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疗法在睡眠障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2-17
/ 2

认知行为疗法在睡眠障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李玉  计海霞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安徽  合肥  230000

摘要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CBT)在睡眠障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估其对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方法:选择2023年7月至2024年7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70例睡眠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认知行为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心理状态。结果:经过8周的治疗和观察,两组患者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等指标上均有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各项指标的改善程度上更为显著,特别是在睡眠潜伏期、觉醒次数和日间功能障碍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结论:认知行为疗法在睡眠障碍患者的护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认知行为疗法;睡眠障碍;睡眠质量

睡眠障碍是一种常见的临床问题,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维持障碍、早醒等多种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压力的增大,睡眠障碍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传统的药物治疗虽然能在短期内缓解症状,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药物依赖和副作用[1-2]。因此,探索非药物治疗方法,尤其是心理干预手段,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认知行为疗法(CBT)作为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已在多个领域显示出良好的应用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讨CBT在睡眠障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3年7月至2024年7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70例睡眠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中,男16例,女19例;年龄18-61岁,平均年龄(45.51±5.22)岁;观察组中,男17例,女18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6.25±5.5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受教育程度等基线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符合ICD-10中睡眠障碍的诊断标准。年龄18-65岁;无严重器质性病变或精神疾病;签署知情同意书。

(2)排除标准:有严重药物滥用史;正在接受其他心理或药物治疗;有严重自杀倾向或行为。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包括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避免睡前饮用刺激性饮料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认知行为疗法,具体步骤如下:(1)认知重构:引导患者重新审视并挑战那些不切实际、过于严苛的自我要求,如“我必须每晚睡足8个小时才能保持身体健康”等绝对化观念。通过认知重构,帮助患者建立合理的睡眠期望,减轻心理压力。(2)睡眠限制:根据患者的睡眠日记,限制其在床上的时间,只在感到困倦时上床,并在早晨固定时间起床。目的是提高睡眠效率,即实际睡眠时间占在床上的时间的比例。(3)刺激控制:减少睡眠环境中与睡眠不相符的刺激,如避免在床上进行与睡眠无关的活动(如看手机、看电视等),确保卧室环境幽静、温度适宜[3-4]。(4)放松训练:教授患者腹式呼吸、渐进性肌肉放松等放松技巧,帮助其在睡前放松身心,减轻焦虑和紧张情绪。(5)睡眠日记:要求患者详细记录每天的入睡时间、夜间醒来的次数、每次醒来后的感受以及整晚睡眠质量的主观评价,以便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睡眠习惯和模式。

1.4 观察指标

(1)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患者的睡眠质量,包括睡眠潜伏期、睡眠效率、觉醒次数、日间功能障碍等指标。

(2)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的焦虑情绪,得分越高表示焦虑程度越重。

(3)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的抑郁情绪,得分越高表示抑郁程度越重。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x±s)

经过8周的治疗和观察,两组患者在PSQI指标上均有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x±s)

组别

例数

睡眠潜伏期(min)

睡眠效率(%)

觉醒次数(次/夜)

日间功能障碍

对照组

35

45.31±12.72

65.45±10.26

3.27±1.18

2.64±0.85

观察组

35

27.53±8.64

85.38±7.86

1.57±0.62

1.27±0.59

t

6.841

9.123

7.545

7.833

p

0.000

0.000

0.000

0.000

2.2焦虑抑郁评分(x±s)

经过8周的治疗和观察,两组患者在SAS、SDS指标上均有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焦虑抑郁评分(x±s)

组别

例数

SAS

SDS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35

63.34±3.21

41.56±3.27

64.35±2.16

42.67±2.29

对照组

35

64.21±4.73

55.53±3.19

63.53±2.29

51.34±2.22

t

9.001

28.120

22.611

40.744

p

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基于认知和行为心理学的原理。该疗法认为个体的情绪和行为受到其认知(即思考方式)的影响。治疗过程中,治疗师会帮助患者识别和挑战不合理的或负面的思维模式,并通过行为技术来改变这些思维模式,从而改善情绪和行为问题[5]。认知行为疗法通常用于治疗焦虑症、抑郁症、恐慌症、强迫症、社交焦虑症等心理问题。本研究结果显示,认知行为疗法在睡眠障碍患者的护理中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各项指标的改善程度上更为显著,这可能与认知行为疗法通过调整患者的思维方式、内心信念及日常行为,从而改善其睡眠品质有关。

综上所述,认知行为疗法在睡眠障碍患者的护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该疗法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为睡眠障碍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和更好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 郑书传,闫晓娜,赖鹏,等. 失眠认知行为疗法在倒班相关睡眠障碍患者中的应用[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3,42(21):3935-3939.

[2] 夏艳秋,张震,魏雪梅,等. 网络化认知行为疗法在失眠症中的应用及进展[J]. 心理月刊,2021(12):221-223,230.

[3] 刘芳,李慧,程燕,等. 认知行为疗法联合艾灸对脑卒中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24,30(14):113-115.

[4] 吴仙桃,罗碧丹. 药物治疗结合认知行为干预对睡眠障碍伴抑郁患者的疗效分析[J]. 川北医学院学报,2022,37(5):675-678.

[5] 夏艳秋,唐雷,李安,等. 网络认知行为疗法对慢性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研究[J]. 川北医学院学报,2022,37(1):12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