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湖南省常德市,415000)
[摘要]:从经络辩证的角度探讨委中放血治疗虫咬伤紫斑治愈验案1例,基于经络循行及解剖学的探讨分析,阐述委中放血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相关疾病提供参考的同时,也为委中放血机制研究提供相关思路。
[关键词]:虫咬伤;委中放血;紫斑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经络辩证”的思想。在《黄帝内经•缪刺论篇》就有记载“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络。”这也表明,正常病邪传变的路径是皮毛、孙脉、络脉、经脉,故而治病之时,也应分清病邪当时所在,或在皮部,或在络脉,或在经脉。正如内经中所说“不调者经刺之,有痛而经不病者缪刺之”,也是指病邪在经或在络时需选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笔者在下乡期间委中放血治疗验案一则:彭某,男,60岁,左侧足外侧(外踝尖前下方约2cm)被不明虫物咬伤,随即咬伤处疼痛,左侧大腿根部内侧疼痛、伴左侧大腿根部内侧紫斑出现,紫斑不凸出皮肤、颜色鲜亮,疼痛逐渐加重,遂来就诊。当地接诊医生予以地塞米松5mg静滴,疼痛不减,紫斑持续扩大。患者就诊第二日笔者查看患者,可见患者左侧大腿根部前内侧大片紫斑(约15cm*10cm),紫斑不高出皮肤表面,有继续外扩趋势,紫斑处及咬伤处疼痛,疼痛呈持续性,影响睡眠,未诉其余不适,体温正常,无发热恶寒、恶心呕吐等症,双下肢未见明显肿胀,下肢活动度及感觉、血运均正常。考虑到病变部位在下肢,委中此穴有解血中毒作用,遂行委中穴放血治疗,具体如下:患者俯卧位,取5ml注射器针头,常规消毒双侧委中穴区皮肤,然后在双侧委中穴穴区浅刺数针出血,在出血处迅速加拔火罐,待5分钟左右出血停止后取下火罐,消毒施术部位,覆盖创口贴。第一次治疗后(就诊第二天),患者诉左下肢有轻松感,咬伤部位疼痛较前明显减轻,紫斑大小未见明显变化(图2)。治疗后第一天(就诊第三天)患者紫斑大小稍扩大,紫斑处疼痛稍减轻,咬伤部位已无疼痛。第二次委中放血治疗后(就诊第四天),紫斑大小开始缩小,疼痛明显减轻。第三次委中放血治疗后(就诊第六天),紫斑大部分消退,疼痛较前明显减轻、日常生活无影响。行第三次委中放血后患者出院(就诊第七天),出院时紫斑大部分消退(图3),颜色变暗淡,诉基本无疼痛。随访患者已痊愈,未复发。
2.1经络辩证
治病必求于本,首先应辨明病邪在络还是在经,然后再选取相应的治疗方案。本病案中,患者有明确的外染病邪病史:虫咬伤,并且紫斑及疼痛局限于左下肢,并不往上或脏腑等处传变,局限一处且有明显疼痛及瘀斑,是比较典型的“在络”的病例,针对“在络”的疾病,应选取“缪刺法”、“刺络放血法”等治疗手段祛除病邪。故本病治疗选取委中穴放血治疗,遵循“缪刺法”,也选取健侧委中穴同治。
2.2刺络放血的作用
刺血疗法在《内经》中就有相关记载:“...刺出其血,无令恶血得入于经...”“菀陈则除之”。刺血疗法具有祛除瘀血、防止病邪进一步深入的作用。对于疼痛类疾病,刺血疗法可以降低炎性因子水平[1,2],上调抗炎因子水平,有效抑制疼痛介质[3]等。有研究认为[4]放血疗法可以改善局部微循坏状态,促进炎性反应的吸收。
2.3委中穴的作用
委中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合穴,也是血郄,郄的意思是孔隙,是气血集结的地方,委中作为血郄,具有散瘀活血、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治疗诸多血热类疾病,如丹毒、瘾疹、可泄四肢之热,杨继洲用于治丹毒[5],《医宗金鉴》中委中穴用于治疗流注,《针灸聚英》中记载:“…血滞于下,委中出血”。这些相关记载都说明委中放血治疗是一个常用的泻热解毒的疗法。
在经络循行上,委中穴是十二条正经中足太阳膀胱经的腧穴,足太阳膀胱经在下肢有两条循行路线,但都是从臀部沿大腿后侧经过腘窝(委中处),向下循行小腿后侧,到外踝后,沿第五跖骨粗隆到小趾外侧。解剖上,委中穴位于膝后,腘横纹中点,浅层为小隐静脉、腓肠内侧皮神经、股后皮神经的分支,深层有胫神经、腘动脉、腘静脉,委中穴区有腘窝淋巴结,下肢浅淋巴管后组(即足背外侧小部分和小腿后面的淋巴管)注入腘窝淋巴结。[6]
现代研究中也有许多报道委中放血治疗皮肤病的案例,比如刘荣芬[7]曾报道过1例重度丹毒使用委中等穴位放血结合中药外洗治愈的案例。李珍[8]等发表过委中放血治疗下肢丹毒24例获得满意疗效的临床研究。刘世红[9]用委中放血治疗双下肢丹毒30min获效体温下降,在治疗瘾疹时使用委中放血拔罐第一次治疗显效,第二次治疗治愈。以上研究报道都表明委中放血治疗丹毒、瘾疹等疾病起效迅速、疗效确切。
本病患者由外踝虫咬伤致大腿根部大片紫斑,与“丹毒”此病类似,“丹毒”的典型表现是起病急,高热,皮损为境界清楚的高出皮肤的鲜红色红斑,有疼痛。本病例无发热、红斑不高出皮肤,因条件所限未行相关检验学检查。
从发病机制来说,本例病案中,患者虫咬伤部位在外踝前下部,属于足太阳膀胱经循行部位,按照经络循行理论,该部位与委中穴具有天然的联系。患者左大腿根部出现大片皮下紫斑,是由于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导致的,所以可以排除是从血管途径中传递能使毛细血管破裂出血的物质,如果是血管途径,以血液流动速度和毛细血管丰富程度来说,沿途从脚踝到腹股沟区域如此远的距离并没有皮下出血并不合理。而淋巴途径则显合理性较足:淋巴循环是从下到上的单向流动,并且经过淋巴结时淋巴结有滤过作用可以阻断向上进一步传播,同时淋巴循环速度并不快(相比血液循环),所以该病的紫斑是数天内逐渐扩大。从解剖学来看,下肢的淋巴管分三组:前内侧组、外侧组和后组,外侧组汇入前内侧组,沿着大隐静脉走行,止于腹股沟浅淋巴结[10]。本病例中,患者虫咬伤部位在外踝前下方,属于足外侧,即下肢淋巴管外侧组分布的区域,这也能解释,咬伤部位在下肢,而为何同侧下肢大腿根部(腹股沟以下)会有大片红斑出现:可能是虫咬伤后某种物质(可能是毒素,也可能是局部产生的免疫复合物或炎性物质等)通过淋巴循环达到腹股沟淋巴结引起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生红斑及出现疼痛,不继续上行而是在腹股沟附近出现大片红斑,可能是由于淋巴结具有阻断过滤作用,使得引起免疫反应的物质被阻于腹股沟淋巴结无法继续上行。外踝前下方的毛细淋巴管的淋巴液被腘窝淋巴结收集,有一部分上行被腹股沟浅淋巴结收集[6,10],而腘窝淋巴结上行注入腹股沟深淋巴结,鉴于浅、深淋巴结有广泛的吻合[11],故腹股沟浅、深淋巴结应存在物质交换,基于此,委中放血对本病例产生的作用可能也是激活机体产生一些相应的反应物质上行腹股沟淋巴结发挥作用。
《黄帝内经》中说“邪客于皮毛,入舍于孙络,留而不去,闭塞不通,不得入于经,流溢于大络,而生奇病”,络脉之病,且有局部疼痛及皮下紫斑(瘀血),需使用络脉刺法:刺络放血。本案例是使用血郄委中放血治疗治愈的有效证据,或许,经络的循行或者经络内部存在的联系我们还有进一步的发掘空间。
参考文献:
[1]陈新华,王洪峰,李慧璟.不同针灸疗法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炎症因子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9(2):403-406.
[2]吕凯露,夏有兵,程洁,等.刺血疗法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 鼠局部IL-1β 、IL-10 启动子甲基化的影响[J]. 南京中医药 大学学报,2017,33(5):509-514.
[3]李彤,谢毅强,李生财等.阿是穴刺血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外周疼痛介质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6(3): 215-217.
[4]贺成功,龙红慧,徐天馥,等.放血疗法的临床实践[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 33(1): 85-88.
[5]沈雪勇主编.经络腧穴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32-133.
[6]王云祥编著.实用淋巴系统解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4:263-273.
[7]刘荣芬,赵岩.针药并用治疗重度丹毒1例报道[C].山东针灸学会.山东针灸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山东省荣成市石岛人民医院.2015:2.
[8]李珍,罗迪,赵燕.委中穴刺络放血治疗下肢丹毒24例[J].中国民间疗法,2017,25(05):36.
[9]刘世红,李芳梅.委中穴刺络放血验案举隅[J].吉林中医药,2013,33(05):519-520.
[10]PAN W R, ZENG F Q, WANG D G, et al. Perforatingand deep lymphaticvesselsin the knee region:An anatomicalstudy and clinicalimplications[J]. ANZ J Surg,2017,87(5):404-410.
[11]杨茂有,邵水金主编.正常人体解剖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65.
[1] 第一作者:赵娟,E-mail:1209659933@qq.com
通讯作者:彭青,E-mail:littlesnake@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