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哈尔滨师范大学 传媒学院 2哈尔滨石油学院 艺术与教育学
摘要: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微纪录片的创作与传播已经逐渐引起了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和短视频平台迅猛发展的今天,传统纪录片创作与传播模式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微纪录片创作的繁荣发展。因此,本文的研究旨在深入探讨融媒体语境下微纪录片在题材选择、叙事表达、视听语言、情感传达等方面的新趋势与新特点,为微纪录片创作实践提供有益参考,以促进微纪录片事业的繁荣发展。
关键词:融媒体;微纪录片;创作分析;审美趋向;传播创新
引言:融媒体是指通过数字技术,实现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各种媒体形态的融合,打破传统媒体边界,实现内容生产、传播方式、管理手段、经营模式的创新性整合。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纪录片创作也呈现出微型化、移动化、互动化的新趋势,微纪录片应运而生。微纪录片是指以新媒体平台为载体,时长在30分钟以内,注重个人化表达和情感体验,以小切口折射大主题的纪录片新类型,深入分析融媒体时代微纪录片创作,总结微纪录片审美与传播的新趋势,对于把握纪录片发展脉络,引领微纪录片创作实践,推动纪录片艺术繁荣,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一、融媒体时代微纪录片的创作策略
(一)主题挖掘与现实关怀
融媒体时代,微纪录片创作应立足现实土壤,深入挖掘蕴含在社会生活中的多元化主题,以小见大、以微见著,通过个体命运折射时代变迁,用具体故事呈现宏大命题。微纪录片创作者应秉持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关注普通人的喜怒哀乐,聚焦边缘群体的生存状态,思考社会发展的矛盾与问题。唯有扎根现实,关注民生,以敏锐的洞察力和深沉的同理心记录时代的烟火气,微纪录片才能打动人心,引发共鸣,实现其价值引领和思想启迪的作用。
例如,在疫情肆虐的特殊时期,微纪录片可以聚焦疫情下普通民众的生活状态与情感变化。创作者可以走访社区、医院、学校等场所,采访不同行业、不同年龄段的人们,记录他们在疫情下的工作与生活变化,以及面对困境时的思考与感悟。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展现疫情对社会经济、人际关系、心理状态等方面的影响,反思疫情背后暴露出的社会问题。同时,也要关注疫情下涌现出的暖心故事和感人瞬间,如志愿者无私奉献的身影,邻里互助的温情场景,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动人互动等,以小人物的善举彰显人性的光辉,传递抗疫过程中的正能量。这些扎根现实的微纪录片,能够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唤起社会的价值思考,在提供审美体验的同时,也能传播真善美,弘扬正能量,彰显微纪录片的现实关怀与教化功能。
(二)叙事手法与表达创新
融媒体时代,微纪录片的叙事手法和表达方式呈现出多元化创新趋势。移动化、碎片化的传播环境对微纪录片的叙事节奏、信息密度、情感张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创作者应突破传统纪录片的线性叙事模式,探索交互式、沉浸式的叙事方式,利用新媒体技术营造身临其境的观影体验。同时,微纪录片应注重叙事视角的多元化,通过多方观点的交叉呈现,构建开放性的叙事结构,引导观众积极思考、参与对话。在表达方式上,微纪录片应善于运用细节描写、象征隐喻等电影化手法,以小见大,以形显意,提炼主题,升华情感。
例如,在讲述一位环卫工人的微纪录片中,创作者可以采用分散式的叙事结构,打破时空限制,通过片段化的日常生活细节,勾勒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精神世界。在镜头语言上,可以运用特写、跟拍等手法,捕捉主人公工作时的细微表情和动作,表现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奉献精神。在音频方面,可以收集主人公工作时的环境音,如清扫街道的扫帚声、垃圾车的轰鸣声等,渲染氛围,烘托情绪。同时,也可以穿插使用主人公的画外音旁白,表达内心独白,引发观众共鸣。在叙事节奏上,可以采用慢节奏的蒙太奇,如定格、慢动作等,突出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
二、融媒体时代微纪录片的审美与传播新趋势
(一)情感共鸣与价值传递
融媒体时代,微纪录片在审美趋向和传播方式上日益注重情感共鸣与价值传递。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注意力碎片化的特点,要求微纪录片以更加鲜明的情感表达和价值诉求,深入触动受众的心灵,实现情感的共鸣和价值的认同。一方面,微纪录片应立足人性视角,挖掘普通人的情感故事,以真实质朴的方式讲述动人心魄的人生百态,唤起观众的情感体验和价值思考。另一方面,微纪录片应紧扣时代脉搏,聚焦社会热点话题,以小见大,借助个体命运表达宏大主题,引领社会价值潮流,传递真善美,弘扬正能量。
在情感表达方面,微纪录片的审美趋势更加注重以情动人,通过真实质朴的方式,展现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微纪录片应该深入日常生活,捕捉平凡个体的微小幸福和深刻困境,表现真实的情感体验。无论是亲情、友情、爱情,还是追求、迷茫、失落等情感主题,都可以通过具体生动的细节刻画,艺术地表达出来。而在情感的表达方式上,微纪录片也更加灵活多样,可以运用第一人称旁白、诗意化画外音、意识流再现等电影化手法,赋予情感更加丰富、细腻的表现力。
在价值传递方面,微纪录片也呈现出鲜明的新趋势。微纪录片应该立足于时代现实,以敏锐的洞察力发现社会问题,引导人们反思和探讨。无论是社会热点事件,还是行业发展问题,微纪录片都可以从个体故事切入,以小见大,揭示事物的本质,传递正能量,弘扬真善美。
(二)视觉语言的精致化与多元化
融媒体时代,微纪录片的视觉语言呈现出精致化与多元化的审美趋向。一方面,微纪录片更加注重影像品质的提升,运用高清、高帧率、广色域等先进拍摄设备,营造细腻生动、唯美写实的视觉效果,带给观众沉浸式的审美体验。另一方面,微纪录片的视觉风格日趋多样,跳脱纪实类纪录片的客观记录范式,大胆吸收融合电影、动画、平面设计等多种艺术形式,创造个性鲜明、富有感染力的视觉符号,引领新的审美潮流。同时,互联网平台的传播特性也对微纪录片的视觉语言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移动化的小屏幕上实现视听冲击,如何适应分屏、弹幕、评论等互动形式,都需要创作者在视觉设计上不断创新、精益求精。
微纪录片可以运用多种创新的视觉语言来提升其审美品质和传播效果。例如,在色彩运用上,可以借鉴电影的色彩美学,通过色调、饱和度、明暗对比等方面的精心设计,营造出独特的情感氛围和美学风格,如温暖的柔和色调传递亲情的温馨,冷峻的蓝灰色调渲染悬疑的氛围,鲜明的撞色对比凸显人物的个性张力等。在镜头语言上,可以运用电影化的拍摄手法,如特写、长镜头、深焦距等,捕捉人物细微的表情变化和环境细节,渲染意蕴深远的情境氛围,发掘画面的诗意美感。在构图方面,可以借鉴平面设计和摄影艺术的构图理论,采用黄金分割、三分构图、对角线构图等,创造富有张力、和谐统一的画面形式,引导观众的视线,传达隐喻寓意。在动态语言上,可以融合新媒体视觉元素,通过创意转场、分屏叠加、信息图表等方式,赋予画面动感时尚的视觉节奏,有效传递复杂的信息内容。而在新媒体传播中,微纪录片还可以根据平台特性和目标受众群体,量身定制视觉包装方案,如采用细长的字幕条、个性化的片头片尾设计、分章节的标题转场等,吸引受众眼球,引导观影互动,提升传播效果。精致考究、富有创意的视觉语言设计,能够为微纪录片的内容表达锦上添花,提升其艺术感染力和传播影响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融媒体时代为微纪录片的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同时也对微纪录片的创作和传播提出了更高要求。微纪录片创作者应紧跟时代步伐,以开放包容的创作理念,多元创新的叙事表达,精致考究的视听语言,真挚动人的情感传达,讲好当代中国故事,传播时代正能量。同时,还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优势,创新传播渠道和互动形式,提升微纪录片的艺术感染力和社会影响力。唯有如此,微纪录片才能在融媒体时代焕发更加蓬勃的生命力,实现内容价值和传播效益的共赢,为时代发展、社会进步贡献更大的艺术力量。
参考文献:
[1]陶源.融媒体时代的戏剧影视创作分析[J].戏剧之家, 2023(31):40-42.
[2]焦娇.融媒体时代电视媒体新闻短视频的创作分析[J].视界观, 2022(21):0020-0022.
课题: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融媒体时代微纪录片的创作、审美与传播新趋势研究。项目编号:22YSB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