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气虚血瘀型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2-18
/ 2

针灸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气虚血瘀型效果评价

吕颖杨阳

彭州市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1930

【摘要】目的:  分析针灸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气虚血瘀型效果。方法: 2023-6~2024-6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气虚血瘀型患者122例,比对组61例采用针灸治疗;干预组61例应用针灸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方案;比较不同方案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  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与生活质量互比,无差异性P>0.05。治疗后,干预组神经功能低于比对组,生活质量高于比对组,P<0.05。结论:  针灸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价值高,可改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气虚血瘀型患者的神经功能与生活质量,满足临床治疗需求。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加减;针灸;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气虚血瘀型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气虚血瘀型是中医理论中对中风(即西医的缺血性卒中)的一个辨证分型,此分型患者主要表现为气虚和血瘀的症候,气虚导致血液运行无力,而血瘀则加重血液循环不畅,导致脑部血供不足[1]。中医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气虚血瘀型的优势在于其整体调理的理念、个体化治疗的灵活性、温和的药物副作用、改善症状与预后、减少并发症及复发率等多个方面,其中针灸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较为适宜。针灸疗法通过针刺特定的经络和穴位,可以刺激气血运行,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减少血瘀导致的缺血性损伤,促进脑组织功能的恢复。补阳还五汤是中医经典方剂,主要用于治疗中风后遗症,特别适用于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具有补气、活血、通络的作用。针灸结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如乏力、肢体麻木、面色苍白、肢体功能障碍等[2]。因此,本文就针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气虚血瘀型患者落实不同治疗措施,重点分析针灸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效果。

1基础资料与治疗方法

1.1 基础资料

2023-6~2024-6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气虚血瘀型患者122例,因具体实施的护理措施不同将其划分为2个小组,比对组61例,45-70岁,平均年龄(56.82±1.65)岁,男31例,女30例;干预组61例,46-70岁,平均年龄(56.85±1.69)岁,男32例,女29例;各组基线数据较比,无差异性P>0.05。

1.2治疗方法

比对组:采用针灸治疗;选择双侧内关穴、水沟、患侧三阴交、患侧委中、尺泽、极泉,对于气虚明显的患者,针刺时采用补法,适度留针,缓慢捻转针体,以补气固本。对于血瘀症状明显者,针刺时采用泻法,较快进针和捻转,刺激气血流动,化瘀通络。每日治疗1次。

干预组:应用针灸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方案:针灸方案与比对组一致,补阳还五汤加减涉及中药材有川牛膝10g、炙甘草10g、地龙10g、红景天15g、黄芪60g、茯神15g、三七15g、水蛭3g、葛根20g、加首乌藤20g、炒槐花20g、当归10g、川穹10g,针对言语表达不清者增加石菖蒲10g、远志10g;对肢体麻木者增加鸡血藤30g、桂枝15g、用800ml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服用。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的神经功能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估,总分42分,分值与神经功能为负相关。同时,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对患者生活水平加以评估,总分100分,分值与生活质量为正相关。

1.4统计学方法

SPSS 25.0统计对本文数据处理,计量资料±S表示,t检验,以P<0.05,说明数据比较存在差异性。

2结果

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与生活质量互比,无差异性P>0.05。治疗后,干预组神经功能低于比对组,生活质量高于比对组,P<0.05。具体见表1

表1 组间神经功能与生活质量的比较 (±S,分)

小组

例数

神经功能

生活质量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比对组

61

24.51±2.11

20.00±1.76

68.59±4.11

76.51±6.15

干预组

61

24.55±2.12

11.01±1.15

68.64±4.12

91.65±7.89

t

0.104

33.397

0.067

11.820

P

0.917

0.000

0.947

0.000

3 讨论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是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突然中断,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引发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在中医理论中,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常与“气虚血瘀”相关,这一类型的病机主要是因为正气不足,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导致血行瘀滞,脑络闭阻不通,从而发病。在中医理论中,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常与“气虚血瘀”相关,这一类型的病机主要是因为正气不足,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导致血行瘀滞,脑络闭阻不通。所以,选择正确的方案尽早对疾病开展治疗非常有必要。

针灸能够通过调节经络气血,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肢体瘫痪、麻木等症状,有助于增强肢体力量,提升患者的肢体活动能力,可以通过调节脾、肺等脏腑功能,增强气虚患者的体质,帮助恢复气机的正常运转,进而改善全身症状,如乏力、气短等。补阳还五汤加减具有补气、通络、活血、化瘀作用,其中川牛膝活血祛瘀,通经止痛,利水通淋,引血下行;炙甘草补气益血,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地龙清热定惊,通络平喘;红景天益气活血,通脉平喘;黄芪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毒生肌;茯神宁心安神;三七散瘀止血,消肿定痛;水蛭破血逐瘀,通经;葛根解肌退热,生津止渴,升阳止泻;加首乌藤养血安神,祛风通络;炒槐花凉血止血,清肝泻火;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川穹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各个中药联合应用达到综合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气虚血瘀型目的。针灸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能够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内环境,调节气血运行,帮助预防中风的复发

[3]

综上所述:针灸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可改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气虚血瘀型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子可. 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效果[J]. 内蒙古中医药,2021,40(7):23-24.

[2] 梁芳芳. 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缺血性脑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分析[J]. 海峡药学,2021,33(3):174-175.

[3] 曾媛媛,谭文澜,张永全. 基于CiteSpace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可视化分析[J].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24(8):833-839,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