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肿瘤医院四川绵阳 621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脑梗死出院患者中基于时机理论居家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23年7月至2024年7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脑梗死出院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基于时机理论居家护理。结果:基于时机理论居家护理实施后,患者疾病知晓率、服药依从性等指标较优,进一步促进了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结论:在老年脑梗死出院患者中,基于时机理论居家护理的应用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关键词:老年;脑梗死出院患者;基于时机理论居家护理;应用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病,老年人属高发群体,以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等为主要特征, 如若患者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存在较高死亡率。患者经救治后可能存在偏瘫、语言功能障碍等后遗症,尤其是老年人,这就对护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常规护理缺乏针对性,侧重于院内病情观察等方面,效果难达预期,故寻求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主要就老年脑梗死出院患者中基于时机理论居家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2023年7月至2024年7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脑梗死出院患者(1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80例)、观察组(80例)。对照组男女占比为34:46,年龄区间为61-78岁,平均年龄为(60.31±2.31)岁;观察组男女占比35:45,年龄区间60-78岁,平均年龄为(61.08±2.36)岁。将患者的年龄等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未发现较大差异(P>0.05)。纳入标准:符合脑梗死诊断标准;年龄≥60岁;资料齐全;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恶性肿瘤疾病;精神病史;认识障碍;语言沟通障碍;资料不全。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基于患者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合理制定饮食计划,指导患者用药,教会患者测量血糖水平等。观察组则是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基于时机理论居家护理,具体内容:(1)诊断时期:一方面,做好宣教工作。通过视频播放、发放健康手册等形式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包括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等,加深他们对疾病的了解,有利于提高依从性。另一方面,展开心理干预。患者入院后要积极主动与其沟通交流,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理活动变化,对于患者或家属提出的疑问,要耐心、及时答复,消除他们不必要的关心与顾虑,减轻或缓解焦虑等负面心理。在此过程中,积极争取家属的支持,让他们多关系、关爱患者,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2)稳定期:病情稳定阶段,护理人员需重点讲解相关注意事项,举例既往治疗成功案例,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帮助患者解决一些问题,提高患者的恢复信心。同时,也需教会患者及其家属如何判断机体康复程度,鼓励患者早期开展康复锻炼,合理控制锻炼时间、强度,旨在促进患者恢复。针对脑梗死患者遗留的功能障碍问题,护理人员可根据康复医师的方案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帮助其恢复各种功能。在早期锻炼阶段,护理人员可按摩患者肢体肌肉,提升各关节的灵活度,并为家属讲解相关技巧。护士应叮嘱患者出院后加强康复训练,尝试简单的主动肢体运动,比如抬肢、拱桥等,让家属协助患者进行双下肢交替活动,感受肌肉的控制感。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鼓励患者下床活动,期间应做好陪护,避免患者跌倒。此外,护理人员还应指导患者开展吞咽功能障碍方面的早期康复训练,增加器官与肌肉的协调性,如舌运动训练。护理人员可在早期引导患者使用舌头进行简单的伸舌、卷舌练习,当患者舌头的控制能力有所恢复后,可通过压舌板进行按压和滑动等抗阻力运动练习,之后再调动患者面部肌肉进行协调性训练,改善患者肌肉控制效果。(3)准备时期:出院前将健康手册发放给患者,并强化培训,包括语言障碍训练、感觉功能训练等,促使患者及其家属能够进一步掌握恢复阶段需注意的一些事项,嘱患者定期复查,强调严格遵医嘱的重要性。另外,也需合理评估患者的自我护理水平及家属的照护能力,针对性地进行培训,促使患者在院外也能得到专业的照护。(4)调整时期:此阶段主要是指出院至发病后3个月,医院与社区形成联动局面,邀请专家定期开展脑梗死宣教,患者或家属提出疑问后,需耐心的进行答复;定期组织交流座谈会,鼓励患者积极参加,总结、分析老年脑梗死患者常见护理问题,深入探讨后,有针对性的展开措施的制定。在社区设立宣传栏,于宣传栏中张贴脑梗死防治知识,让居民能够随时阅读,宣传内容可采取画报等形式,吸引脑梗死患者的注意,内容包含了疾病发病机制、诱病因素等,旨在潜移默化的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另外,利用电话、微信等形式展开随访,定期在微信公众号或微信群发送疾病相关防治知识,鼓励患者及其家属主动分享照顾经验,动态了解患者的疾病管理情况,包括服药情况、饮食情况、身体恢复情况等,及时纠正问题,全面促进患者的恢复
[1-2]。此外,也可实施家庭访视,合理评估患者的恢复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护理指导,如嘱患者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为主;适当进行一些运动锻炼,如打太极、八段锦等,增强体质;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展开心理疏导,减轻或解除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等。在此过程中,嘱家属多关心、关爱患者,提高患者的幸福感,充分发挥督促、帮助作用,保证患者的安全。大部分脑梗死患者发病之后受肢体活动能力的影响,无法料理自己的生活,这就需要家属帮助患者进行生活护理。患者出院之后,在康复期也不可避免需要卧床静养,在此期间,由于患者身体代谢与消化能力均会减弱,因此应特别注意日常饮食,保持营养均衡。家属还需定期帮助患者翻身、变换姿势,同时注意为其更换柔软的衣物和被褥,这样才能够预防压疮和静脉血栓。家属还应在床边做好防护措施,加设防护栏或软垫,以免患者跌落,造成肢体受伤,加重病情。
1.3观察指标
(1)针对两组老年脑梗死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后,经问卷调查的方式总结、分析疾病知晓率、依从性等,做好记录。
(2)基于ADL量表的前提下落实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合理评估,分数越高表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涉数据的统计、分析均依靠SPSS21.0软件完成,t、X2分别应用于计量、计数资料的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疾病知晓率、依从性等指标
将基于时机理论居家护理应用于老年脑梗死患者中后,观察组的疾病知晓率、服用依从性等明显较优,反观对照组则相对欠佳,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疾病知晓率、依从性等指标对比(%)
组别 | n | 疾病知晓率 | 依从性 | 生活方式优良 | 膳食结构优良 |
观察组 | 80 | 75(93.8) | 77(96.3) | 70(87.5) | 72(90.0) |
对照组 | 80 | 56(70.0) | 62(77.5) | 48(60.0) | 46(57.5) |
2.2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观察组实施基于时机理论居家护理干预后,患者的ADL评分呈良好趋势,反观对照组情况则相对欠佳,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的ADL评分对比(分)
组别 | n | 治疗前 | 治疗15d后 | 治疗30d后 |
观察组 | 80 | 60.27±4.18 | 71.03±5.53 | 86.42±6.70 |
对照组 | 80 | 60.33±4.25 | 66.78±5.06 | 70.43±5.92 |
3、讨论
近些年来,受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等因素的影响,脑梗死发病率也呈逐渐提高趋势,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甚至生命。针对脑梗死而言,脑梗死是中风的一种,以猝然昏倒、失去意识、口角歪斜等为表现。此病较为特殊,一些患者经及时有效的抢救脱离生命危险后往往伴有吞咽障碍(无法正常进食)等后遗症,生活质量较低,康复时间较长,常规护理难以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故重视护理的延伸就极为关键。基于时机理论的居家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主要是以疾病分期为前提,对患者展开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动态掌握患者发病至恢复阶段的情况,能够增强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家属的居家照护能力,这对于改善预后或缩短病程起着积极的意义。对于老年患者来说,此护理模式尤为适用,能够规范居家照护行为,在预防或降低并发症方面起着积极的意义,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 能力,改善生存质量[3]。
综上,在老年脑梗死出院患者中,基于时机理论居家护理的应用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冯燕琼,刘乐乐,高玉韶,等.行为转变理论管理模 式下的居家护理在老年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 [J].齐鲁护理杂志,2022,28(5):133-136.
[2]潘婷婷,穆雪.奥马哈系统下延续性照护服务对急 性脑梗死居家康复患者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观察[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7):1238-1241.
[3]王方圆,傅丽伟,孙志萍.基于应激系统理论的护理 模式联合感觉运动训练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应用 [J].中国医药导报,2022,19(4):19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