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2-11
/ 2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鲜春

四川省仪陇县土门初级中学校    637609

摘要: 本文探讨了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阐述了分层教学的重要性,分析了如何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目标分层、教学过程分层以及评价分层。通过实践案例展示了分层教学在提高不同层次学生学习效果方面的积极作用,为初中数学教学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策略探究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存在差异。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分层教学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分层教学能够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一)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是分层教学的重要原因。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在学习能力、认知水平、学习兴趣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有的学生对数学有较高的天赋和浓厚的兴趣,接受能力强,能够快速掌握新知识;而有的学生可能在数学学习上较为吃力,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指导才能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如果采用传统的“一刀切”教学模式,难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例如,在讲解代数方程时,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能很快就能理解解题思路并进行拓展练习,而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可能还在为理解方程的概念而困惑。分层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得到有效的学习和提高。

(二)传统教学模式存在不足。传统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按照统一的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难以兼顾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这容易导致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觉得教学进度慢、内容简单,缺乏挑战性,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而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则可能跟不上教学进度,感到压力过大,逐渐对数学学习产生畏惧心理。分层教学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三)分层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当学生在适合自己的层次中学习时,他们能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长,从而增强自信心和学习动力。同时,分层教学可以让学生在与自己水平相当的同学中进行竞争和合作,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例如,在分层后的小组活动中,学生们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二、分层教学的实施步骤

(一)学生分层

1.依据标准

通过阶段性的数学考试成绩,包括单元测试、期中期末考试等,了解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例如,将成绩在 85 分以上的学生划分为 A 层,60 分至 85 分的为 B 层,60 分以下的为 C 层。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思维活跃程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等。积极主动、思维敏捷的学生可考虑分入较高层次,而较为被动、理解较慢的学生则可能分入较低层次。分析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正确率以及是否按时完成等。作业完成较好、正确率高的学生可分入较高层次,反之则分入较低层次。

2.动态调整

每隔一段时间,如一个月或一个学期,对学生进行重新评估和分层调整。根据学生在这段时间内的学习进步情况、考试成绩变化等因素,将学生调整到更适合他们的层次。如果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情况发生了变化,有能力进入更高层次或需要调整到较低层次,可以向教师提出申请。教师经过考察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二)教学目标分层

1.基础目标

对于C层学生,基础目标主要是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公式和运算方法,能够完成简单的数学问题。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基础目标是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解方程的基本步骤,能够解决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这一层次的目标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积累,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提高目标

B层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目标要求他们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较为复杂的问题,培养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学习几何图形时,提高目标是能够运用定理和性质进行推理证明,解决综合性的几何问题。这个层次的目标旨在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思维水平。

3.拓展目标

A层学生的拓展目标是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具备较高运用能力的前提下,进行拓展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例如,在学习函数时,拓展目标可以是研究函数的性质与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探索函数的拓展模型等。拓展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素养,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过程分层

1.课堂教学

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内容。对于C层学生,重点讲解基础知识,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理解概念;对于B层学生,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增加一些有难度的例题和练习,引导他们进行知识的拓展和应用;对于A层学生,提供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和拓展性的学习资源,鼓励他们进行自主探究和创新。在课堂提问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对于C层学生,提问一些简单的、基础性的问题,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对于B层学生,提问一些中等难度的问题,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和分析;对于A层学生,提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开放性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2.作业布置

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C 层学生的作业以基础知识的巩固为主,题目相对简单;B 层学生的作业在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A 层学生的作业则注重拓展和创新,题目具有较高的难度和挑战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控制作业量。C 层学生的作业量可以适当减少,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掌握基础知识;B 层学生的作业量适中,既能够巩固知识,又不会给他们造成过大的压力;A 层学生的作业量可以相对较多,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3.辅导答疑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后进行个别辅导。对于 C 层学生,重点辅导基础知识,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对于 B 层学生,辅导他们解决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提高他们的知识运用能力;对于 A 层学生,引导他们进行拓展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小组,进行小组辅导。在小组中,学生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小组的实际情况进行指导,提高辅导的效率。

(四)评价分层

1.评价标准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C 层学生的评价标准主要侧重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形成;B 层学生的评价标准在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增加了对知识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考查;A 层学生的评价标准则更加注重创新思维和综合素养的评价。

2.评价方式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考试、作业、课堂表现、小组活动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根据他们的特点和需求,适当调整评价方式的权重。在评价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激励和鼓励。对于学生的进步和优点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对于学生的不足和问题,要给予耐心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支持。

三、结束语: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是一种因材施教的有效教学方法。通过对学生、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评价的分层,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在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探索和完善分层的方法和策略,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为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周咏梅;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科普童话;2016年31期

2金萍萍;对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思考[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年03期

3陆春燕;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1年02期

4徐陈新;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7年23期

5连斌慧;探讨农村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年05期

6刘岩;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启迪与智慧(中);2021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