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黄陂区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本研究评估优化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脏事件患者的临床结局和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在我院诊断为急性心脏事件的150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75人。干预组实施个性化护理路径,包含健康教育、药物管理和心理支持。结果:干预组平均住院时间为7.8天,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5天(t=5.21, P<0.001)。再入院率从15%降至5%(t=3.23, P=0.001),心率从95次/分钟降至85次/分钟(t=4.15, P<0.001),患者满意度评分提高至82分(对照组65分,t=6.02, P<0.001)。结论:优化护理路径显著改善了急性心脏事件患者的临床指标和满意度,降低了再入院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支持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脏事件管理中的必要性。
关键词:急性心脏事件;护理路径优化;患者满意度
前言:急性心脏事件(ACE)发病率和致死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公众健康。统计显示,ACE与生活方式、老龄化及慢性疾病密切相关,迫切需要有效的护理干预。优化急性心脏事件患者的护理路径尤为重要。护理路径能够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医疗成本,并提升患者满意度和依从性。通过系统化的护理流程,确保患者在各医疗阶段获得最佳支持。本研究旨在探索急性心脏事件患者的护理路径优化策略,期望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和生活质量。此外,研究成果将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推动护理质量整体提升,从而促进急性心脏事件的综合管理。这将有助于改善患者健康状况,并对医疗系统产生积极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旨在评估优化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脏事件患者临床结局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对象选自我院在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诊断为急性心脏事件的患者。为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结果的可靠性,纳入了150名患者,根据入院时间随机分配至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75人。所有参与者均经过全面的健康评估,以确认符合以下选择标准:年龄在40岁以上,确诊为急性心脏事件,且在入院后48小时内同意参与研究。排除标准包括:有严重合并症(如终末期肾病、恶性肿瘤)、近期心脏手术史的患者,以及认知功能受损,无法理解或遵循研究要求的患者。所有参与者在研究开始前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且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审查委员会的批准,以保障参与者的权益与隐私。
1.2 一般方法
本研究在护理路径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采用了系统化的多维度干预策略,以期全面提升急性心脏事件患者的护理质量与临床效果。首先,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路径,涵盖评估、干预和随访的各个环节。护理团队在入院初期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支持等方面,以确定具体的护理需求。
干预措施主要包括健康教育、药物管理和心理支持。健康教育方面,护理人员通过一对一指导和小组讨论,向患者及其家属传授心脏健康知识、生活方式调整和自我监测技能。在药物管理上,护士确保患者按时、按量服药,监测不良反应,并提供用药指导。此外,心理支持也不可忽视,通过倾听、心理疏导和必要时的专业咨询,帮助患者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1]。
随访与评估方面,护理团队将在出院后进行定期电话随访,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及对护理建议的遵循程度。同时,通过标准化评估工具收集数据,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再入院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评估,以检验护理路径优化的实际效果。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改进护理措施提供依据,并推动急性心脏事件的综合管理[2]。
1.3 数据统计
数据分析使用SPSS软件(版本26.0)进行,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计算均值和标准差,以提供样本的基本概况。主要统计测试包括t检验和方差分析,旨在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在护理路径实施前后的临床结局差异。显著性水平设定为α=0.05。
表1. 急性心脏事件患者主要临床指标比较
指标 | 对照组均值(标准差) | 干预组均值(标准差) | t值 | P值 |
住院时间(天) | 10.5 (±3.2) | 7.8 (±2.5) | 5.21 | <0.001 |
心率(次/分钟) | 95 (±12) | 85 (±10) | 4.15 | <0.001 |
患者满意度(评分) | 65 (±10) | 82 (±8) | 6.02 | <0.001 |
再入院率(%) | 15 | 5 | 3.23 | 0.001 |
1.4 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护理路径的实施对急性心脏事件患者的主要临床指标产生了显著影响。具体来看,住院时间显著缩短,干预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7.8天,相较于对照组的10.5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21, P<0.001)。此外,干预组患者的再入院率降低至5%,而对照组为15%,这一结果同样显著(t=3.23, P=0.001),显示出护理路径优化在减少再入院方面的有效性。
在生命体征方面,干预组患者的平均心率从对照组的95次/分钟降至85次/分钟(t=4.15, P<0.001),提示心脏功能的改善。此外,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干预组的平均满意度评分为8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分(t=6.02, P<0.001),表明护理路径优化有效提升了患者的整体满意度。
统计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了护理路径的有效性。这些结果不仅表明护理路径的实施有助于改善急性心脏事件患者的临床结局,还为今后进一步的护理干预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参考[3]。
2 讨论
本研究结果强调了护理路径优化在急性心脏事件患者管理中的重要性。住院时间的显著缩短和再入院率的降低,反映了系统化护理对患者恢复的积极影响。这不仅减少了医疗成本,还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此外,心率的改善和患者满意度的提高,显示了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在促进心脏功能恢复和增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方面的有效性。再入院率的显著下降进一步验证了护理路径的长期效果,这对急性心脏事件的管理至关重要。总体而言,本研究为急性心脏事件患者的护理路径优化提供了实证支持,强调了多维度干预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个性化护理措施的实施效果及其在不同医疗环境下的适用性,为急性心脏事件的综合管理提供更全面的依据。
参考文献
[1]丁微.路径化引导下心脏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的影响[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4,14(09):86-89+93.
[2]蔡伟,曾娟,刘素芸,等.急救护理路径联合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运动耐力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3,34(15):2365-2367.
[3]战祥巧,赵文文,赵莎.规范化急救全程优质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效率及预后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2,29(06):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