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230001
摘要:目的:探讨浅镇静护理在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3月-2024年3月期间重症医学科的98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镇静护理,观察组采用浅镇静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谵妄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谵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浅镇静护理应用于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患者可有效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谵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浅镇静护理;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
在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然而,机械通气患者常因病情严重、环境陌生等因素而产生应激反应,需要使用镇静药物来减轻患者的不适与焦虑,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但过度镇静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延长机械通气时间、增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导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等。浅镇静护理理念逐渐受到重视,旨在在保证患者舒适与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镇静药物的不良影响。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浅镇静护理在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3月-2024年3月在我院重症医学科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年龄18-80岁;预计机械通气时间≥24小时;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II)≥12分。排除标准:存在严重颅脑损伤或神经精神疾病史;对镇静药物过敏;处于濒死状态。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男26例,女23例,年龄45-75(60.2±8.5)岁,APACHEII评分15-30(20.5±3.5)分;观察组男25例,女24例,年龄43-78(61.5±9.2)岁,APACHEII评分14-32(21.2±4.1)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APACHEII评分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常规镇静护理。根据医生医嘱给予镇静药物,如丙泊酚、咪达唑仑等,以维持患者Ramsay镇静评分在3-5分。护士定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等,未进行系统的浅镇静目标导向性护理干预。
1.2.2观察组
实施浅镇静护理,具体如下:(1)镇静评估:采用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RASS),每2小时评估1次患者的镇静程度,目标是维持RASS评分在-2至+1分之间,即浅镇静状态。根据评估结果调整镇静药物剂量[1]。(2)每日唤醒:每日定时暂停镇静药物输注,进行自主呼吸试验和患者意识状态评估,以判断患者是否具备脱机条件和减少镇静药物的蓄积。唤醒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若患者出现躁动、人机对抗等情况,则适当调整唤醒计划或给予小剂量短效镇静药物[2]。(3)舒适护理: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调整合适的温度(22-24℃)与湿度(50%-60%)。妥善固定气管插管及各种引流管,防止管道移位或牵拉引起患者不适[3]。采用非药物性镇痛方法,如音乐疗法、放松训练等,减轻患者疼痛与焦虑。(4)医护沟通与培训:加强医护团队之间的沟通协作,定期组织关于浅镇静护理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对浅镇静理念的认识和执行能力[4]。
1.3观察指标
1.3.1机械通气时间(小时);
1.3.2谵妄发生率:采用意识模糊评估法(CAM-ICU)评估患者是否发生谵妄,计算谵妄发生率。
1.3.3患者满意度:采用自制的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在患者转出ICU或出院时进行调查,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计算患者满意度(患者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
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为(65.2±12.5)小时,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为(80.5±15.2)小时。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92,P<0.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对比
组别 | 例数 | 机械通气时间(,小时) |
观察组 | 49 | 65.2±12.5 |
对照组 | 49 | 80.5±15.2 |
t | 4.892 | |
P | 0.001 |
2.2两组患者谵妄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发生谵妄5例,发生率为10.2%;对照组发生谵妄12例,发生率为24.5%。观察组谵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4.392,P=0.036)。
2.3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非常满意28例,满意19例,不满意2例,患者满意度为95.9%;对照组非常满意20例,满意22例,不满意7例,患者满意度为85.7%。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846,P=0.049),见表4。
表2 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
组别 | 例数 | 非常满意例数 | 满意例数 | 不满意例数 | 患者满意度(%) |
观察组 | 49 | 28 | 19 | 2 | 95.9 |
对照组 | 49 | 20 | 22 | 7 | 85.7 |
3.846 | |||||
P | 0.045 |
3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浅镇静护理在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具有显著优势。与常规镇静护理相比,浅镇静护理能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这是因为浅镇静状态下患者更易唤醒,可更早进行自主呼吸试验和脱机评估,减少了对机械通气的依赖。谵妄是重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死亡率增加等不良后果。本研究中观察组谵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可能与浅镇静护理减少了镇静药物的蓄积、每日唤醒过程有助于患者意识恢复以及舒适护理减轻患者应激反应等因素有关。综上所述,浅镇静护理应用于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患者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在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浅镇静护理的实施需要医护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密切的团队协作,在临床实践中应进一步加强相关培训与质量管理,以确保浅镇静护理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李彬, 汤丽彬. 一体化护理模式在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 基层医学论坛, 2024, 28 (19): 93-95.
[2]张秋敏, 江曙光, 李爱玲. 改良口腔护理在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 2024, 40 (18): 125-127.
[3]宋诗荻. 早期目标导向镇静护理在R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J]. 医学信息, 2023, 36 (16): 158-161.
[4]张迪颖, 樊柳, 孙红果. 躁动镇静评分在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 2020, 27 (01): 197-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