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环境下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现状及优化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2-12
/ 2

新环境下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现状及优化策略探究

曹妍妍

南京市六合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江苏南京    2115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深入,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部分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在进行全面预算管理时,存在着预算编制不合理、预算执行不严格、预算监督不到位等问题。为了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差额拨款事业单位需要结合自身的发展特点,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预算管理模式,优化和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因此,本文从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必要性出发,分析了当前新环境下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新环境;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要求越来越严格,而预算管理作为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在新时期下,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要积极转变预算管理理念,创新预算管理方法,不断优化预算管理工作质量和水平,推动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整体的发展。本文以全面预算管理为研究对象,对新环境下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进行了深入探讨,旨在揭示其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

一、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差额拨款事业单位作为我国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提供公共服务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责。在新环境下,随着国家对事业单位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和财政管理改革的深入推进,差额拨款事业单位面临着更加复杂多变的管理环境。因此,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对于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全面预算管理有助于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科学规划资金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通过全面预算编制和执行,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可以合理安排各项支出,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避免资金浪费和滥用。另一方面,全面预算管理有助于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提高管理水平[1]。全面预算管理要求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明确各项经济活动的审批程序和权限设置,确保各项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进行,如图一所示。

IMG_256

图1 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流程

二、新环境下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现状

(一)缺乏健全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要想有效地开展预算管理工作,必须有健全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作为保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导致出现了很多问题。具体表现为:一是预算编制方法不合理。在编制过程中,很多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没有对预算收支的性质进行分析,导致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二是缺乏考核奖惩机制。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事业单位并没有建立起相应的考核奖惩机制,导致一些职工没有参与到预算管理中来,不利于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缺乏有效的预算执行机制

目前,一些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虽然在全面预算管理方面有了一些进步,但由于缺乏有效的预算执行机制,使得预算管理流于形式,从而导致了一些问题的出现。例如:在某些单位,虽然编制了全面预算方案,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执行机制和激励机制,导致预算方案的执行力度不足,从而造成预算管理的效果大打折扣。此外,在一些事业单位中,虽然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已经开展多年,但由于缺乏相应的奖惩机制和激励机制,导致部分工作人员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足、积极性不高[2]

(三)预算编制不合理

预算编制不合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预算编制方法不合理,预算编制未实现全覆盖。目前很多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尚处于粗放型管理阶段,编制预算时只是将上年度会计报表的数据根据经验主观地按一定的百分比进行上下浮动,即无充分的依据,也无法将预算数细化落实到明细项目或部门。另外,部分单位在编制预算时只对部分的经费收支进行预算,如财政管控的部分,而不是将单位整体的经营收支情况做一个全面的细化的分析。预算编制不合理,会导致财政部门对于资金使用情况无法进行及时监督。

三、新环境下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优化策略

(一)转变思想观念

事业单位在进行全面预算管理时,需要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树立现代化的预算管理理念,全面提高预算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对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合理编制和实施预算工作。要加强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认识和重视,实现单位全员参与,提高单位的内部管理水平。同时要加强对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制定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和工作内容,确保责任落实到位[3]

(二)完善管理体系

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管理时,需要结合自身的发展特点,不断完善预算管理体系,将全面预算管理理念渗透到各个工作环节中。在进行全面预算管理时,首先,需要全面分析本单位的发展现状、内外部环境和发展战略等因素,合理制定预算目标,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战略,科学、合理地编制预算。其次,在编制预算时,要充分考虑到各部门的职能分工和工作计划等因素。各部门的职能分工不同,其所需要承担的任务也不同。例如在编制本部门预算时,要考虑到部门职责、部门任务等因素。最后,需要将本单位的业务活动进行分解和细化,明确其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例如在编制业务活动预算时要明确具体的业务活动名称、类型、金额等信息。只有完善了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才能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出现预算偏差的情况。

(三)构建预算目标

在全面预算管理中,目标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具,它是引领预算工作开展的核心,也是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预算目标应与单位发展战略相一致。全面预算管理要将单位的发展战略、发展规划以及年度目标相结合,与单位的年度计划、中长期规划等有机衔接。同时,预算目标要具有可操作性。全面预算管理应当具有明确性和可实现性,以实现单位目标为导向。预算目标还应与财务目标相协调。单位预算应该与其财务目标相匹配,不仅要保证资金能够满足其运营需求,还需要保障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如图二所示。

IMG_256

图2 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四)优化预算编制

预算编制是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单位在开展各项业务活动之前的必要准备,也是对事业单位各项工作进行科学安排的前提和依据。编制预算时,要坚持全面性和科学性原则,做到财政资金从上到下、从内到外都要涉及,使各部门的财务计划与单位发展规划相一致。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要按照“以收定支、量入为出”的原则,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控制支出。预算编制是一个动态过程,各部门、各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预算指标,使预算指标与实际情况相符合。同时,要结合各部门的特点,将不同部门的预算进行综合编制。在编制过程中应做好基础资料收集、汇总和分析工作,将各项指标纳入到全面预算管理中,保证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4]

(五)强化预算监督

在进行全面预算管理时,必须对预算管理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控制,以此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在预算监督过程中,一方面,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要对内部审计部门进行充分信任,使其参与到预算管理中,进而强化预算监督。同时,对于财务人员来说,要加强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另一方面,在进行监督时要以单位财务部门为主,其他职能部门为辅。其中,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主要是由财政部门来完成的。对于财政部门来说,应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监控和考核;对于审计部门来说,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对于财务人员来说,要定期召开预算会议,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对于各职能部门来说,要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及时反映问题。

(六)完善考评机制

全面预算管理的效果好坏,不仅与预算编制有关,还与预算执行以及预算考核有关。因此,在开展全面预算管理时,要重视考评机制的构建。首先,单位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考评标准,明确考评内容、范围以及方式。其次,单位需要设置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将考评指标与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标准结合起来。再次,单位还可以建立健全考评监督机制,对各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监督与考核。此外,在开展全面预算管理时,需要加强对各项业务的监督与反馈工作。强化绩效管理成果与预算编制、完善政策、调整预算安排的衔接,强化绩效管理结果在资金支付和预算编制审核中的应用。将巡视巡查、审计评价等各类监督评价结果运用到预算安排各个环节。以及时发现预算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分析,对问题进行汇总并及时整改。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进步,国家财政管理的制度也在不断改革和完善。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差额拨款事业单位需要不断优化和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从思想观念、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等方面入手,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未来,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将继续加强全面预算管理,推动内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预算管理意识,形成全员参与预算管理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于洋.基于新常态下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及优化路径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2022(10):4.

[2]孟娜.探究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难点及对策[J].时代商家,2022(30):97-99.

[3]杜丽涛.新经济环境背景下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探讨[J].质量与市场,2022(7):49-51.

[4]王媛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现状和优化策略探究[J].投资与创业,2023(20):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