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焦作市塔南路小学 454002
【摘要】汉字是中华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它承载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二十四节气遇见最美汉字,会碰撞出怎样的精彩呢?本文阐述了我校在“节气之约”跨学科项目式学习中的节气汉字字理教学的做法,通过节气汉字的字理教学,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心中深植文化自信。
【关键词】汉字字理 二十四节气 文化自信
二十四节气是大自然说给听我们的语言,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具有严谨的科学品质、深邃的文化内涵、悠久的历史沉淀,是流淌在每个中国人基因里的文化自信。
汉字是中华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它承载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汉字的起源、演变、字形构意中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是一种文字工具,也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和精神财富,更对世界文化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一个汉字就是一幅图画、一个故事、一段历史,一个节气更是巧妙地结合了物候、农事、文化和民俗,每一个节气汉字的背后,都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美学意义。二十四节气遇见最美汉字,会碰撞出什么精彩呢?我校在“节气之约”跨学科项目式学习中,探索了节气汉字的字理教学,旨在了解汉字字理,激发识字兴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下面每个季节以其中一个汉字为例,分享我们的探索和思考。
一、春生:穿越千年的传说
谷雨,是春天的最后一次回眸。古老隽美的汉字像穿越时空的精灵,让我们与创造文字的先民心意相通,它也记录下一个古老的传说。
“谷雨”节气名的由来,正与汉字的起源相关。《淮南子》记载:“昔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意思是,仓颉创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象形文字,上苍感动于仓颉造字的伟大功绩,为人间降下一场谷子雨。那一天,白日里竟然落粟如雨,“谷雨”由此而来。
谷是一个会意字,上面像水流出的样子,下面像两山间的夹道或流水道。“谷”本意是山谷,和本意为庄稼粮食的“榖”字通用,汉字简化时,“谷”代替“榖”,指粮食作物。
雨,是一个象形字,俨然一幅雨飘飘洒洒从天而降的画面。上面一横是天空,下面是雨点。金文中,两边的雨点连成了线。小篆中顶端又多了一横,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写:“水从云下也。一象天,冂象云,水零其间也。”说得很形象,有天有云,天降雨水。
“联合国中文日”因此被定在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谷雨”,以纪念传说中汉字始祖仓颉的贡献。到现在,各地还流传着“谷雨祭仓颉”的民俗。
在课堂上,老师给孩子们讲起“谷雨”汉字背后的美好传说,汉字此刻在同学们的眼前,变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顿时生动鲜活起来。雨生百谷夏将至,同学们到大自然中阅尽春色,和春天告别。
二、夏长:体味中国式智慧
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是一个伴随着雨水和收获的日子,正如元淮诗中所写“子规声里雨如烟,润逼红绡透客毡。映水黄梅多半老,邻家蚕熟麦秋天”。小满节气课上,老师带孩子们了解“小”“满”汉字的由来。
古人有一个造字的基本原则,“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就是要从自己,要从常见的事物出发来造字。如果说“大”字,可以用一个张开胳膊的人形来形容,那么“小”呢?
聪明的古人想到了沙粒。在肉眼可见的视线范围里,还有什么比沙粒更小的呢?于是甲骨文的“小”字诞生了,用三颗细碎的粒状物,寓意“小”。“小”,就是低到了尘埃里。
小满节气,与降水有关,与作物有关。“小满小满,麦粒渐满。”满,在北方地区指小满饱满程度,此时小麦等正在灌浆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所以叫“小满”;在南方地区,指雨水之盈,小满时节进入雨季,江河湖满,但是还没有达到最大降雨量。有着“小满江河满”的谚语。
“满”字的甲骨文、金文时代是缺失的。最早可考的“满”字,是篆文时期。《说文解字》写到:“满,盈溢也。从水㒼聲。莫旱切。”意思是表达液体达到器皿容量而外溢。由此可见,“满”是个形声字,字形采用“水”作偏旁,右半边是声旁。
二十四节气中有很多成对出现的节气,比如小暑与大暑,小雪与大雪,小寒与大寒。为什么只有“小满”而没有“大满”?
带领孩子们读谚语,体会古人对“满”独到的理解。“谦受益,满招损”,事情太过圆满了就要向相反的方向发展。正所谓“水满则溢,月满则亏。”因此,小满之后没有大满,而是用”芒种“代替。小满者,满而不损也,满而不盈也,满而不溢也。
汉字“满”,引发了同学们对人生的思辨。人若自满,便难有进步;若不满,则空留遗憾;过满,则物极必反;只有小满,给人向上的动力和希望。人生不求太满,小满即是圆满。
三、秋收:聆听秋的声音
现在的秋字,从火从禾,而甲骨文中的秋字,从火从虫,状如长须长足的蟋蟀。我国最早的“秋”字,为何与蟋蟀有关?从什么时候起,“秋”字才摆脱昆虫特性,改为植物特性?
“秋”在甲骨文里,可谓是自带音效:见其形,仿佛闻其声。长须长足,状如蟋蟀,有时立于火上,这便是甲骨文的“秋”字。
秋从火。蟋蟀靠近火,也就表示秋天来了。蟋蟀对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十分敏感,古人通过观察蟋蟀的活动变化,来确定季节的流转。也有说法称,甲骨文中的“秋”,看起来像蝗虫。蝗虫和蟋蟀一样,也是经常活动于秋季的昆虫。蝗虫有趋光性,所以每当蝗灾来临,农民们就燃起大火,让蝗虫自投火海,这也可以解释秋字从火。
《诗经》就细致吟唱了蟋蟀的生活规律。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七月在野”指的就是蟋蟀。它们七月在田野,八月在屋外,九月到屋里,十月就钻到人的床下面了。秋凉时节,蟋蟀在寂静的夜里鸣叫,仿佛是提醒大家,天气冷了,女人赶紧织布做衣服了。正因为此,蟋蟀又被叫做促织,直译过来,便是催促织布的意思。
借用蟋蟀的形象来代表秋天,在造字方法中为假借。让学生们看着“秋”的甲骨文,闭目用心聆听秋虫的鸣叫;课下,布置学生到草丛里聆听真正的虫鸣,寻觅秋天独特的韵味,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的见闻感受。这样,把汉字字理教学和写作与表达巧妙融合。
四、冬藏:诗意浪漫的栖息
大雪至,仲冬始。大雪,是冬天的第三个节气,大雪时节,气温骤降,下雪量增大,范围更广。“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诗描述的不是梨花,而是一夜冬雪后的绮丽景色。
甲骨文的“雪”字,“雨”字头下面,是两只手。这个字的意思是,雪是凝结的雨,可以用手来捧住它。
在古时候,雪代表着祥瑞之气。透过“雪”这个字,我们好像看到人们仰头望向天空,用手捧着纷纷落下的雪花,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中国人的浪漫诗意是自古有之的。二十四节气就是中国人特有的生活方式和诗意的栖息。
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尝试画“雪”字的甲骨文,不仅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更引导学生体会汉字独特的美学意义,树立文化自信。
《语文课程标准》对识字教学提出要求:“培养学生对汉字以及汉字学习的态度和情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我们进行二十四节气汉字字理教学的探索,就是让学生从一个个鲜活的汉字中,了解历史传说,研究汉字演变,激发出对汉字深厚的情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厚重的底蕴,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和思辨创新能力,在儿童内心深植文化自信。
当二十四节气碰上最美汉字,必定演绎出无限的精彩。
【本文系2023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基于二十四节气的小学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的实践研究》(立项编号JCJYB2325080027)研究成果】