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本位下班本课程的构建与实施——以大班班本课程“嗨,石榴树”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2-18
/ 2

儿童本位下班本课程的构建与实施——以大班班本课程“嗨,石榴树”为例

顾胜楠

江苏省太仓市艺禾幼教中心万和路幼儿园

【摘要】幼儿园班本课程是以班级为主进行的课程实施与开发。儿童本位下班本课程的内容来源于本班幼儿的兴趣点,结合本园特有的资源和班级幼儿现有的实际情况,围绕幼儿的发现与问题进行开展,同时反映出幼儿与教师之间学习与探究的过程,体现幼儿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提升的过程。本文围绕着幼儿园中的石榴树,把握幼儿对石榴树的各种兴趣,通过户外写生、果肉拼摆、创意美术绘画石榴果实等活动,挖掘幼儿对石榴树的探究欲望,提升幼儿的专注力和主动性,促进幼儿的创造性和想象力等学习品质的发展。

【关键词】儿童本位、班本课程

【正文】

一、捕捉日常活动的契机,生发班本课程

晨间运动的时候,几位孩子被石榴树吸引了,叽叽喳喳地讨论开了……小瞿:“老师你快来看,我们发现了好几个石榴!”小缪:“顶上的石榴最大。”小缪想跳跃去采它。小瞿:“这个大石榴应该成熟了,可以吃啦”小缪又看到褐色干枯的石榴,指着说:“这几个石榴肯定坏掉了,颜色都黑了。”小瞿:“这几个黑的肯定不能吃了,我们要摘光滑的。”小缪:“不能摘,它们还没有变红,应该要变红了能吃。”小瞿:“那我们就捡地上掉下的石榴,带回教室观察吧”。于是两人在地上捡起2个掉地上的石榴。回到班级后,老师用照片的方式分享给大家,还拿出了小瞿捡的石榴给孩子们观察,孩子们根据石榴果实的外形、气味方面纷纷发言,展开了讨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问题和事物包括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于是我们根据孩子对石榴的兴趣点,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究。

“石榴树”这个主题的内容来源于幼儿的偶然发现,石榴树就在幼儿园的小树林里,他们观察了果实的形状、色彩,鼻子闻了果实独特的气味,用手触摸感受它的触觉,他们对于石榴果实和石榴树的兴趣更浓厚。 活动前期我们发放了问卷调查表,请幼儿将自己对石榴的已有经验和相关问题进行收集。通过亲子共同收集材料的同时,孩子们初步了解石榴的外形、口感、生长状态方面的经验,也激发了更多的探究欲望。

二、利用石榴树的资源,采用多种途径,建构班本课程实施

⒈生成主题思维导图

在班本课程开展前,我们结合了发放的“石榴调查问卷”进行统计,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统计幼儿对于石榴的兴趣点,从而挖掘班本课程的多元价值。从石榴树的树干、果实、花朵等纵向的多个维度进行划分,具体到细节的各个活动层次点,形成“石榴树”的课程网络图。在后续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继续跟随幼儿的想法,不断调整活动导图的脉络,重置课程内容,让课程来源于幼儿,回归于幼儿。

⒉生成幼儿为主的集体学习活动

幼儿对于石榴树和石榴果的兴趣浓厚,在孩子们提议下,开展了写生石榴树的集体活动。孩子们又来到了石榴树边仔细地观察。小诺远远指着石榴树说:“我看到树枝上好几个石榴啦。”小博:“石榴圆圆的,他的刺是长在下面的。”小缪:“石榴的树叶比石榴小,是椭圆形的。”小博:“石榴树有好多树干呀,我都不会画了。”小瞿:“因为有很多树枝,所以有很多石榴呀。”孩子们边仔细看石榴,边写生。孩子们写生石榴树后,一起相互介绍自己画的石榴树的特点,孩子们的石榴写生创意满满,每一棵石榴树都充满了孩子们对它的喜爱。

整个活动的开展围绕着幼儿园中的石榴树,从各种绘画石榴的方式充分细致地了解石榴的外形特点。石榴树写生是一个比较开放的活动,孩子们虽然都先观察后再进行写生,但是从孩子们的作品中能看到他们不同的视角与兴趣偏好。生成的集体学习活动是跟随着幼儿脚步不断筛选、提炼的,为班本课程的推进迈出稳健的一步。

⒊生成多样化的区域活动

在班本课程的开展过程中,我们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关键经验提供了不同层次的材料,为幼儿提供了支架性的帮助。在语言区中,投放了《森林里的石榴树》《一百颗红宝石》《果实是种子的旅行箱》等绘本,幼儿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对石榴树的生命周期有一个整体的认知。在美工区的活动中,投放了泡泡纸、吹画等不同的绘画材料。幼儿通过不同形式的绘画,对于石榴的生长状态和石榴的外形特征和内部结构有充分的了解,体会了不同材质绘画石榴的乐趣。在创造性构图石榴果实和表现石榴形态的时候,孩子们从随意地构图到有创意地构图,体现了幼儿审美能力的提升。益智区的活动中,孩子们对石榴的重量产生兴趣,从单个称重的活动进行有目的地记录,延伸到多个石榴称重比赛。不仅体现了孩子们对于重量的比较方式的变化,也体现了孩子们对于运用科学计量的能力的提升。

通过多样化的区域游戏,幼儿自主选择游戏材料,生发游戏内容,体现了幼儿自主探索,乐于创造的良好学习品质,也在区域的互动游戏中,获得了直接感知、亲身体验的机会和需要,在不断丰富自我的认知的同时,幼儿自主建构的班本课程的内容也不断丰富和完善。

⒋连线家园共育,丰富班本课程内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家园合作是一种双向互动活动,是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相互配合。在石榴树开展活动中,教师通过问卷星的形式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鼓励家长们愿意参与到关于石榴果实的学习中来。家长与幼儿一同制作石榴籽的拼图绘画,增加了亲子之间的互动。家长与幼儿共同制作的石榴汁饮料、石榴蛋糕、石榴蛋挞等美食,使得石榴树课程的开展更加丰富了。家长的参与不仅了解到幼儿园的现有课程,也逐步转变家长的儿童观,通过更多的方式参与到班本课程的建构中来。

三、石榴树资源在构建班本课程中的收获

⒈有助于提升幼儿的持续探究能力

班本课程从石榴树这一个幼儿园的自然资源出发,能够促进幼儿热爱自然和周围的生活。课程内容来源于孩子,也能更大地调动孩子的求知欲、好奇心,从而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幼儿在与石榴树的互动过程中,发挥着他们的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在时间跨度比较大的探究过程中,幼儿从结果—掉叶—开花—结果不断地进行发现问题,去实际操作体验,整个期间不断提升幼儿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增加幼儿解决问题的方法。

⒉有助于提升教师建构班本课程的能力

在石榴树班本开展之前,教师分析石榴树的教育价值,梳理可能引发的活动,形成课程网络图。在课程推进过程中,教师不断地去发现幼儿的行为,分析幼儿与石榴树产生的课程萌芽,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耐心地去等待幼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找答案、得出结论。 教师也不断地为幼儿提供丰富和材料,及时变换幼儿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创设温馨的探究环境,从而让幼儿敢于、并乐于去参与探究和实践。

⒊有助于开展班本课程评价

教师在班本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学习课程多样化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更加科学、客观地为儿童活动中产生的价值和效益进行评价。教师在整个班本活动的开展下,需要不断地进行科学性的评价每位孩子,从而逐步提升教师的批判性思维。教师在活动开展中,不断地丰富专业知识,定期阅读相关地评价书籍,借助多种评价方式,如档案袋评价、量表评价等方式,客观公正地评价幼儿与石榴树的互动,幼儿与教师、同伴、父母之间的互动情况。从而让幼儿感受到石榴树带来的多样性活动,感受到生命科学存在的乐趣和丰富的知识,教师也从中不断完善班本课程的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教育部          2012.9

[2]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