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常见手术解析:从原理到术后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2-13
/ 1

普外科常见手术解析:从原理到术后护理

王冲

石家庄循环化工园区医院

在医学领域中,普外科承担着诊治众多腹部外科疾病的重任,各类常见手术犹如精密仪器,针对不同病症精准“出击”。深度剖析这些手术的原理、流程以及配套的术后护理策略,对于提升治疗成效、加速患者康复进程意义非凡。

一、阑尾炎切除术:斩断阑尾炎症之源

阑尾炎,这一阑尾炎性病变常因阑尾管腔阻塞继发细菌感染而起,阑尾肿胀、充血乃至化脓穿孔,严重威胁患者健康。阑尾炎切除术便是“斩草除根”之举。手术多采用腹腔镜微创技术,在腹壁打孔,置入腹腔镜与操作器械,凭借高清镜头全方位探查腹腔,精准定位发炎阑尾,超声刀或电凝钩细致分离阑尾系膜,结扎阑尾动脉,切断系膜,再完整切除阑尾,经 Trocar 孔取出,若阑尾穿孔致腹腔污染严重,则彻底冲洗腹腔,吸净脓液。传统开腹手术虽创口大,但在阑尾粘连严重、解剖结构复杂时仍具优势,直接剖腹暴露阑尾,切除操作步骤类似,术后逐层缝合腹壁。

术后护理需精细入微。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每 30 分钟至 1 小时测血压、心率、呼吸,直至平稳,警惕内出血引发休克;观察腹部体征,有无腹痛加剧、腹胀、压痛反跳痛,防范阑尾残端漏致腹膜炎;禁食 1 - 2 天,待胃肠功能恢复,肛门排气排便后,循序渐进从流食过渡至半流食、软食;鼓励早期下床活动,术后 24 小时内床边坐立,48 小时尝试室内慢走,促进胃肠蠕动,防肠粘连,降低肺部感染风险;伤口按时换药,保持清洁干燥,腹腔镜伤口 5 - 7 天拆线,开腹伤口 7 - 10 天拆线,留意有无红肿热痛、渗液,及时处理感染迹象。

二、胆囊切除术:摘除胆囊结石“温床”

胆囊结石、胆囊炎频发,胆囊切除术成为“破局”关键。胆囊作为胆汁储存与浓缩器官,结石形成后反复刺激胆囊壁,引发炎症、绞痛,长期甚至恶变。手术以腹腔镜胆囊切除为主流,构建气腹后,腹腔镜探入,清晰呈现胆囊三角解剖结构,精准识别胆囊管、胆囊动脉,钛夹或可吸收夹夹闭后离断,完整剥离胆囊,从剑突下切口取出,胆囊炎症重、粘连多或怀疑恶变则中转开腹,直视下精细操作确保安全。

术后护理不容丝毫懈怠。术后平卧 6 小时,头偏向一侧,防呕吐物误吸,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4 - 6 小时一次,平稳后适当延长间隔;禁食水至胃肠蠕动恢复,先予低脂流食,逐步增量并丰富食物种类,因胆囊切除后胆汁持续排入肠道,初期高脂肪饮食易致腹泻,需适应调整;妥善固定引流管(若有),观察引流液颜色、量、性状,胆汁样引流液过多或含鲜血及时汇报;指导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必要时雾化吸入,降低肺部并发症;伤口护理同阑尾切除术,关注愈合情况,出院后短期内避免重体力劳动,休养 1 - 2 个月助身体机能恢复。

三、疝修补术:修复腹壁“缺口”

腹股沟疝、股疝等腹壁疝因腹壁薄弱处缺损,腹腔脏器经此突出,站立、咳嗽时肿物显现,坠胀不适,严重可嵌顿坏死。疝修补术旨在加固腹壁。传统疝修补术如 Bassini 法,将疝囊高位结扎后,把相邻组织强行缝合修补缺损,张力大,术后疼痛明显、复发率较高;现代无张力疝修补术则采用补片材料,经腹腔镜或开放手术植入,平铺覆盖疝环,利用补片高强度、低张力特性,与周围组织融合,分散腹腔压力,减轻疼痛,降低复发风险,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能同时探查双侧疝,开放手术在局部麻醉下即可开展,适用于高龄、基础病多患者。

术后护理环环相扣。平卧休息,阴囊疝患者用阴囊托托起阴囊,减轻肿胀,髋关节微屈,降低腹壁张力;监测生命体征,重点排查有无阴囊血肿形成,观察阴囊肿胀程度、色泽变化;饮食清淡易消化,多纤维防便秘,咳嗽时双手按压切口,减少腹压骤升冲击修补部位;术后 6 - 12 小时可床上翻身,1 - 2 天尝试下床,活动循序渐进,3 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重体力劳作,防止补片移位;保持切口敷料清洁,术后 7 - 10 天拆线,若为可吸收缝线可不拆,留意有无感染、排异反应,补片感染罕见但处理棘手,需严密观察及时干预。

普外科常见手术各有精妙原理与规范流程,术后护理依手术特性、患者个体精准施策,医护团队携手、患者及家属积极配合,方能穿越手术康复“险滩”,重归健康生活彼岸,让普外科疾病阴霾消散,体魄焕发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