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赋能审计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2-14
/ 2

新质生产力赋能审计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

王晓静

青岛工学院   山东青岛   266300

摘要: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新型生产力形态,正逐渐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新质生产力如何赋能审计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审计理论与实践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及特征,探讨了审计发展与新质生产力应用的内在关联,揭示了二者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内在机理。文章基于对新质生产力赋能审计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进一步提出相应对策使其成为助推审计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审计;高质量发展

一、引言

2023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概念,这是中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路径上的又一次理论与实践的重大创新。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对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的积极响应,这一提法不仅强调了整合科技创新资源的重要性,而且旨在加速形成一种基于科技创新的新生产模式,为当下产业科技创新和企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面对新时代新征程,审计工作肩负重要使命,迫切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因此探讨新质生产力如何赋能审计高质量发展,对积极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审计质量管理体系具有重大的战略现实意义

二、新质生产力赋能审计高质量发展的运行机理

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基于此角度,审计的高质量发展也离不开这三要素。

  1. 劳动者

从劳动者角度出发,审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人才支撑。只有通过人的双手,才能真正实现审计的发展。在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审计人才需要具备更高的素质:一是充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储备。高素质的人才具备扎实的会计、财务、经济、审计等专业知识,能够准确理解和应用审计的原则和方法。二是丰富的实践经验。经验丰富的审计人才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有效解决复杂问题,提高决策的质量。三是团队协作和跨部门合作能力。良好的团队协作和跨部门合作能力有助于整合不同部门的信息和资源,促进审计工作的协调一致。四是技术适应能力。随着科技的发展,审计人才需要具备快速学习和适应新技术的能力,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五是风险管理能力和合规性意识。审计人才需要对相关法规和标准有深入的理解,具备识别、评估和审计风险的能力,以降低事务所的潜在损失。

  1. 劳动资料要素

审计的技术和方法在审计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劳动资料是生产力的客体因素,也是生产力的动力源泉。劳动资料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生产工具的迭代更新既呼唤劳动者的技能拓展 , 也赋予劳动对象的技术创新以无限空间。审计的劳动资料主要表现为审计技术与方法,新型审计生产工具既是以审

计劳动资料等形态存在的实体生产工具 , 也是以审计技术与方法形态存在的无形生产工具,审计技术方法对于实现审计目标、完善审计证据、强化审计监督效能具有重要意义。审计新技术的更迭是新质生产力赋能审计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

  1. 劳动对象要素

审计项目的质量是审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生产力的物质基础是劳动对象,

新的劳动对象是新型劳动者通过物质生产活动所作用的对象 , 其质态直接决定了生产活动的高度和深度。新的劳动对象的生成和发展 , 既需要新的劳动工具的普及性运用 , 也需要新型劳动者的创造性活动。审计项目质量是审计行业生命线,关乎审计的地位和形象,需审计劳动者全员参与、系统性打造,是审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

三、新质生产力赋能审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路径

1.在人才支撑方面,打造高素质审计团队

第一,高校应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将大数据操作、可视化分析等知识纳入计的培养方案,重视培养具备数据分析经验和软件操作技能的复合型审计人才。但不可忽视的是,审计人才仍需充分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熟练掌握审计指引体系、审计准则体系等各类会计审计标准体系。第二,事务所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如绩效奖金、职位晋升等,鼓励审计人员为事务所创造更多价值,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2.提高审计项目质效

新质生产力,其新在“质”。高效能、高科技、高质量是新质生产力的三个特征。新质生产力赋能审计高质量发展的载体在于打造高质量审计项目。新质生产力牵引审计项目质效提升,要切实落实质量控制相关要求,抓住影响审计项目质效的关键环节,健全严密、完备、有效的审计质量控制机制,加强现场审计阶段的质量把关,实现审计目标和审计证据链统一,加强审计项目的交叉复核、分级复核监督,检查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可靠性和充分性等,精准编制审计底稿,确保审计报告质量。衡量审计项目的质量,着重看是否揭示影响经济发展的重大风险隐患,是否沿着“资金—项目—政策—政治”思维模式提出审计建议,是否打通贯彻政策执行中的淤点、堵点、难点,是否铲除阻碍改革发展的“毒瘤”,是否推动解决长期未解决的“顽瘴”,是否惩治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蝇贪”。

3.深度渗透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

以税收减免、专项资金扶持等手段,激励企业在审计环节引用尖端技术和高端人才,全面提升审计质量。想要实现财务审计的创新突破,需加强审计与产业、技术、人才间的互动。可构建合作平台,推动审计机构与高科技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的协同合作,研发新型审计技术,培育审计新秀。如开展联合培训、科研协作等活动,提高审计人员的技术素质和创新能力。

4.审计与招商引资的有机结合

出台一系列税收优惠、资金援助等政策,吸引国内外优质企业进驻,同时优化投资审核流程,缩减审核周期,增强审核效果,切实降低企业进入市场的门槛。建立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为企业提供稳定且公正的法律环境,以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在制度保障层面,可采取如下措施:构建务审计与招商引资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信息互通,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审计及时发现并预防潜在风险,保证招商引资项目的顺利进行;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确保政策落实到位,避免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举办审计与招商引资领域的学术研讨会和论坛,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分享前沿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培育具备财务审计和招商引资双重专业知识的人才,提升专业团队的综合素质。鼓励企业、政府、科研机构共同参与重大项目的建设,充分发挥各方优势,推动项目的顺利实施。

5.以信息科技创新赋能审计高质量发展

科技革命时代,以信息技术赋能审计是大趋势所在,信息技术具有高速高效、智能性等特点。信息科技不断改革下,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在审计工作中受到极大地利用和重视,审计人员应当充分利用“云计算”、空间地理、人工智能、自动监测、数据挖掘等新兴技术,积极探索区块链等前沿技术运用,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在审计发现问题环节,积极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从大量数据的查询、处理中,加大对数据的覆盖面分析,快速、有效地找到必要的审计线索、审计疑点等,帮助审计又快又准地从源头发现问题,提高审计效率。在审计取证环节,通过运用信息科技手段,审计数据可以实现数据体量增长和数据表现形式多样,还可实现从零散的数据变成结构化,带分析性质的数据归类,语音、图像可以及时转化为文本等半结构化数据,通过情境感知计算也可将视频和图像转化为可供分析的结构化数据等。获取的数据经过人工或计算机自动加工整理、转换处理,形成审计人员可以读取使用的格式,减少取证环节的人工分析和转换时间。在审计对策建议环节,带有审计功能特色的信息技术手段能助力审计人员利用审计软件对大数据进行数字清洗、筛选、整合和解.

四、结论与展望

新质生产力赋能审计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审计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作为审计人员,面对改革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审计工作必须聚焦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把牢审计工作的总方针,抓紧实现审计高质量发展的改革发展趋势,以有效的审计监督服务保障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就目前而言,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审计,在具体审计实施过程中仍然面临许多困境、困惑,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创新,完善对策。审计人员应当充分认识到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审计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当前审计发展的瓶颈期,通过将新质生产力作用于审计,

推动审计高质量发展,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海华;陈柳钦.新质生产力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及实践路径[J].贵州省党校学报,202406:87-95.

[2]张建伟,王越,张洪昌.新质生产力赋能数字化审计发展:逻辑、挑战与路径[J].财会月刊,202412):1-5.

[3]赵雅湉,毛成银.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审计模式与技术变革研究——基于中国电子信息企业数据的实证分析[J].会计之友,2024,(23):146-153.

[4]丁晨轩,宋丽梅.研究型审计、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研究型审计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研讨会综述[J].会计之友,2024(17):13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