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激素在呼吸循环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2-17
/ 2

内分泌激素在呼吸循环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王超

山东省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研究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250000

摘要:内分泌激素在呼吸循环系统的生理调节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其异常分泌或功能失调常与多种呼吸循环疾病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对内分泌激素与呼吸循环疾病关系研究的深入,基于内分泌激素的治疗策略逐渐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常见内分泌激素如胰岛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在呼吸循环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包括其作用机制、临床疗效以及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呼吸循环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内分泌激素;呼吸循环疾病;治疗应用;作用机制

引言:呼吸循环系统对于维持机体的氧气供应和二氧化碳排出至关重要。内分泌系统作为机体重要的调节网络,通过分泌各种激素对呼吸循环功能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例如,甲状腺激素可调节心脏代谢和呼吸肌功能,肾上腺皮质激素在炎症反应及心血管应激状态下具有重要作用,胰岛素不仅调控糖代谢,还与心血管细胞的存活和功能相关。

在多种呼吸循环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心力衰竭、肺动脉高压等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常伴有内分泌激素水平的改变。这些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是疾病导致的继发性改变,也可能反过来影响疾病的进程。

1常见内分泌激素对呼吸循环系统的生理调节作用

1.1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对心脏具有显著的正性变时和变力作用。它可以增加心肌细胞上 β- 肾上腺素能受体的数量和亲和力,促进钙离子内流,从而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心率,增加心输出量。在呼吸方面,甲状腺激素可调节呼吸肌的功能,影响其力量产生和耐力。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会导致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时可出现心动过速、心律失常以及呼吸肌无力等表现;甲状腺功能减退则可引起心动过缓、心功能不全和呼吸功能减退。

1.2肾上腺皮质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包括糖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等。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在呼吸循环系统中,它可抑制炎症细胞的活化、迁移和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呼吸道炎症反应,改善肺通气功能。在心血管系统,糖皮质激素可增强心肌收缩力,维持血管张力,在应激状态下对心血管系统起到保护作用。盐皮质激素主要参与水盐平衡调节,影响血容量和血压,间接对心脏和血管功能产生影响。

1.3胰岛素

胰岛素不仅在糖代谢中起关键作用,还对心血管系统有重要影响。胰岛素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合成一氧化氮(NO),NO 具有舒张血管平滑肌的作用,从而调节血管张力,改善血流灌注。此外,胰岛素可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促进心肌细胞存活和修复,对维持心脏正常结构和功能具有积极意义。

2内分泌激素在呼吸循环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2.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治疗中的应用

(1)糖皮质激素

作用机制:COPD 患者存在慢性气道炎症,糖皮质激素可通过抑制炎症细胞如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的活化,减少炎症介质如白细胞介素 - 8(IL-8)、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等的释放,减轻气道黏膜水肿和黏液分泌,缓解气道阻塞。

临床效果:长期规律吸入糖皮质激素可改善 COPD 患者的肺功能,减少急性加重发作次数,提高生活质量。例如,对于中重度 COPD 患者,联合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和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的呼吸困难评分,增加 6 分钟步行距离。

不良反应:长期使用可能导致口腔念珠菌感染、声音嘶哑、骨质疏松等不良反应。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使用后漱口、补充钙剂和维生素 D 等。

(2)甲状腺激素

作用机制:甲状腺激素可改善呼吸肌功能,提高呼吸肌力量和耐力。对于 COPD 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补充甲状腺激素可使呼吸肌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增强呼吸动力。

临床效果:研究发现,在 COPD 患者中,适当补充甲状腺激素可改善患者的运动耐力和呼吸困难症状。例如,一项小型临床研究显示,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可使部分 COPD 患者的 1 秒用力呼气量(FEV1)有轻度改善,同时患者的疲劳感减轻。

不良反应:甲状腺激素过量使用可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相关症状,如心悸、多汗、手抖等,因此需要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调整药物剂量。

2.2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1)胰岛素

作用机制:心力衰竭患者常存在胰岛素抵抗现象,补充胰岛素可改善心肌能量代谢。胰岛素可促进葡萄糖进入心肌细胞,增加心肌细胞的能量供应,同时抑制脂肪酸氧化,减少心肌细胞内毒性脂肪酸代谢产物的堆积,保护心肌细胞。

临床效果:一些研究表明,在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可改善心脏功能,降低患者的住院率和死亡率。例如,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使患者的心输出量增加,左心室射血分数有所提高。

不良反应:胰岛素使用不当可导致低血糖,尤其是在与其他降糖药物联合使用或患者饮食不规律时。此外,长期大剂量使用可能会增加体重,加重心脏负担,因此需要严格控制血糖并密切监测患者体重变化。

(2)肾上腺皮质激素

作用机制:在急性心力衰竭伴严重炎症反应或心源性休克时,糖皮质激素可通过抗炎、抗休克作用改善患者病情。它可抑制过度激活的炎症反应,稳定细胞膜,减少心肌细胞损伤,同时增强血管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提高血压。

临床效果:对于部分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可缓解症状,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如在某些心脏手术后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的患者中,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促进心脏功能恢复,缩短患者在重症监护病房的停留时间。

不良反应:长期使用可导致水钠潴留、高血压、血糖升高、感染风险增加等不良反应。因此,糖皮质激素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通常限于特定的严重情况,且使用时间较短,并需密切监测相关指标。

2.3在肺动脉高压治疗中的应用

(1)内皮素受体拮抗剂(与内分泌调节相关)

作用机制:内皮素 - 1 是一种强效的血管收缩剂和促平滑肌细胞增殖剂,在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可阻断内皮素 - 1 与受体的结合,从而舒张肺动脉血管,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改善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肺血管重构。

临床效果: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如波生坦、安立生坦等可显著降低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肺血管阻力,提高运动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例如,波生坦治疗可使肺动脉高压患者的 6 分钟步行距离明显增加,心功能分级得到改善。

不良反应:可能出现肝功能损害、贫血、外周水肿等不良反应。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肝功能、血常规等指标。

(2)前列环素类似物(与内分泌调节相关)

作用机制:前列环素是一种强力的血管舒张剂和抗血小板聚集剂。前列环素类似物如依前列醇、曲前列尼尔等可模拟前列环素的作用,扩张肺动脉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肺循环血流动力学。

临床效果:对于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持续静脉输注依前列醇或皮下注射曲前列尼尔可有效降低肺动脉压力,增加心输出量,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和预后。长期应用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并减少住院次数。

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面部潮红、头痛、腹泻、下颌疼痛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导管相关感染等并发症。

结语:内分泌激素在呼吸循环疾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胰岛素等多种内分泌激素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参与呼吸循环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力衰竭、肺动脉高压等疾病的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然而,内分泌激素治疗也存在诸多不良反应,需要在临床应用中严格掌握适应证,密切监测相关指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张宇.甲状腺激素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3(5): 435-440.

[2]李明.肾上腺皮质激素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多中心临床研究[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2(8): 956-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