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城乡共振发展有限公司 广东东莞 523000
摘要: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对穿越城市的河道治理给与了足够的重视,在河道治理过程中采用碧道治理理念能够有效提高治理成效,碧道是新时期城市河道与滨水空间建设的一种新的理念,主要是根据河道自身的实际情况与周边区域空间的合理规划和利用,提升河道沿岸的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实现了河道的治理水平。基于此,本文结合碧道理念对城市滨水公共空间营建策略开展了分析,旨在为业内人士对于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碧道理念;城市滨水公共空间;营建策略
随着城市建设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城市河道的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为了能够有效提高城市河道的治理水平,促进城市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对河道进行积极的改造和治理。碧道理念是新时期城市河道治理的重要思想,为河道区域空间的有效应用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因此,结合河道的实际情况,提出城市滨水区域空间的高效利用方案具有一定的科学可行性。本文以寮步西南河碧道为研究案例,应用碧道理念,通过对河流水系的生态和景观以及人文等进行规划和设计,探索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的营建策略。
一、流域概况
寮步西南河河道中线长度为4.3km,两岸碧道总长约7.76km,碧道核心建设区约30.6万㎡,属于都市型碧道。河道现状水系连通较好,无影响河道通畅或阻碍行洪的障碍物,但驳岸高差约5米,坡度较陡,缺乏相关的防护安全措施,沿线堤坝高度达不到5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现状河道已基本完成清淤工作,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驳岸生境及生物多样性单一,入侵物种分布较多。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河道沿线逐步构建起产业集群,河道随之成为城市中至关重要的河流,承载着满足城市多方面发展功能性需求的重任,因此,对寮步西南河河道范围内的空间实施科学的改造对于河道环境治理以及提高水质至关重要,也促使河道的防洪抗旱能力显著提高。
二、基于碧道理念的城市滨水公共空间营建策略
(一)设计方案
经过对寮步西南河河道区域范围内公共空间利用情况以及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发现了河道在日常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具体体现在水安全不达标,堤坝高度未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生态环境有待提升,生态结构单一且入侵物种分布较多,生物多样性不足;河道休闲功能缺失,整体运行活力不足;资源整合不到位,缺少与周边文旅资源的联动发展。结合以上问题,为了有效发挥河道的功能作用,促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步伐,需要通过生态环境改造,实现与城市空间布局相适应的目标[1]。基于碧道建设理念,需要从水文、生态、功能、文旅等方面进行改造,通过生态环境提升,空间赋能,带动城市更新与产业联动,进一步提高河道运行活力。
1、水文改造——固防线
升级防洪标高,提升水安全标准,使河道的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具体设计做法有:(1)设置独立混凝土防洪墙,以达到防洪安全标准;(2)部分区段设置防洪墙兼做护栏,在保障防洪达标基础上,美化沿岸滨水景观环境;(3)培土抬高堤岸高程,整体增高驳岸坡度,保留沿线景观生态。
2、生态修复——修生境
在河道生态环境改善过程中,将生态作为重点,从多元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活力营造入手,构建满足多种环境条件的河道景观,同时还能够有效降低景观建设的成本,达到城市建设过程中自然景观的生长需求。首先,结合河道水位、水质变化情况,对河道两岸区域实施改造,保留并扩大河岸湿地滩涂,并通过增设植被缓冲带的方式,满足河道不同水位情况下的环境景观效果。其次,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根据河道的实际情况,增加(砂石)浅滩生境,布置带状浅滩,构建适应动植物生长环境的雨水湿地海绵系统。最后,增加食源性植物群落,丰富水生植物群落,修复生态景观,营造鸟类、鱼类、两栖类、昆虫等多物种的生态栖息地。
3、功能完善——通路径
全线节点打通,慢行道路系统贯穿,打通滨水休闲廊道;串联周边多个居民区,完善配套设施,与旅游景点链接,接入城市交通枢纽。
4、文旅提升——添活力
整条碧道两岸增加休闲景观节点,挖掘片区文化特色,打造差异化文化主题节点景观,形成一条融合了特色产业、运动休闲、自然生境、地域文化的全域旅游链接游廊,特色文化展廊、自然生态景廊。
(二)分区设计
1、激活空间,打造全域旅游链接游廊。首先,本河道升级道路打通断点,畅通全段慢行休闲系统;其次,基于现有的花海湿地,将自然观光和活力文创作为重要内容,打造汽车展廊、自然派对、运动主场、香市阳台四大主题景观游憩组团,营造全方位的滨水休憩景观空间。汽车展廊景观游憩组团的打造是以展示当地汽车产业,通过讲述当地汽车文化发展史及相关文化科普,结合活力主题文化活动等,向宜居宜业,滨水花园式产业社区升级发展;自然派对景观游憩组团结合场地缓坡自然驳岸,修复河畔生境,营造自然的生命水岸,成为自然科普教育基地绿色都市发展样板;运动主场景观游憩组团是利用现状荒废场地,平整地面,打造一处以运动为主题的文化驿站,除提供公厕、休闲驿站、书吧等功能外,结合室内外空间提供活力多元的文化活动及展示空间。此外,还可以在河道两侧充分利用空旷场地构建新商业集市和文创工作室,这样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气,从而激活河道两岸空旷区域的用地价值
[3]。
2、多元湿地规划设计。在河道区域内采用重返湿地设计的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河道的生态环境,根据特定区域河道周边工业用地的使用情况,对河道水流量进行调查分析,发现水量较为充沛且存在大面积的湿地风貌,岸线具有丰富多变的特点,但是总体上来看缺少场地空间,参与性不足[2]。因此,结合此河段调查的实际情况,将观水和游水作为主要体验方式,增设游客集散广场建设,并建立游园步道,构建集科普和教育以及生态功能综合一体的城市湿地[4]。其中湿地教育主要目的是保护现有的湿地,通过敷设环境栈道为游客提供漫步和远观的条件,这样可以有效降低人类活动对湿地环境的干扰,也能够确保野生动植物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生存和繁衍。在湿地休闲区域建设过程中应将开阔的水面作为主要特色,突出舒缓步道设计的特色,为居民休闲和娱乐提供草坪和水畔等多样化的空间,为人们身心放松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同时也能够将河道上游与下游段形成自然过渡。
结束语:
在城市滨水空间治理过程中,合理应用碧道理念,能够结合现代化的治水理念,对河流水系的生态和景观以及人文等进行规划和设计,有效提高河道周边区域土地利用价值,满足城市整体规划要求的同时,也有效改善了河道的水环境和生态效果,为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支持。碧道理念是新时期城市河道治理与滨水空间利用率提升的重要探索,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根据河道的实际情况,构建多维度的滨河公园与文旅综合体项目,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优美的娱乐休闲场所,同时也为动植物提供了更好的生存环境,进一步提高了城市发展活力。
参考文献:
[1]范雅婷,章明.时空分异下城市滨水更新始末的空间活力测度与影响要素研究[J].中国园林,2023,39(2):77-83.
[2]罗嘉亮.基于碧道理念的岭南水乡河涌环境微改造实践——以天河区深涌中支涌河道整治工程为例[J].建设科技,2023(16):42-45.
[3]叶倩慧.乡野型碧道规划建设初探——以从化鸭洞河碧道(二期)工程为例[J].花卉,2023(14):61-63.
[4]刘刚,侯泓旭,赖文波.基于NbS的城市滨水景观更新设计研究——以深圳上寮河碧道公园为例[J].建筑与文化,2023(8):16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