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太和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儿科 湖北十堰442000
【摘要】目的:探讨安全护理对策在儿科门诊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56例(2023年5月-2024年5月)患儿,分为观察、对照2个组,每组2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安全护理。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4项不良事件患儿占比0.00%,低于对照组14.28%(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85.71%(P<0.05)。结论:安全护理的事实,能够减少患儿在输液过程中不良事件的产生,家属更加满意,值得推广。
【关键词】儿科门诊;静脉输液;精细化护理;不良事件;家属满意度
在儿科门诊中,静脉输液是一项常见的治疗手段,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管理,如脱水、感染及营养支持等[1]。常规护理虽能有效确保输液的顺利进行,提供基本的监测和支持,但在处理突发情况和个性化护理方面存在一定缺陷,可能导致并发症或患者不适[2]。安全护理作为一种系统化的护理模式,强调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实施全面的风险评估、监测与干预,旨在最大程度地降低并发症风险,提升护理质量。对此,本文开展详细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随机将56例(2023年5月-2024年5月)患儿,分为观察、对照2个组,每组28例。男性对比,前者13例,后者14例,女性对比,前者15例,后者13例;年龄对比,前者3-7(5.03±0.26)岁,后者3-7(5.05±0.24)岁;家属本科及以上对比,2组均15例,本科以下均15例;资料可比(P>0.05)。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患儿及家属同意研究;(2)患儿最大7岁,最小3岁;(3)均为静脉输液。排除标准:(1)患有传染性疾病;(2)家属存在认知障碍;(3)提前结束研究。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基础的静脉穿刺技术、定时监测生命体征、药物给药及记录等。强调遵循医院制定的操作规程,确保每位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按照统一标准进行。
观察组给予安全护理,包括1.加强专业培训与知识更新。医院定期举办培训班,专注于儿科静脉输液的最新知识和技术,帮助护士掌握常见问题及应急处理方法。通过设置师徒制度,资深护士传授经验,帮助年轻护士在实际操作中提升技能。2.严格落实核对流程。护士在执行医嘱时,必须仔细核对患者的姓名、年龄、就诊号及药品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对于存在疑问的医嘱,及时与医生沟通确认。同时,在交接班时,要求口头和书面交接相结合,减少沟通失误,确保信息畅通。3.优化排班制度。合理安排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确保在高峰时段总有资深护士在场,能够及时协调处理突发情况。对于突发的患者异常反应,迅速调整人员配置,优先指派经验丰富的护士进行处理。
1.4 观察指标
(1)不良事件。记录4项不良事件的患儿占比。(2)满意度。给予自制满意评价量表评估,Cronbachsα系数为0.85,0-100分,4个等级,记录不同选择患者例数,并计算占比。
1.5统计分析
给予SPSS 25.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分别用均数±标准差(±s)、率表示,比较分别采用t、χ2检验,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良事件比较
观察组4项不良事件患儿占比0.00%,低于对照组14.28%(P<0.05)。见表1。
表1 不良事件比较[n(%)]
组别 | 例数 | 静脉炎 | 堵管 | 渗液漏液 | 皮下血肿 | 总占比 |
观察组 | 28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对照组 | 28 | 1(3.57) | 1(3.57) | 1(3.57) | 1(3.57) | 4(14.28) |
/ | - | - | - | 4.308 | ||
P | / | - | - | - | 0.038 |
2.2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家属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85.71%(P<0.05)。见表2.
表2 满意度比较[n(%)]
组别 | 例数 | 非常满意 | 满意 | 比较满意 | 不满意 | 满意度 |
观察组 | 28 | 18(64.29) | 6(21.43) | 2(7.14) | 0(0.00) | 28(100.00) |
对照组 | 28 | 15(53.57) | 7(25.00) | 2(7.14) | 4(14.28) | 24(85.71) |
/ | - | - | - | - | 4.308 | |
P | / | - | - | - | - | 0.038 |
3.讨论
儿童静脉输液相关并发症主要由多种因素引起,如静脉穿刺技术不当、药物配伍不合理以及护理过程中的管理缺陷等[3]。这些因素不仅增加了儿童患者的痛苦,还可能导致感染、血栓形成等严重后果,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深远影响。常规护理在应对儿童静脉输液过程中,护士在操作中的经验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导致静脉穿刺失败率高[4]。其次,传统护理模式缺乏对患者个体差异的关注,无法有效预见和处理潜在的风险。这些因素使得常规护理难以满足临床需求,从而急需引入观察组方法,通过系统化和标准化的护理流程,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
[5]。
研究表明,观察组不良事件占比更低,满意度更高,P<0.05。安全护理方法通过定期培训提升护士的专业技能,确保其掌握科学的静脉穿刺技术,从而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其次,在护理过程中实施严格的查对制度,确保每个环节的信息准确,减少因沟通不畅导致的错误,同时根据反馈及时调整护理服务,增强患者对护理的信任感和满意度,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体验。
综上所述,安全护理有效提高儿童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和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姜允秀.心理护理在小儿静脉输液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儿心理情绪、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婚育与健康,2023,29(23):73-75.
[2]陈妙娟,吴冬梅,丁桂红,等.改良多形式风险护理模式对静脉输液治疗患儿临床效用及安全性[J].慢性病学杂志,2023,24(12):1839-1841+1845.
[3]颜永燕,李艳敏,花莲,等.人性化护理联合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对血液肿瘤患儿的护理价值研析[J].婚育与健康,2023,29(18):106-108.
[4]王静,李玉侠,杨峰.恶性肿瘤患儿行静脉输液港植入的相关不良事件分析及护理策略探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3,9(08):148-150.
[5]纪子曼,侯真,王倩.前馈控制理念下的输液安全管理对新生儿输液外渗风险及应激激素水平的影响效果[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23,15(02):149-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