数等方面内容,而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升的培养。

1.2 第三学段数学知识点的特点与难点

根据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第三学段学生要掌握的知识主要有: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领域。前三个领域的知识都是以计算为主,以生活为基础,后一个领域则是以解决问题为主。在这些知识中,计算是核心内容,也是难点所在。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这部分知识点相对比较简单;而到了第三学段的学生,计算难度就会逐渐加大,也是学生最容易出现困难的一个学段。在这个学段中,数学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培养,让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1.3 现有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是“满堂灌”“填鸭式”地进行教学,将知识重点灌输给学生,而学生则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一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课堂中营造一种民主和谐、自由的氛围,以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来。同时,教师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能力,鼓励学生在完成数学作业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培养其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第三学段作业设计策略

2.1 设计多元化的作业形式

随着双减政策的深入实施,小学数学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作业形式,在作业布置方面可以选择多样化的形式,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比如在学习“分类”知识时,教师可以设计小组合作作业,让学生自主划分学习小组,然后根据学习小组的划分情况设计作业,例如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基础和学习能力来布置不同难度和层次的作业。

2.2 合理安排作业难度与数量

布置作业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合理安排作业的难度与数量,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能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注重分层设计,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对学困生要给予一定的帮助。例如:在学习“圆柱的体积”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收集关于圆柱体积计算方法的资料。如果学生收集到了不同角度计算方法,就说明他们掌握了圆柱体体积计算的方法,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奖励。

2.3 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在作业设计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比如,在学习“比的基本性质”时,教师可以提问:“比的基本性质有哪些?”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比的基本性质”进行思考,如比较大小、比较长短、比较高矮、比较胖瘦等。此外,教师还可以提问:“如何判断两个数大小?请举例说明。”这样的作业设计能激发学生探究知识、解决问题的兴趣,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巩固知识。

2.4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究

在作业设计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如:“我知道了什么?”“我知道的是……”“我还不知道的是……”等。例如:在教学“统计图”后,教师布置学生自主完成如下作业:1.搜集生活中常见的统计图。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将学习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其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2.搜集图片或资料。学生可以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搜集和整理,进一步深入理解教材中所学知识。教师还可以利用这个环节,指导学生绘制统计图,进一步加深对统计图的理解与掌握;3.设计统计方案。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锻炼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实证研究与分析

3.1 研究设计

研究对象为A小学六年级三班和四班的学生,实验组为A小学六年级三班,对照组为四年级三班。为了减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压力,实验研究设计了两套作业:第一套是传统作业,第二套是在传统作业基础上对作业进行了适当调整;第一套作业的题量为35道,第二套作业的题量为30道。学生在进行“做一做”的练习时,不做任何的思考,只需要完成相应的题目即可。在进行“思一思”“想一想”“算一算”等题目时,学生需要对自己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并在题目上进行标记。

3.2 数据收集与处理

为了进一步了解第三学段学生对作业的评价与反馈情况,本文在2020年6月—2021年6月期间,对小学三年级数学组、六年级数学组共102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作业数量、作业质量、作业结构等。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家长普遍认为学生的数学成绩进步了,但是对学生的数学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学生不会主动地去学习数学知识。

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从总体上来看,本次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对数学作业的完成情况是相当的,并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在部分题目上,实验班学生在做题时会比较吃力,而对照班学生做题时则没有遇到太大困难。实验班学生对作业完成情况的评价总体情况良好,但是存在少数学生对作业的完成不够认真负责。而对照班学生则对作业的完成情况总体评价良好,并且在数学作业的完成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实验班学生对数学作业中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能够独立思考并找到解题方法,而对照班则在解题时遇到了困难。

四、结论

通过对不同数学作业的研究和分析,本研究认为在“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第三学段作业设计策略应该具有针对性、层次性、趣味性、创新性。教师在进行数学作业设计时,应该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特点来进行设计,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情感需求。在设计数学作业时,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去探究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伍瑞.“双减”背景下小学第三学段数学分层作业的设计与应用研究[J].林区教学,2024,(09):116-120.

[2]杨雪怡.“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第三学段课后作业现状及优化设计研究[D].集美大学,2024.DOI:10.27720/d.cnki.gjmdx.2024.000206.

[3]张青.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第三学段语文课后作业设计的现状及策略研究[D].重庆三峡学院,2024.DOI:10.27883/d.cnki.gcqsx.2024.0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