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摘要:随着资源开发的历史遗留问题日益凸显,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与综合开发利用逐渐受到有关部门的关注。本文从生态修复方法和开发利用模式两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探讨,介绍了覆盖植被、治理废弃水体、土壤重构等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的措施,分析了开发生态旅游、展示矿区文化、引入产业集群等多种开发利用模式,旨在为有关部门重建自然生态,推动资源再生利用提供指导,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开发利用
引言:我国矿产资源开发遗留了大量废弃矿山,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影响。废弃矿山因其土壤贫瘠、水体污染及植被稀少,导致周边生态系统失衡,水土流失严重,生物多样性下降。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和综合开发利用逐渐成为探索生态经济双重效益的研究重点,要求有关部门借助科学修复、合理利用等方法,逐步恢复自然生态,激活区域经济,为当地创造新的发展机遇。
一、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方法
1.修复矿山植被覆盖,重塑自然生态的“生命绿洲”
开展矿山植被覆盖的生态修复工作,需要从区域土壤状况和气候特征入手,选择适应性强的植被物种。初步清理矿区地表,移除裸露的石块,使土壤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修复人员需对酸化、污染严重的土壤进行石灰中和,改良有机质,使其pH值稳定在6.0至7.0之间,使其符合植物生长的基本要求。土壤改良完成后,选用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构成多层次植被系统,如黄连木、沙棘和狗牙根等物种。栽种密度依据当地土壤蓄水能力,设计为每平方米植入6至8株植物,保障群落稳定生长。在栽种后,采用滴灌系统保障水分供应,每株植物提供日均水量约500毫升,并添加有机肥以增强土壤养分。修复期间,设置覆盖防护网以防止风沙侵蚀,安装湿度感应装置,实时监测土壤温湿度,保证植被健康生长。
2.治理废弃矿区水体,维护生态平衡的“清流净土”
治理废弃矿区水体时,修复人员需对水体进行全面污染检测,包括重金属、酸碱度、悬浮物浓度等指标,以确定具体治理方案。对酸化水体,投放石灰石颗粒,调节水体pH值至6.5至7.5之间,使水体达到中性与弱碱性之间,符合生态水体标准。针对重金属超标情况,使用植物修复技术,将水葫芦、芦苇等具备富集能力的植物植入水体周边,形成天然的重金属吸附屏障,同时建立沉淀池,将沉积物内的重金属固定在底泥中,避免二次扩散。安装水循环净化系统,借助生物膜处理技术,利用硝化细菌分解有机污染物,每天处理水体500立方米,保证持续净化。修复人员还应采用湿地恢复措施,在岸边种植耐水植物如水竹、鸢尾,增加水体过滤功能。设置浮岛,种植多种水生植物,提升水体自净能力,定期检测浮岛植物富集的重金属含量,必要时清除老化植物并替换新植株,保障长期治理效果。
3.推进矿山土壤重构,夯实生态修复的“基石屏障”
重构矿山土壤需先清理地表,排除重金属污染土壤,剔除厚度超出10厘米的酸化土层,将其集中堆放至隔离区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完成清理后,运用微生物修复技术,在土壤中加入适量硝化细菌、硫细菌等菌剂,调节土壤酸碱度至pH 6.5-7.5的适宜范围,强化土壤的微生态活性。引入富含有机质的腐殖土分层覆盖,底层厚度设置为20厘米,掺入秸秆、草炭提高透气性。随后,采用农业机械深翻60厘米,以促进有机质与土壤均匀混合,强化重构效果。实施土壤重构后,密集种植固氮植物,提升土壤氮素含量,改善贫瘠程度,并设置滴灌系统,精准供水,控制土壤湿度在30%至40%之间,保证微生物活性。修复人员还应实时监测土壤肥力,动态调整有机肥的投放量,以维持土壤的长期稳定性。
二、开发利用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模式
1.开发矿区生态旅游,激活资源再生
有关部门需依据矿区原有生态特征设计旅游线路,打造步道、观景台和解说站点,并确保设施与自然景观融合,避免过度改造。在矿区入口处建设游客服务中心,提供详细的矿区地图、生态背景介绍以及安全指引。沿途设置指示牌,标注各区域的生态修复进展、植被和水体变化等内容,为游客提供深度生态体验。修建步道时选择木质栈道,以减少对土壤的破坏,保持地表水循环。依托矿区特有的地质构造,有关部门可以建设矿物科普馆,设立矿石展示墙,展示包括闪锌矿、方解石等多种矿物标本,并借助互动式触摸屏解说矿产形成的过程。有关部门还应增加沉浸式体验项目,将矿区分为轻度和重度修复区,开放游客参与植树,提升环境保护意识。引入智慧管理系统,对矿区游客量、空气质量及植被覆盖度进行实时监测,借助扫码设备提供个性化的生态解说内容。另外,有关部门可以增设垃圾分类设施,定期清理保证矿区卫生。
2.推动矿区文化展示,传承历史价值
从矿区的历史文脉出发,有关部门需建立专门的矿区文化展示馆,馆内分设矿业历史、工艺流程、劳工生活等主题展区,以实物、图文全方位展示矿区发展历程。展示老矿工的工具、生活用品及矿区开采档案等,保证展品原真性,保留矿区历史印记。馆内设有互动体验区,模拟矿工工作场景,运用AR设备再现矿工操作流程,令参观者身临其境。打造矿区户外展示区,将历史遗留的采矿设备进行修复并固定展示,设置防护围栏,并标明设备名称及年代。设计矿区历史长廊,将采矿工艺的演变、矿区发展里程碑、生态转变等内容沿步道展示,配以二维码,供游客深入了解。利用矿区遗存建筑,开设矿区记忆影像展,设置沉浸式放映厅,以影像讲述矿工生活、生产劳动场景,增强历史情境感。有关部门可以定期举办矿区文化讲座,邀请原矿区工作人员进行现场解说,面向游客传播矿区历史知识。布置户外标识系统,引导游客参观各展示区,增设移动解说APP,游客用手机扫码获取多语言的矿区文化内容,使矿区文化展示深入生动。
3.引入创新产业集群,促进绿色发展
引入创新产业集群,有关部门需结合矿区资源及生态恢复现状,规划环保科技产业园,产业园区内设立分区,包括新能源研发、生态修复技术研发、循环利用加工区,建设面积控制在50公顷以内,以减少生态影响。引进致力于绿色技术研发的企业,如风电、光伏发电、新材料制造等,提供符合环保标准的生产空间。建立孵化器基地,重点支持节能减排、废水处理、生物降解等创新型企业,为初创企业提供市场对接渠道,设立专项资金助推核心技术研发。引入污水处理厂和废弃物回收中心,实现园区内物资的循环利用,保证园区内水体净化达到环保标准。引进智能管理系统,对新能源企业的生产排放进行实时监控,实现能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园区内构建5G物联网平台,以智能化设备管理减少能源浪费。搭建产业集群展示中心,定期向外界发布创新成果,吸引更多绿色企业进入,推动园区内形成产学研合作机制,与高等院校联合攻关技术难题,为当地提供就业机会。
结束语: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与综合开发利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采用植被覆盖、水体治理、土壤重构等措施,使矿区的生态环境逐步恢复,为实现自然再生提供保障。同时,围绕废弃矿区的综合开发,探索了生态旅游、文化展示及创新产业集群的应用模式,激活了资源价值,也为区域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点。这些策略的实施,使废弃矿山逐渐转化为绿色生态与经济发展的双重驱动力,为今后类似矿区的治理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胡小林. 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模式与方法初探——以邵阳市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为例 [J].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2024, (23): 131-133.
[2]杨建兴, 王晓凌. 关于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方向的探讨 [J]. 世界有色金属, 2024, (14): 111-113.
[3]周伟山. 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模式及效益评价探讨 [J]. 云南冶金, 2024, 53 (03): 1-4.
[4]杜银山, 王雅宁. 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研究——以十堰市郧阳区某石灰岩矿山为例 [J].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 2024, (03): 8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