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江县高安小学校
摘要:在小学教学的过程中,生命安全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小学教学中,安全教育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方法,重视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在学生的心中播种下一颗安全的种子。本文就小学生生命安全教育现状与对策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生;生命安全教育;现状;对策
引言
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起步期。如何树立小学生的安全意识,是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核心要义。基于此,本文探寻安全教育在小学课程教学中的实现路径与方式,以期为提高小学阶段安全教育的效果提供借鉴。
1小学生生命安全教育现状分析
1.1相关的安全教育法律法规不完善
关于小学生生命安全教育,我国并没有形成系统的、完整的法律体系,或者说相关规定不够细致和深入,虽然提出了要对小学生加强安全意识教育的教学,但在执行和具体落实方面没有更加明确的规定,需要学校制定相应的安全教育制度和规定。然而,多数小学在进行生命安全教育中,没有设立统一的、规范的和完整的教学内容,且各学校也存在较大差异,不利于小学生生命安全教育的实施。另外,法律法规对学校安全教育的边界和责任认定也不够清晰,学校不能掌握生命安全教育的尺度和规范,在对一些安全事故的预判和防范上存在一些盲区,从而淡化了小学生生命安全教育教学,不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安全意识。
1.2单一逻辑致零散
当前学生所使用的思政课教材(即道德与法治教材)在编写时,虽然编者在各方面都做出了努力,如在伦理观上结合叙事伦理学与理性伦理学的优势,革新教材编写的伦理基础;在经验观上,力图将“儿童经验”搭建为学生进行道德学习的“楼梯”;在设计观上,以古典诗学为参考,使用新颖的教材文本编写策略,力图使德育教材成为真正“模仿儿童生活”的文本。但教材先于课程标准及主题式教学用于学生学习,教材遵循学科逻辑编写而成,导致各学习主题内容呈现零散化、碎片化状态,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学习内容也不例外。
1.3课程教学方式简单单一
教学手段单一是一个主要问题。小学阶段安全教育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让学生初步树立安全意识,具备一定的安全常识。因此,基于这一目标的教学方式不应仅仅是照本宣科的知识讲解,而应包括情感熏陶、情景浸润和研讨观摩等多种方式的多管齐下。在实践中,有些小学在安全教育教学中仅简单机械地讲解相关法律法规,却忽视了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致使很多教学活动处于低效甚至无效状态。另外,教学途径的局限也是一个显著问题。课堂是安全教育的主阵地,但并不是唯一阵地。目前,有些小学在安全教育方面仍局限于第一课堂讲解,无法打通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壁垒,无法把安全教育贯穿到“知情意行”全过程,导致学生对安全教育的学习只停留在课本中、课堂上,不能深入把握其内在精髓。
2小学生生命安全教育对策与建议
2.1提高宣传实效,为小学安全教育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为了提高安全教育宣传实效,相关部门必须整合多方资源,形成宣传合力。政府应制定明确的宣传目标和策略,确定目标受众、关键信息和传播渠道,以确保宣传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学校要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拓宽安全教育宣传渠道。例如,学校可以通过微信群、QQ、腾讯会议以及微博等网络平台,或是开设安全网络教育课程,及时向师生和家长传递最新的安全信息。同时,学校要充分挖掘校内资源,将安全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例如,学校可以利用校园板报、校园广播及文化墙等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或通过制作宣传视频、动画等形式,生动形象地呈现安全知识,提高教育宣传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此外,相关部门还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如红色文化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各种历史文化遗址和博物馆等,以营造有利于安全教育广泛宣传的良好氛围,从而为小学安全教育课程教学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2.2小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他们通过实验操作来学习安全知识和技能。鉴于小学生的天性好奇、好动,教师需结合学生特点,设计安全教育方案,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通过心理疏导传递关爱和温暖,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为了提升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教师可以将安全自护意识融入常规教育,通过多样化的活动进行能力培养。家庭和学校应形成合力,共同抓好安全自护教育。
2.3唤醒式教学内驱持久
生命安全与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是每一个生命主体,只有唤醒了学生主体对生命安全与健康的认同与珍视,才能让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成为有根之木、有源之水。在小学思政课中落实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要突出学科性,突出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的德育性质,既要传授生命安全与健康知识及技能,又要引导学生思考生命价值,理解生命意义,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教师可以借助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养护一种植物小苗或者动物,照料自己的养护对象,观察其成长变化过程,记录自己的心理变化,以此感受生命的价值魅力所在与成长的不易,激发珍爱生命的意识,唤醒学生对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的需求。
2.4创设多元化教学环境,丰富学生的认知体验
学校应当创新教育理念,可采取沉浸式、实践化的教育形式,并找准学生的兴趣点进行教学知识的导入与渗透,避免学生产生厌烦、抵触等不良情绪,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地位,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与探索欲望,优化教学效果。比如,以“学会安全自护”为主题,教师对学生运用情境教学的方法,通过创设“陌生人接小明放学”这一故事情境,引导学生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再现诱拐儿童场景,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不同学生的表现,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评价,进而在共同探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总结经验,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认知体验,引导学生形成危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2.5形成联动机制,为小学安全教育积聚强大育人合力
学校应积极与家长协同联动,了解家长对安全教育的掌握情况,针对家长如何在家庭中做好孩子的安全教育工作给予可行性建议,营造积极向上的安全教育氛围。同时,学校要将安全教育融入学生的生活之中,可以利用周末时间开展安全教育亲子课程,以家庭为单位组织观看有关安全教育的情景剧等,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学校要协同社会力量形成家校社教育合力。提升小学生安全教育素养不仅仅依赖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还需要进行具体的实践活动,这就少不了社会这个大系统为学生的安全教育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
结语
小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学校、家庭及社会必须加强小学生生命安全教育,通过搭建多样化、全面化的安全教育体系,明确规定教育体系内的安全教育内容等,提升有关安全技能防御的教育教学力度,提高小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增强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为他们的健康、安全、顺利成长提供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张俊姣,董新良.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问题、成因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22(15):40-43.
[2]卢红,赵越.中国共产党国家安全教育:演进、特征与展望[J].教育科学,2022,38(05):16-22.
[3]郭一霖,靳高风.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现状与发展路径[J].江汉论坛,2020(09):5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