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铁路局集团公司调度所,山西省太原市,030000,
摘要:我国信息技术和我国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铁路机车运用组织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是主要工作。铁路运输是当前我国交通运输的重要方式之一,具有运载量大、运输稳定、速度快等优势,对我国交通运输服务建设及社会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铁路运输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行车组织结构已难以全面满足铁路运输管理要求。为提升行车组织效率与质量,有必要对相关工作措施进行研究,以提高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关键词:铁路机车;机车运用;一体化
引言
机车运用组织工作是铁路运输组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铁路运输生产的数量和质量指标,关系着铁路运输效益。在运输能力受限的情况下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充分利用机车的牵引能力,压缩机车全周转时间,有效提高机车运用效率指标。
1铁路机车调度现状
1.1信息化程度不足
在现代化的铁路运输体系中,信息化技术本应成为提升运输效率、优化调度决策的有力工具,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这一环节却常常出现问题。信息化建设滞后表现为硬件和软件设备的更新换代缓慢。在一些地区或线路上,可能还在使用过时的设备和系统,这不仅影响了信息的处理速度,还可能因为系统的不稳定导致数据丢失或错误。其次,信息传递不畅也可能是因为缺乏统一的信息平台。在铁路机车调度中,涉及多个部门、多种信息的交会,如果没有一个统一、标准化的平台来进行整合,很容易出现信息孤岛,即某些重要信息只能在小范围内流通,而无法被整个调度系统充分利用。
1.2简化作业程序违章指挥存在安全隐患
调度员工作职责、流程和作业标准都有明确的规定,如果调度员都严格按照标准作业,那么发生调度责任事故的概率就会为零。调度员第一次违章指挥,心理会有些担忧,意识到这是违章,并会对可能产生后果进行估量和预测,而长期违章指挥,调度员可能会感到一种暂时的解脱,导致他们对违规行为的严重后果和潜在的生产安全事故不再保持高度警觉。认为可以暂时松懈时,他们就可能忽视了持续警惕的重要性,这为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2铁路机车运用组织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措施
2.1在编组站积极推进局站一体化协同作业
局站一体化作业模式是近几年提出的一种新模式,已经在武汉局集团公司襄阳北站、广州局集团公司江村站等大型路网性货运编组站实施。局站一体化协同作业模式的实施,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局站间编制计划电话联系、纸笔记录的传统模式,重新构建编组站总调、站调,调度所计划调、机调、行调,机务段驻站机调、派班员等局站两级3家实时联动、动态一体的作业新模式。以包头西站为例,在包头西站增设机务段驻站机车调度台,强化其职能作用发挥,共同促进局站一体化的高质量发展。包头西站作为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的路网性货运编组站,其作业效率直接影响着整个集团公司的运输效率。在包头西站增设驻站机车调度,专门负责包头西站开车计划的兑现,负责盯控包头西站到达、出库机车及包头西机务段库内机车停留情况,及时与站调、辆调等沟通,实现站区联劳协作,发挥车站、机务、货运的一体化管理作用,共同完善各项奖惩机制,形成“任务同担、作业同体、成绩同享”的站区命运共同体。加大捆绑考核力度,将参与一体化管理的车务、机务和货运作业人员的绩效进行捆绑,并按班、按日、按周在岗位进行挂钩指标公示,确保作业人员及时掌握作业完成量和奖金差距,充分发挥一体化激励考核作用,有效调动站区作业人员运输效率挖潜提效的积极主动性。
2.2运输组织安全监管
第一,开展运输组织安全监管工作时,应以预防工作为主,开展铁路运输风险评估与管理。安全监管组织需严格实施铁路线路运输巡查、车辆检修、关键设备检查与维护等工作,进而准确评估行车组织风险,进行风险评级,并对高风险进行针对性管理。第二,对行车组织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提升其应急处置能力。同时,应定期开展安全宣传工作,传达安全行车要求,提醒相关工作人员时刻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识。第三,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实施安全监管。铁路运输管理正在朝智能化方向发展,因此安全监管工作也应融合先进技术,如部分铁路运输机构已开始设计、应用智能安全管理系统。该系统可通过视频监控、智能感应器等技术手段,实现随时随地监控,及时发现危险隐患,切实保障列车运行安全。同时,系统可以分析和处理各类数据,实现预警和决策支持等功能。通过科学化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可有效防范铁路安全事故,提高铁路线路的可靠性和运行效率,同时保证旅客和货物运输的安全性与高效性。
2.3优化线路规划
线路规划是城市铁路系统建设的基础,直接影响铁路网络的覆盖范围、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发展规划和人口分布情况,科学确定铁路线路的布局和覆盖范围,优先选择连接人口密集区、商业中心和重要交通枢纽的线路,以满足市民出行的主要需求,同时合理布局换乘站点,以便乘客的换乘和转移。一方面,根据客流特点和出行需求,优化线路的运行方式和列车班次安排。在城市中心地区和高客流区段,适当增加列车的运行频次和车辆的编组,提高运力供应和运输能力;而在偏远地区或低客流区段,可适当减少列车班次,以节约运营成本和资源投入。另一方面,充分考虑线路的设计参数和技术要求,确保线路的运行安全和效率,包括考虑线路的弯曲程度、坡度和高度限制,合理设计车站和车辆的停靠间距,保障列车的平稳运行和乘客的舒适体验。
2.4始发站调整发车时间
铁路管理部门可根据实际运营需求调整列车的始发时间。这样的调整通常是为了更好地适应乘客流量的变化,如早晨和傍晚的高峰期。调整发车时间的决策基于对乘客流量数据的分析,旨在缩短乘客的等待时间并优化列车的使用效率。在实施这项策略时,调度中心会事先通知所有相关车站,并通过多种信息渠道广泛告知乘客,包括站内广播、电子显示屏和移动应用通知。这些措施帮助乘客调整自己的出行计划,以适应新的发车时间。
2.5明确调度指挥模式
共线运营调度指挥机构的管理模式,按照合作程度可以分为互为代管、合署办公和统一机构等模式。互为代管模式容易实现,但需要加强调度中心间的信息沟通,跨线列车遵循对应线路的运营要求。合署办公模式虽将市域铁路和城市铁路的调度中心设置在同一办公地点,但组织架构和岗位编制仍互相独立,共线段的列车运行由双方共同监控,应急情况下共同参与协调组织。该模式可实现信息实时传递、面对面沟通,利于行车组织工作的高效执行。统一机构管理模式通过中心整合、岗位合并,可解决权责划分问题,但对于指挥人员和指挥系统的要求过高,尤其对于系统特性存在差异的双线,在行车指挥工作的高压之下,无法确保指挥人员能够随时切换状态以应对不同系统。
2.6建立重点运输信息通报制度
联调联试期间,计划编制人员无法及时掌握相关重点运输信息,有重点列车开行计划时,需要临时变更或取消试验计划,对正常的试验工作影响较大。建议有关部门按照规定提前通报重点运输信息,减少试验计划的临时变更,跨局线路同步开展联调联试时,两局可将信息通报制度纳入分界口协议。
结语
需要建立健全的调度管理体系和应用信息化技术来提高调度的灵活性和效率,结合科学规划线路布局和合理安排班次,满足不同区域和时段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推动多式联运,建设便捷的换乘设施,实现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提升乘客的出行体验和交通系统的整体效率。
参考文献:
[1]卢红爱,何静.铁路换乘站的客运组织优化方案探讨[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9(3):43-45.
[2]管亚丽,陈科,李海波.铁路客运站与城市铁路换乘衔接组织研究[J].交通与港航,2020(5):5-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