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江县高安小学校
摘要:班主任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教授知识,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家校合作如同一股清新的春风,拂过传统教育的田野,为小学班主任的工作绘上了更加斑斓的色彩。家校合作需要家庭与学校携手并肩,共同编织孩子们成长的梦想之网。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班主任;家校共育
引言
家校共育是家庭和学校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在小学阶段开展家校共育活动,意味着班主任与家长需要形成教育合力,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相互给予支持,共同承担教育学生的责任。班主任在家校共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教学中,班主任需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推动家校共育的深入开展。
1在家校共育开展中,优化权责的分工与共担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数字化不仅改变了知识的传播方式,也促进了家校共育模式的革新。在这一背景下,家校共育需要建立明确家校双方分工与共担的机制,以实现高质量的教育合作,在共育活动中,学校和家庭应当是平等的、相互尊重的、双向互动的。在交叉重叠部分,学校与家庭是合作伙伴,是相互助力、相互支持的关系,学校要主动引导家长与学校合作开展共育活动,实现家校的双向互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学校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密切家校联系”“承担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职能”“提供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小学家校共育中各主体的权责分工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一是学校的职责在于利用数字化平台提供多样化的在线课程和学习资源,满足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建立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利用数字化手段记录和分析学生的数据,为个性化教育提供依据;通过数字化平台向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资源和服务,帮助家长提升教育能力。二是家庭的职责在于利用数字化平台及时了解学校的教育动态和小学生的学习情况,积极配合学校工作;主动与学校、老师和其他家长交流教育心得,学习科学育儿知识,提升家庭教育质量;通过数字化平台参与学校的教育决策和家长会议,为学校提供意见和建议。三是社区的职责在于利用数字化平台整合区域教育资源,为家校共育提供有力支持;营造有利于小学生学习和成长的社会环境,加强学校与社区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数字化时代的小学家校共育中各主体的权责共担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一是构建基于数字化平台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明确各主体的角色定位和责任范围,形成多方联动、优势互补的协同格局。二是利用数字化平台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及时解决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定期开展线上家长会、家庭教育讲座等活动,增进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三是培育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数字素养,提高他们利用数字化工具进行教育教学的能力,推动家庭教育理念更新和教育方式变革,促进家校共育的深度融合。
2依托家长园地,发挥人文关怀
家长园地不应该是纯粹的宣传栏,在家长园地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减少单纯的宣传内容,增加家长的内容部分,家长可以在家长园地中阐述自己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疑惑,如不少家长对笔者说“不知道怎么引导孩子”“感觉在学习上帮不到孩子”,教师可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应的回复,提出建议,展开良好的互动和交流。教师也可以通过家长园地学习家长的教育经验,以便更好地配合家庭教育,真正有效地践行家园共育理念,与家长共同讨论,开设如“教育经验”等栏目,让家长和教师之间形成密切的配合,探讨如何进行更好的教育。此外,家长园地作为一种近距离沟通的有效平台,同样应该成为有人文关怀的精神家园,学校不仅仅需要关心学生的成长情况,也需要关注学生的家庭状况,保证孩子在家庭和学校中都能够健康成长,对于家长园地的建设,也应该注重其人文关怀,在版面的设计中,能够符合不同层次家长的阅读需要,不仅为爸爸妈妈提供相关育儿资料,也让爷爷奶奶能够通过图片等形式了解学生的表现。
3突出基础作用,立牢家庭教育“顶梁柱”
1)家长进课堂。各班开设“家长讲坛”,家长结合自身职业特点、兴趣爱好,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授课。6年中,每一个家庭的家长至少做一次这样的“老师”,承担责任,感受荣耀。学校和校级家委会共同策划开设“未来学院”课程,内容涵盖科学技术与工程、建筑、动画、太空等方面知识。学校结合育人重点,邀请相关领域家长开展爱国主义、劳动等方面的讲座。
2)班级亲子活动。为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团结协作的意志品质,和谐亲子关系,每学期各班都会组织亲子活动。一是阅读陪伴成长,书香润泽家风。以书为媒,以阅读为纽带。亲子阅读,增强孩子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增进亲子感情。二是运动悦童心,健康伴我行。亲子运动是高质量家庭教育、亲子陪伴的正确打开方式之一。对于孩子来说,亲子运动能让他们感受到运动的快乐,锻炼强健的体魄。对于家长来说,亲子运动能够拉近和孩子的距离,让亲子关系变得更加和谐。三是共做家常菜,亲子乐融融。在家庭亲子日活动中,父母和孩子一起做一道菜,经历购买、择菜、洗菜、切菜、烧菜等环节,提高动手实践能力,体会父母的辛劳,体贴理解父母。四是劳动技能赛,培养生活技能。学生学习简单的劳动技能,能激发学习做家务的兴趣,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培养动手、动脑和生活实践能力,建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自主意识,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在劳逸结合中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
4信息共享,搭建家校沟通渠道
信息互通、共享是家校共育的基本要求。班主任可以在家校共育之初主动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通过学情信息的共享加深与家长之间的理解和信任。班主任可以选择便捷、灵活的线上沟通渠道,如微信群、QQ群等,组建班级群组,确保家长与班主任能实时对接;还可以选择直观有效的线下见面活动,如家长会、家访活动等,以线下面对面的方式与家长交流,从而增强家校沟通的实效性。沟通渠道的建立能实现教育信息共享,促使家、校双方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从而为后续家校共育计划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持。以“学生矛盾处理”这一常见的班主任管理工作为例。班主任经常需要处理学生之间因为小矛盾而产生的争执。面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可以把握教育机会,以化解矛盾为契机,推动家校共育的深入实践。首先,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沟通,了解问题的始末并初步形成教育计划。其次,班主任可以与学生的家长取得联系,详细描述事情的经过,说出个人的看法,并邀请家长共同参与、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可以选择线上单独沟通的方式,再选择线下多方会面的沟通方式。再次,家长与班主任通过交流,可以达成教育共识,并明确各自的教育任务。最后,通过家校的沟通与合作,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化解矛盾,同时发现学生个性、心理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干预和引导。
结语
家校共育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开展共育活动以及解决面临的挑战,可以让家庭和学校更好地合作,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更优质的教育环境,促进孩子全面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春红.“双减”背景下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家校共育策略探究[J].新智慧,2023(34):4-5.
[2]王宾芳.基于家校共育推进小学安全教育的研究[J].教育界,2023(31):2-4.
[3]朱阳阳.基于家校沟通下的小学班主任德育策略[J].家长,2023(31):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